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上汽荣威 e550 增速明显,政府将实施更严格燃油耗值政策

2024-09-17 20:06:13发布    浏览140次    信息编号:161242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继2015年最后两个月的井喷式销售后,今年1月份,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进入“急冻期”。据乘联会刚刚公布的数据,2016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1.37万辆,同比增长180%,但环比下降63%。尽管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但少数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向好,其中上汽荣威e550销量1153辆,同比增长231%,增速明显快于整体市场。几乎与此同时,政府宣布将在2015年以后实行更为严格的油耗政策。根据国家2012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油耗降到6.9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油耗降到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油耗降到5.0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油耗降到4.5升/百公里以下;新型商用车油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显然,这一近乎苛刻的“减排”政策将是一些汽车厂商的生死攸关之事。这意味着,所有汽车企业都必须推行新能源汽车,才能实现政策所确定的目标。

作为中国新能源市场最早推出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之一,上汽在荣威550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改进,采用1.5L汽油机、启动发电机和牵引电机组成荣威e550的动力总成。其发动机与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47kW,最大输出扭矩为587Nm,搭配一组容量为11.8kwh的电池组件。在控制策略上,荣威e550提供E-经济模式、N-普通模式、M-山地模式三种不同的驾驶模式。在E模式下,系统判定电驱动比例较大;在N模式下,系统判定电动机和汽油机比例相等;在M模式下,以汽油机为主,为整车提供更强劲的扭矩。

比荣威e550更早上市的比亚迪秦,同样是源自传统轿车,搭载1.5T增压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动力总成,电池组件和油箱组成秦的能源供给系统。在控制策略上,秦拥有纯电动驱动、电动机驱动(耗电)和油电混合驱动三种模式。秦的动力电池容量为13kwh。

有趣的是,两款混动车型虽然都是采用汽油机+电动机作为动力源,但是在控制策略和调校倾向上却各有特色。

荣威e550的动力更加“温顺”。

秦军的动机则更加“暴力”。

1.电源:

经过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两年的测试,秦赛车提供的悬架数据让比亚迪受益匪浅。

荣威e550采用的是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搭配启动发电机和牵引电机,而非比亚迪秦采用的增压汽油发动机与电动机刚性连接的方式。本着够用、驾驶舒适性更好的原则,荣威e550虽然拥有147kW的最大输出功率,但却能爆发出587Nm的最大扭矩,属于典型的“低功率、高扭矩”调校,对于一款家用小型车来说已经足够,而比亚迪的调校风格,在操控上需要下不少功夫才能开得动。

2.控制:

两款车型均为前独立悬架,但不同之处在于荣威e550的后悬架为多连杆独立结构,行驶起来颠簸感更小,舒适性更高。比亚迪秦的后悬架则延续了F3、速锐的扭力梁非独立悬架。硬件方面,荣威e550的结构明显优于比亚迪秦。软件方面,比亚迪最欠缺的就是调校策略和操控感受。

3.内部配置:

荣威e550的内饰,无论是配色还是材质,都体现了上海汽车造车的最高水准。比亚迪秦,哪怕是后来改款的双冠版,内饰都存在细节粗糙、拼装性差等缺陷。在上海汽车多重优势资源(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的支持下,荣威的内饰和做工完全有能力与日系合资品牌一较高下。

4. 空间

荣威e550在轴距和车内空间方面表现不错,尤其是它的后排空间更加宽裕。值得注意的是,荣威e550的后备箱容积为395L,作为一款家用车,如此大的空间还是比较实用的。由于秦的电池组件布置在后备箱内,无形中占用了更多的空间,这也是部分潜在购车者不满意的因素之一。

5.电池寿命:

虽然比亚迪秦和荣威e550的综合续航里程都是600公里,但是两者的油箱容量却完全不一样,荣威e550的油箱只有31L,比亚迪秦的油箱有50L。我们来算一下,比亚迪秦和荣威e550的纯电续航里程分别是70公里、60公里,比亚迪秦跑完剩下的530公里需要50升油,而荣威e550跑完剩下的540公里只需要31升油。荣威e550的燃油经济性更高比亚迪秦与荣威550,原因很简单,相比比亚迪秦的DMII双模混动模式,荣威e550采用的是全时全混动技术。其配备的EDU智能电驱变速箱,可根据实际工况自动切换动力源,使发动机和电机效率达到最高,最大程度节省燃料。

综合比较:

从多家媒体发布的试驾报告来看,荣威e550的操控性明显优于比亚迪秦。荣威e550“低功率、高扭矩”的调校,在城市驾驶中能更好地兼顾动力性和舒适性。由于采用前后独立悬架结构,在复杂路况下能过滤更多来自地面的震动,无形中提升了乘客的舒适度。

对于比亚迪秦来说,强大的动力如果不能得到更好的操控,乘客的舒适度就会大打折扣,虽然比亚迪在旗下多款车型的操控、转向等方面的调校上下了不少功夫,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我要强调的是:

荣威e550的研发调校策略更倾向于“做一款以舒适性为主要前提的节能车,通过引入电动机来降低油耗,并具备纯电驾驶能力”。

比亚迪秦是一款“拥有强劲动力输出的同时,为车主提供更丰富的驾驶乐趣”的高性能混合动力汽车。

但对于大部分车主来说,更多时候面对的是城市走走停停、通勤上下班的驾驶环境,充沛的动力并不会提升操控和舒适度,甚至可能增加用车成本。荣威e550的本质,就是精准平衡动力、操控、内饰、节能,为车主提供一款综合性能优异的混动车。

比亚迪和上汽,以及他们所采用的新能源技术,都是我非常熟悉的车型,秦的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就像一门“小钢炮”,性能难操控,动力至上,舒适性不足,而荣威e550则像是一杯温热的陈年老酒,越喝越香醇。

目前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及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无论是性能突出的混动车,还是强调舒适性的节能车,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荣威e550的出现,可以与比亚迪秦相得益彰,为中国车主提供更多的购车选择。此外比亚迪秦与荣威550,比亚迪发展势头强劲,但发展与困难并存,虽然在外观、内饰设计上追赶速度加快,但远远落后于同为民营车企的长城。在这个重外观轻内在的市场,好酒时代已经不怕巷子深了。上汽的发展有目共睹,相比一汽,可以说更对得起国企之名,比亚迪的快速发展需要支持与批评,上汽则平衡了设计与技术的发展,鼓励与循序渐进相得益彰。

文/《电动车时报》评论编辑宋楠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