初中地理考试必记知识点(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2024-12-28 17:13:37发布 浏览16次 信息编号:189332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初中地理考试必记知识点(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知识点(必背)
七年级第一卷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 地球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形状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稍凸。
尺寸
平均半径6371公里;赤道周长约4万公里;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
2. 地球仪和经纬线
(1) 地球仪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
b.极点: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洲: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2)经纬线:
纬线
经
概念
垂直于地轴并环绕地球的圆(纬度)
连接北极和南极并与纬线成直角相交的半圆(垂直经度)
形状
圆形的
半圆
长度
不相等,赤道最长
平等的
指明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学位划分及大小
赤道为0°,向南和向北度数增加到90°。
本初子午线为0°,向东和向西增加至180°。
度数表示方法
北纬:N 南纬:S
东经:E 西经:W
(3)经纬线网络:地球仪或地图上的经纬线网络。
目的:使用标尺定位。方法:先纬度,后经度。
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地理位置都可以用经过该点的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四)高、中、低纬度划分
高纬度:60°-90°之间的地区;中纬度:30°-60°之间的地区;
低纬度:北纬30°至南30°之间的地区。
(五)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 南半球:0°-90°S 北半球:0°-90°N
东半球和西半球:向东(东半球)
西经 20° 东经 160°
向西(西半球)
2. 地球自传
概念
地球绕地轴不断地自转称为地球自转。
绕轴
地球轴
方向
从西向东,从北极看逆时针,从南极看顺时针(北逆南)
循环
24 小时或一天
意义
白天和黑夜的变化;当地时间
3. 地球公转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
概念
地球绕太阳公转称为地球公转
旋转中心
太阳
方向
从西到东
循环
一年
意义
生产四个季节和五个区域
(2)太阳直射点的返回运动。 P11 图1.19 地球公转示意图
(3)地球五区: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人们将地球表面分为五个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方寒带。 P12 图1.20 地球上的五个区域
北极圈,北纬66.5°,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北回归线,北纬23.5°,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南回归线,南纬23.5°,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南极圈位于南纬66.5°,是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冷地带。
北方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方寒带
有无尽的白天和黑夜
有
没有任何
没有任何
没有任何
有
有阳光直射吗?
没有任何
没有任何
有
没有任何
有
2. 地图
1. 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一)规模
1)概念:表示地图上的距离小于地面上的距离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地图上距离/地面距离
3)表达方式:线段类型:如
B数字公式:如1:
C文本格式:例如:图片上的一厘米代表地面上的40公里
4) 大小: A. 比率确定:分母小,比率大,刻度大
分母大、比率小、刻度小
B、图片相同:比例大,范围小,但内容详细。
(地图大小相等)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省略。
C、同一区域:尺度大、画面大、内容详细
小规模、小人物、小内容
(2) 方向
一个。一般定位方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指向方法:用指向箭头确定方向,指向标记的箭头表示正北方向。
c.经纬网定向方法: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释 P14、图1.24 一些常用的图例
2、等高线地形图解读
(1)海拔高度:地面上一点距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与另一个地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在地图上标记出各个位置的海拔高度,然后将具有相同海拔的点连接成一条线,这就是等高线。
(4)等高线:在地图上,连接海洋中相同深度的点的点称为等高线。
(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
1)等高线数值较大-----海拔高 2)等高线标记深度-----表示海底深度
小值-----海拔和密度低-----表示海底的坡度
密集分布-----陡坡
稀疏分布-----缓坡
(6)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示意图:P16 图1.29
山顶:封闭曲线,外低内高山脊:等高线向低处突出
山谷:向上突出的轮廓线。鞍座:一对轮廓线的中间。
悬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7) 地球表面有五种基本地形: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高原
山
丘陵
盆地
清楚的
高的
更高,通常在500米以上
更高,通常在500米以上
较低,一般在500米以下
没有一定的标准
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地面高度
没有太大的起伏
大起大落
没有太大的起伏
没有太大的起伏
很少有起伏
第2章 陆地和海洋
一、世界海陆分布总体趋势:
1、海陆分布总体趋势: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总之,地球分为七部分海洋和三部分陆地。
(2)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特征: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有海洋;海洋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也有一块陆地。
2. 几个基本的地理事物
(1) 大陆:广阔的陆地。韦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
美国学者赫斯提出了海底扩张理论。
