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究会成为你们”——安庆中小学弘扬堰桥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燃起红火
2024-05-27 14:02:01发布 浏览287次 信息编号:140497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我们终究会成为你们”——安庆中小学弘扬堰桥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燃起红火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安庆一中”)高二学生谢玉成一直保留着去年学校“校史宣传实践团”活动的旗帜。今年寒假和周末,他外出参观、打卡时总会带着这面旗帜。来到安庆延年巧读读书处、湖北黄石博物馆等地,他都会让父母拍下他和旗帜的合影。他表示,要把安庆一中的历史带到各地,弘扬学校的红色精神。
谢玉成是该校第二届“燕乔班”学生、校史讲堂队队长。去年暑假,他在校史馆等地讲课时多次提到“陈延年和陈乔年年轻时都去法国工作、学习,参加革命时也是风华正茂的青年,这种从小就胸怀宽广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他的经历,在安庆一中团委副书记郑媛媛的故事里有所提及。每当给“燕桥班”新生上课时,郑媛媛都会提起一些优秀学生的案例,而另一则关于“国旗”的故事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年,第二届“燕桥班”学生、2022级国旗护卫队队长王明旭在换届后,主动指导新队员,半年来,每周一升旗仪式前,他都会来到操场,看看有什么事情能帮上忙。
2021年,热播的电视剧《觉醒时代》让陈延年、陈乔年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偶像”。两兄弟的家乡安庆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延乔班”是安庆一中2021年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班,也是我市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红色火种,加强信仰教育的一个缩影。
“发现光明,追随光明,成为光明”
漫步安庆一中的校史馆、图书馆、瞭望塔等教育场所,记者了解到,这所拥有117年历史的学校,是安徽学生反帝爱国斗争的重要策源地,是安徽早期新思想的传播地,是安徽党团组织最早的人才聚集地,涌现出陈延年、陈乔年等15位校友烈士,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
2021年11月,针对当前社会思潮多元、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系统的问题,在共青团安庆市委的指导下,“燕桥班”应运而生。其使命是抓住高中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将“永远做国家栋梁”确定为信仰教育的价值目标,从“政治信仰-革命火焰-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人生价值观”五个维度指导教育实践。
“燕桥班”的学生都是从全校选拔出来的一批优秀青年学子,注重对全校学生的开放、激励和引导。首届“燕桥班”开设了传承燕桥烈士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干部培训等三类校内课程。主讲老师都用小切口,把思想政治教育讲得透、讲得深、讲得透。15位校友烈士、全国革命先烈的事迹也是“燕桥班”的教材。
在《地理视野下的中国》课程中,郑媛媛带领学生从桥梁、高铁、民生工程、数字化变革等角度审视中国发展的艰辛,并从具体案例阐述中国发展突破的瓶颈。高二3班的谭欣表示,课后感到震撼和激动。
高一1班的黄轶可,此前对“文化自信”概念的理解比较肤浅,每当看到政治课本上频繁出现这四个字,她就会好奇,想要探究。在“燕桥班”的学习让她找到了答案。
听着老师的讲述,她伸手触摸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结晶,沉浸在古人精神寄托的载体——文化宝藏和作品之中。“通过学习历史,我明白了作为岩桥兄弟的后代,我们要以精神的充实作为自信的基础。”
最近,她经常和同学们交流如何做到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她认为青年学生的文化传承要与时代相结合,延续中华文化的精髓,文化自信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根基。
“燕桥班”还实现了课内“被动”与课外“主动”的结合。课程结束后,随即展开“展示部分”和“体验部分”的收尾活动。在“展示部分”,学生分组完成演讲、诗歌创作、自创歌曲、绘画、演讲、朗诵等;在“体验部分”,学生结合课程内容撰写心得体会和反思,对整体学习进行总结。
据悉,“燕桥班”对毕业活动要求十分严格,师生多次打磨汇报、体验,从思想认知、情感认同、参与度等多方面反馈学生的表现。“我们教育学生,学习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务实创新,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郑媛媛说。
在最近的清明节活动中,学校学生还创作了三行诗,纪念革命先烈。一位学生写道:“我们来的时候是少年,离开的时候是英雄。我们会寻找光明,追随光明,成为光明。我们最终会成为你们!”
