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当事人省时省力化解纠纷 牡丹江市司法局调解工作室获群众好评

2024-05-24 02:01:16发布    浏览264次    信息编号:139655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帮助当事人省时省力化解纠纷 牡丹江市司法局调解工作室获群众好评

黑龙江日报8月19日报道,2018年9月,牡丹江市首位律师进基层法院,“调解工作室”在东安区法院正式挂牌成立,帮助当事人省时、省钱、省力化解纠纷。一年来,“调解工作室”得到了当事人的高度认可,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牡丹江市民段某家房屋年久失修,水管老化导致自来水漏到洪某楼下的家中,造成房屋墙面损坏。洪某多次要求段某赔偿损失未果后,来到东安区人民法院起诉。东安区人民法院指定驻地调解室进行调解。调解委员会负责人立即组织调解庭审,核实事实、适用法律、说明情况、化解心结。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双方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这是牡丹江市司法局成立调解工作室“诉前和解”的一个缩影。

日前,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牡丹江市司法局在东安区法院召开诉前诉中案件调解和律师调解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牡丹江市委托调解经验,并印发了《关于开展诉前诉中委托案件调解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开展人民调解和诉前诉中委托案件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标志着牡丹江市律师调解工作正式稳步进入全面推进的轨道。

开展诉前诉中调解,是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具体体现;是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优势、创新律师调解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是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探索和实践;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在开展诉前诉中调解工作时,牡丹江市司法局突出“联动”二字的内涵和外延。 首先是“目标联动”,以结案、结纷、结案为目标,选择最有效的办案方式、最有效的模式解决焦点问题,把各类案件、各个环节、重点难点等联动起来;其次是“程序联动”,要以“两个规范”文件为依托,注重各环节难点、重点的联动转化,在刑事案件民事赔偿、协议效力的“司法确认”、调解协议中司法文书的转化等方面,在针对性和灵活性上有所突破,促进案件结案进程和效果;最后是“资源联动”,要以案件顺利结案为目标,审判资源与调解资源要相互衔接、互补互利,构建叠加效应和整体协同,实现资源最佳配置效果。

为充分发挥诉前、诉中调解工作室的作用,市司法局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对接运行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还细化日常考核,建立调解员业务档案,对调解案件和调解律师进行逐案考核,并记录备查。律师行政部门、律师协会整合全市律师资源,选拔组建“牡丹江市诉前、诉中律师调解员专业队伍”,满足全市基层法院诉前、诉中调解服务需求;律师协会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考核体系,用宗旨、道德、纪律端正意识、规范行为、奖优罚劣,规范运作;通过整合全市律师资源,统一监管、科学配置、分散权力、优质服务。

今后,牡丹江市司法局将继续坚持创新意识、探索实践,准确把握审判工作与调解活动的衔接点,相互协助,以最适当的方式、最高的效率、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时限及时转接,实现“案件有结”的最佳目标。

同城信息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