板块构造学说是法国地质学家勒皮尚、麦肯齐、摩根等人于1968年提出的大陆漂移新学说,是海底扩张学说的具体延伸。
马来亚山脉是三千万年前由南部的印度板块和北部的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
六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欧亚大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和北美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南极洲和澳大利亚(最小)。
(2)岛屿:小块陆地。四面环水。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北美的格陵兰岛。
(3) 半岛:延伸到海洋的陆地部分。它三面环水,一侧与陆地相连。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亚洲的阿拉伯半岛。
(4)海峡:连接两个大洋的狭窄水道。
(5)世界著名运河: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2. 七大洲和四大洋
1. 七大洲
(1) 大小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陆:欧洲、北美洲
(3)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陆:南极洲
(4)经度最宽、纬度最高的大陆:南极洲
(5)横跨东、西、北、南四个半球的大陆:亚洲和大洋洲。
2、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四大洋大小顺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都是相连的。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1. 天气
(1)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
(2) 特点:同一地点的大气状况在短时间内不断发生变化。
b同时,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会有很大差异。
2. 气候
(1)概念: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
(2)特点:大气条件一般在较长时期内变化不大。
2. 天气预报
1、天气预报内容:应描述一天内的云量、日照、风力、气温、降水情况。
(1)阴天和晴天:天空布满云彩时,为“阴天”;当天空万里无云或云很少时,就是“晴天”。
(2)风:风吹的方向称为风向。风的强度称为风力。总共有13个级别。等级越高,风越强。
(3)温度:大气的冷热程度。以“℃”表示,读作“摄氏度”。
(4)降水:用降水概率来表示降水发生的可能性。
2. 卫星云图上,绿色代表陆地,蓝色代表海洋,白色代表云区。白色越厚,云就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都是多雨区。
3.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质量的好坏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多少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低的新鲜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脏空气污染指数危害人体健康
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如气压、风力等;
另一个因素是人类活动,比如燃烧秸秆、汽车尾气、工厂烟雾等。
3、温度及温度分布
1、用放置在盲盒中的温度计测量温度。温度计放置的高度为距地面1.5米。
温度一般采用摄氏温标测量,记为“℃”,读作“摄氏度”。
2. 温度变化
(1)白天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2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气温最高的是7月,1月最低;海洋上的八月最高,二月最低。
3、温度分布
气温空间分布规律: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温度高,海洋温度低;冬天则相反。在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据观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4 降水量及降水量分布
1、降水
(1)概念:从大气中飘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分类
气象部门根据单位时间的降雨量,将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大雨等不同级别。用于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雨量计。单位:毫米。
2 降水分布
降水空间分布格局:
1)赤道附近降水较多,极地地区降水较少。
2)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大陆西岸降水较多。
3)温带地区,大陆内陆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4)山区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5. 世界气候
1、影响因素: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因此,它们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因素
温度
沉淀
纬度位置
低纬度地高,高纬度地低
赤道地区较多,极地地区较低
海上和陆地位置
夏季高地低海
冬季低地和公海
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海岸较多,大陆西海岸较少。
温带地区沿海地区较多,内陆地区较少
地形
山低处高,山下高处
迎风坡较多,背风坡较少。
2、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对居民区的影响
A、南半球:房子坐北朝南,门朝阳光明媚的北方。
B、北半球:房子坐北朝南,门朝阳光明媚的南方。
C、低纬度地区建筑物间距小,中高纬度地区建筑物间距大。
(2)影响衣物
A.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们一年四季只穿单衣;
B、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们一年四季必须穿厚衣服;
C. 对于生活在温带地区的人们来说,他们穿的衣服的数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3)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
南方人喜欢甜食;北方人喜欢吃咸的;山西人爱吃酸的;四川人爱吃辣;藏族爱吃糌粑;
(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确定农作物种植制度:我国东北平原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淮河以南一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
确定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种类:北方以旱地为主,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南部以水田为主,种植水稻、甘蔗、油菜籽等农作物。
