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启德机场的创办人,是孙中山先生的良师益友,一生为华人权益而奋斗。

2024-05-18 01:02:59发布    浏览241次    信息编号:138202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他是启德机场的创办人,是孙中山先生的良师益友,一生为华人权益而奋斗。

文:鼓浪隐士

启德机场是香港著名的国际走廊,但它的建立和命名却与一位现代改良主义思想家、导师孙中山密不可分。 此人就是著名慈善家何启。

01

何其原名何慎其,字狄之,号卧生。 他祖籍广东南海。 他出生于牧师家庭,父亲是近代华人著名牧师何福堂。 何牧师有七个儿子和六个女儿。 儿子们中,何启排行第五。

何启自幼勤奋好学。 他擅长数学,尤其擅长英语。 何启早年就读于香港中央书院(现英皇书院); 后来他到英国阿伯丁大学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后来又在林肯学院获得法学高级学位。

1882年返回香港,先从事医疗事业,后转行法律界,成为港岛著名大律师。 不久,何启被港英政府任命为太平绅士。 1890年,何启被香港总督任命为立法会议员。 当时,他不仅是一名医生、律师和政治名人,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在中国人中享有很高的地位。 他还利用职务之便与港英当局竞争,争取华人权益。

何琪在英国留学时,与出生于贵族家庭的雅丽结婚。 并把她带回香港。 三年后,雅丽因伤寒去世。 悲痛之余,他决定建造一所医院来纪念已故的妻子。 他捐出了妻子的遗产,并与英国伦敦共同建造了一家医院。 该医院被称为“爱丽丝纪念医院”(Alice)。 该医院由伦敦传道会管理,院长是伦敦传道会派出的医疗传教士。 1887年,爱丽丝医院正式开业,由石兆火博士担任院长,被誉为“热带医学之父”的博士担任院长,詹姆斯·康特雷(孙中山先生的导师)担任院长。 在伦敦陷入困境时帮助他的人)担任秘书。

该医院由此成为香港第一家设备齐全的内外综合医院,也是港岛区第一家为贫困华人提供西医治疗的医院。 1904年,何启创办爱丽丝纪念产科医院(爱丽丝),是香港第一间产科医院,也是中国最早的产科医院之一。 1906年,因爱丽丝医院与那打素医院合并,医院床位等设施紧缺,何其与妹妹何妙龄(民国外交官吴廷芳之妻)捐资兴建一所新医院,命名为“何妙岭医院”(Ho Miu Ling)。 至1954年,爱丽丝纪念产科医院、那打素医院及何妙龄医院合并为“爱丽丝何妙龄那打素医院”,并迁至香港大埔现址。

02

何启见本地医疗培训不足,便与友人共同创办香港西医学院,并担任讲师,培养本地医疗人才。 1887年,孙中山从广州博济书院转学香港西医书院,成为该书院第一批学生(共九名学生)。 1907年,香港总督陆机提议设立本地大学。 何启表示同意,甚至提出“三相机制”,即把现有的香港西医学院、香港理工学院和新增加的香港博雅学院合并为一所大学。 1909年,香港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何启庚担任捐赠委员会主席。 香港各界捐款捐物。 1912年3月,香港大学正式成立。

何启还关注香港的社会福利事业。 他与区德(又名区泽文)等人成立“启德商业有限公司”。 在九龙湾北岸九龙寨城对面进行填海工程,规划建设甲级花园城市,名为启德海滨花园。 然而这个计划失败了,土地随后被政府收回并发展为启德机场。

何启是近代著名的改良主义思想家。 他寻求拯救饱受列强欺凌、政府腐败、积贫积弱的国家之道。 他深受基督教和西方宪政思想的影响,强烈反对满族专制腐败、缺乏进取精神、压迫人民等缺点。

何琪指出,中国要强大,就必须以洋务派、维新派为基础,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他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倡导新政。 他还写了很多书来宣传他的想法。 (1887年《曾论书侯》批评曾纪泽的“中国先睡后醒”。1895年《新政讨论》针对甲午战争失败的痛苦反思,提出改革中国的建议1898年至1898年的《康叔书侯》,驳斥了康有为在中国人民中煽动盲目的排外情绪,并认为应该以和平的态度处理国际关系。 1899年:“鼓励学习片叔米。枣杯》,驳斥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理论)。

应该说,何启的思想在当时是先进的,但可惜腐败的满清朝廷已经听不到任何救国的良言了。 然而何启的思想却得到了包括孙中山先生在内的许多仁人志士的赞扬。

03

孙中山在香港学医时,与何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他的影响下,他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他曾回忆说,“我从何启的教诲中受益匪浅”。 他“深受何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倡导新政、革除旧弊思想的影响”。 孙中山发起兴中会议后,何启也大力支持他的事业。 据何其曾孙女何继清回忆:“我的曾祖父1911年大力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他从事房地产,富有,经常在经济上支持孙中山。虽然他不是兴中社的成员,但他参与了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据八姑说,1895年广州起义之前,男人经常进出我曾祖父的大房子中间。香港。” 民国史学家冯子仪也指出,何启“常参与大计,但只获准提供秘密协助,不愿被列为党员”。

兴中会英文对外宣言也由何琪修改。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邀请何启返回广东,担任广东省巡抚胡汉民的外交顾问。 然而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顾全大局,允许袁世凯的北洋集团掌权。 何琪也很快离开广东返回香港。

1914年7月21日何启在香港安息,享年55岁。

策划:渔阳世纪 制作人:于公子

撰稿:鼓浪隐士出品:吃硬盘,开发蚊子

同城信息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