“思想政治教育要走进广大社会课堂”
安庆市第一中学副校长舒兴庆长期关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应该在思政课上进行,也应该在更广泛的社会课堂上进行。每天埋头学习,不会培养独立的人格。与其灌输思想,不如引导孩子去发现、总结经验。”
“燕桥班”已连续两个暑假成立学生社会实践小组,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农村、企业。2022年暑假将开展“燕桥青春行”“乡村振兴”“中国智能制造”“志愿服务”“校史讲座”五大主题实践活动。“燕桥班”学生将担任各小组组长,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活动。
去年,学生们参加共青团安庆市委举办的纪念陈延年烈士的活动。当时正值7月,高一、高二的学生正在备战期末考试。已经毕业的高三学生了解情况后,主动报名参加活动,报名人数超过了规模要求。“那天,孩子们整齐地穿着校服,戴着团徽,让我很感动。他们关注学校,主动参加思政活动,说明他们对学校红色文化和思政教育的认同。”舒兴庆说。
去年,两名高中生周桐、王静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目前本市中学体育课普遍包含跳绳、跑步、跳远等与体育考试相关的项目,学生无法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运动项目。此外,部分学校还存在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师资不足等问题。为此,他们联名撰写了《关于提高学校体育课质量的建议》提案,呼吁各学校树立新体育理念,开设有趣的体育课,进一步完善体育基本设施。
安庆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陈文珍了解到这一信息后,对学生们的做法表示肯定,认为学生们的建议与新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她一方面安排团委、模拟政协指导员对提案进行完善和润色,并上报市政协相关部门;另一方面,她召集学校教务处、体育教研组开会,要求大家认真学习贯彻新课改精神,并以这次学生提案为契机,启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此后三个月,学校精心制定、打磨体育课改方案,并最终于今年2月敲定实施新体育课设置方案,包括篮球课、足球课、排球课、羽毛球课、体育舞蹈课五个运动选项,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特长选择课程。
“可以说,这不仅是课程改革,更是学校治理方式和育人方式的变革。学生是校园的主人,更是未来的主人。把学生纳入学校治理体系,才能实现‘治教并举’,这正是现代学校所讲的‘立德育人’。”
小学生争做“不一样的年轻人”
“我是小小播音员,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有志向、有骨气、有信心的青年人。”“我们要自力更生,把颜乔兄弟精神传承下去。”4月5日,安庆市怀宁县独秀小学少先队队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怀安河公园陈延年、陈乔年雕像前,展开一场跨时空的悼念活动。队员们陆续将自己写给陈延年、陈乔年的信投进“时空信箱”,寄出哀思,表达报国的决心。
每学期,学校定期举办以“弘扬燕桥精神,做别具一格的青年”为主题的开学典礼和系列红色教育活动。
怀宁县是陈延年、陈乔年和父亲陈独秀的故乡。20年前,怀宁县城迁建后,新城区最大的小学被命名为“独秀小学”。近年来,思政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如何打造贴近小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家乡的红色文化融入到全校3153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
“孩子们对身边的思政教育材料接受度更高。”独秀小学校长刘兵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在他看来,在怀宁这片红土地上,堰桥兄弟对学生无疑是仁慈的,他们的故事是无形的、本土化的教育资源。因此,对堰桥烈士的精神学习是独秀小学思政课的主旋律。
该校老师注意到,孩子们可能没有时间看完整部电视剧,但每次看到烟桥兄弟牺牲的场景,孩子们的眼里总是充满感动和敬意。“所以我们从讲一个个有感染力的故事入手,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上进,让他们从入学的那一刻起,就有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刘兵说。
由于彦乔兄弟去世时年纪尚轻,学校能够收集到的信息有限,这成为编写教科书故事的难题。
2021年,在怀宁县委党史教育办的指导联系下,学校收集了大量有关颜乔儿时故事、家风故事,精心编撰了校本教材《颜乔年:一个捍卫自己道路的共产党员》,并借初高中生思政课之机,将这些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这些故事也成为学校红领巾宣传队的必修内容。
有了教材,我们还要在活动载体上下功夫。“孩子们天性好动,喜欢探索、喜欢分享。我们挖掘当地的红色元素,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活动,比如红色啦啦队、画红色家乡地图、红色地标打卡等。”该校青年教师王静说。
为使红色文化最大程度渗透到孩子们心中,学校精心设计了爱心园内的文化塑像,在乡园前设立了“燕桥”红色教育基地。独秀楼、佳贤楼、镇宁楼等建筑均以红色人物命名。午休、晚间上课时间,校园里会播放《五星红旗》等红色歌曲。每周各班举办的“燕桥讲故事会”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除了家乡的烈士,孩子们还会分享王二小、刘胡兰等红色人物耳熟能详的故事。
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品格,教师们看到了可喜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树立起以学校为家的荣誉感。
刘兵曾经透过办公室的窗户无意中看到这样的一幕:六年级的学生冯旭耀路过学校的手抄报展时,发现一幅作品被风吹倒了。他立即弯腰捡起,把海报粘在了展板上,可这时海报又被风吹倒了。他赶紧跑回教室找来一瓶胶水,把海报重新粘在了展板上。
第二周的升旗仪式上,刘冰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公开表扬了冯旭耀的“小小努力”,那一刻,操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2021年以来,共青团怀宁县委携手独秀小学创新开展“学延年、学巧年,做独秀青年”主题教育活动,打造“延巧”红色示范中队、红色文化队。每周由队委按日常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在宣传栏公布。升旗仪式上,成绩前三名的班级依次被授予“独秀中队”、“延年中队”、“巧年中队”流动红旗。
“我们在全县范围内打造红色精品项目,用青少年喜欢的方式开展红色系列学习,把怀宁乃至安庆的红色基因、红色文化传承下去,增强少先队队员对组织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共青团怀宁县委书记安毅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传承烈士精神,另一方面激励孩子们争创一流。
四年级学生郭淑涵以前性格很内向,课间听了学校“独秀之声”广播站的《红色旅程》《童心向党》《强国有我》等栏目故事后,被革命先烈爱国求实、自力更生、奋发进取的精神所鼓舞。她主动找到大队辅导员钱丹丹:“我们是独秀少年!我要当广播员!”
目前,郭淑涵还主动担任学校红领巾评论员,鼓励同学们参加读书、故事分享活动。
近年来,安庆注重将堰桥烈士精神融入校园教育,让年轻一代学习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未来,该市还将建设集纪念、教育、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市民活动场所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堰桥青少年广场,进一步传播红色文化。
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王海涵、王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