第四章 居民与安置
1. 人口和种族
1. 世界人口增长
(1)世界总人口:2006年3月,世界总人口达到65亿。
(2)人口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 (A、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B、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率不同,非洲最快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陆,其次是南美洲,欧洲人口增长最慢)。
2. 世界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可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即每平方公里平均居住人数。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东部等靠近中低纬度的平原地区是人口密集区。
极度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者高原山区,都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困难,而且都是人烟稀少的地区。
3、人口问题
(一)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问题:
A)交通拥堵,B)生活条件差,C)就业困难,D)饥饿和贫困。
(二)人口停止增长或减少带来的问题:
劳动力短缺、国防资源不足、人口老龄化。
(三)措施:人类必须自我控制、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
1)农村人口增长创造劳动力剩余;
2)城乡差异——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物质生活条件比农村好,教育等条件比农村好。
5. 不同种族
(1)根据人类体质特征,人类可分为三个主要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2)人类种族分布: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亚;黑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
(3)三大人类的分布特征:三大人类在世界范围内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也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4)种族政策:世界上各民族一律平等,没有优劣之分。
2. 世界语言和宗教
1. 世界语言
(1)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主要语言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2)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3)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2、(1)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2)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
(3) 伊斯兰教徒成为穆斯林。
(4)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三大宗教
创始人
出生地
经销区域
宗教活动场所
基督教
耶稣
亚洲西部
欧洲、美洲、大洋洲
教会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
西亚和东南亚、北非和东非
清真寺
佛教
释迦牟尼
起源于古印度,后传入亚洲
东亚和东南亚
佛教寺庙、寺庙
3、在中国,大多数人不信仰宗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佛教的一个教派)。
3. 人类住区——定居点
1.乡村与城市
(1)人口集中的居住区——村庄和城市统称为居民点。目前世界上大约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2)类型:农村、城市。
2、住宅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当地气候特征
住宅建筑的建筑特色
北极因纽特人冰屋
严寒气候
它很低,没有窗户,隔热效果很好。
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冬冷夏热,气候干燥
用黄土挖窑洞,夏天凉爽
冬季保暖功能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竹楼
常年高温多雨
屋顶坡度陡,下部通风防潮
西亚的村庄
天热,昼夜温差大,常年高温
厚墙和小窗户
东南亚的高楼大厦
全年炎热多雨
双层木结构或竹结构建筑
北京四合院
冬冷夏热
东、南、西、北四面房屋相互围成“口”字形,正门开于东南角。
新疆的平顶房屋
干燥、多风、多沙
平顶的房子,屋顶可以用来晒庄稼
七年级第二卷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陆——亚洲
1、自然环境
1. 地点
A. 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分析,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分析,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
B、纬度位置:从地球五个地带分析,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C、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接欧洲。
通常,人们根据地理位置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和中亚。
2. 地形和河流
(1)地形特征:亚洲地面起伏较大,中部高,周边地势相对低。
P4 图6.5 亚洲地形
(2) 河流
流向:发源于中央山脉和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围的海洋。
3. 气候
1)特点:复杂多样,有显着的季风气候和广阔的大陆性气候。
形成原因:A:陆地跨越热带、温带、寒带; B东北、南面临海; C:西亚深入欧亚大陆。
2)亚洲有9种气候类型
分别是 1. 寒带气候 2. 温带大陆性气候 3. 温带季风气候 4. 亚热带季风气候 5. 热带季风气候 6. 高原山地气候 7. 热带雨林气候 8. 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 9. 地中海气候 P7 图 6.9亚洲的气候类型
3)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最多的是热带雨林气候。
4)世界11种气候类型中,亚洲没有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4.大陆分界线
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白令海峡
5. 亚洲地理亮点: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里海
世界上最深、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
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2、人文地理环境
1. 人口
(1)2000年,世界总人口为60.55亿,亚洲人口为36.8亿。亚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1%。
(2)人口密集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六个,分别是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印度。
2. 文化
1)亚洲约有1000个民族,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2)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亚洲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因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又称“两河流域”)。
形成原因: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
3、经济差异
(一)亚洲幅员辽阔,各国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国家是发达国家;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2)亚洲除日本外,由于长期殖民统治,经济欠发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沙特阿拉伯等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因大量出口石油而成为相对富裕的国家。
(三)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业)为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为第二产业,流通部门、服务业为第三产业。
人均GDP高的国家经济发达,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人均GDP较低的国家经济落后,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第七章 周边国家和地区
1. 日本
一、地点及范围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其周边海域组成。 P18 图7.2 日本地形。 (日本四大岛屿、周边海域、主要城市)其中最大的是本州岛。日本附近的著名渔场是北海道渔场,著名的山峰富士山是一座火山,日本的国花是樱花。
2. 地形:
日本是多山的国家,全国3/4以上的面积是山地和丘陵。沿海只有狭窄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日本海岸线崎岖,拥有许多优良港口。神户和横滨是国内著名的海港。
3、火山多、地震多:日本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因此山脉多、火山多、地震多。
4. 海岸线
海岸线崎岖,拥有许多优良港口,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交通和对外经济关系十分有利。
五、加工贸易经济发达
(1)世界经济实力:日本国土面积虽小,但经济十分发达,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二)日本经济发展条件
A缺点:地域狭小,资源稀缺,大部分工业原材料依赖进口;国内市场较小,本地产品大部分出口国外。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中国、欧洲和东南亚。
B 有利条件: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水平高;充分利用岛国众多优良港口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海上运输,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产品,形成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C 日本铁矿石完全依赖进口,日本相机占世界市场比例最大。
(3)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理由:1)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全国最大的消费地
2)原材料、燃料主要依赖进口
3)港口条件优良,可停靠巨型船舶
4)产品主要出口
5)工厂靠近码头,陆路交通便利
6)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地成本高
(4)日本主要工业区名称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6、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族占绝对优势。日本文化既有浓郁的大和民族传统气息,又有浓郁的现代气息。这是东西方文化兼容并蓄的典型例子。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
1.西欧
1.范围:欧洲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约占欧洲的一半。
2. 地点:
(1)纬度位置:大致在北纬35°至60°之间,属于北温带。
(2)海陆位置:欧洲西半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
3、发达地区
(1)人口稠密、国家众多,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2)欧盟: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西欧组建了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称为欧盟(简称欧盟)。区域组织国家,27个成员国,P59 图8.15 欧盟国家分布。
(三)欧盟的作用(欧盟成立的意义):
1)商品流通便捷,人们在任何国家都可以买到欧盟产品。
2)人们可以在欧盟任何国家工作、学习、退休和旅行。
3)人们可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
4)人们可以在欧盟任何国家购买或出售财产。
5)在欧盟旅行时,人们可以在任何国家获得医疗保健服务。
4、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
(1)人口从事制造业的比例较高。
(2)工业分布:本区工业中心较多,分布密集。从英国向东到波兰,从斯堪的纳维亚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工业密集区。
(3)主要工业区:德国鲁尔区、法国巴黎盆地、英国伦敦地区和英格兰中部地区。
5. 传统畜牧业
西欧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普遍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以平原为主,畜牧业发达。人们称牧场为“绿色黄金”。英国畜牧业占全部农业产值的70%。荷兰和丹麦是举世闻名的奶牛场国家。
6。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法国巴黎
英国伦敦
荷兰
挪威
瑞士
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博物馆
塔桥,大笨钟
风车
峡湾风景
高山滑雪
希腊雅典
意大利
奥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