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逆全球化难阻中国车企出海,非洲成新热望,多家品牌加速布局
2024-09-17 20:07:04发布 浏览150次 信息编号:161246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文/观察者网 阮嘉琪】
据港媒南华早报5日报道,欧美逆全球化无法阻挡中国车企加速海外扩张的步伐,除了深耕东盟市场、抢占南美市场外,非洲这个新兴市场正成为一众中国电动车厂商的新目的地。
比亚迪、吉利汽车、东风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集团等中国电动汽车领先品牌正争相进入摩洛哥、南非、卢旺达等非洲国家。与此同时,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等地,从中国引进电动汽车装配线也在加速推进。
报道称,尽管面临当地基础设施缺乏、能源不稳定等挑战,但由于许多非洲国家政府纷纷出台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电动汽车产销量增长和本地化研发生产,越来越受到非洲市场青睐的中国电动汽车将在助力非洲推进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促进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辆中国制造的电动公交车行驶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道路上。新华社
当地时间7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长达208页的文件,决定自5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长4个月的临时反补贴税。被抽样调查的三家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将分别被征收17.4%、19.9%和37.6%的临时反补贴税。其他配合但未被抽样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将被征收20.8%的加权平均关税,不配合的汽车制造商税率为37.6%。这一措施若获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将转为正式税,最长5年。
此前,美国还以“国家安全”为由实行保护主义,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从25%提高至100%。
面对美欧的联合封锁,中国电动车品牌哪吒副总裁周江对南华早报指出,美欧对中国电动车及电动车电池提高关税,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政策”。
他驳斥了“补贴过度”的无端指责,强调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优质产品、良好服务和有竞争力的价格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的,不能简单归因于政府补贴,而且,世界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对汽车企业提供补贴。
尽管有人担心该政策可能持续时间过长,对消费者的产品体验和制造商的技术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但周江仍然认为,这些政策或障碍是暂时的、短期的。
他还指出,关税反而会促使中国企业寻找替代市场,开拓其他海外市场。非洲、东南亚、南美都在中国电动车制造商的考虑范围内。哪吒已经在泰国和印尼设立工厂,目前正在马来西亚建设第三家海外工厂。
他说:“我们相信,全球消费者都会选择最好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卓越的服务。”
据《南华早报》报道,周江是在哪吒汽车位于肯尼亚的非洲首家门店开业仪式上发表上述讲话的。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产品销往 20 个非洲国家,三年内开设 100 家门店,实现年销量超过 2 万辆。
此外,哪吒汽车还与肯尼亚汽车装配商协会(AVA)签署谅解备忘录,为在肯尼亚本地生产电动汽车提供培训和技术转让资源。
周江介绍,组装工作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启动,每月组装250辆电动汽车。届时,肯尼亚将成为哪吒汽车出口到其他非洲国家的枢纽。
哪吒汽车微博
据南华早报报道,比亚迪、吉利汽车、东风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集团等中国领先电动汽车品牌也认为非洲新兴市场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巨大机遇,并正在积极谋划开发。
在南非,比亚迪去年发布了SUV车型“Atto 3”,一度在当地引起热议。这是继长城欧拉之后,第二款进入南非市场的中国电动车。Atto 3的售价约为4.126万美元,远低于早先进入的奔驰、宝马、奥迪的高端电动车型。今年以来,比亚迪还进入了卢旺达和摩洛哥市场。
上周,比亚迪还与卢旺达电动汽车制造商 EV 合作,计划到 2026 年底在卢旺达和肯尼亚生产 40,000 辆电动摩托车。EV 将采购比亚迪的电池单元,长期目标是使非洲 3000 万辆商用摩托车中的大部分实现电气化。
比亚迪发言人表示:“对在非洲广泛使用的商用摩托车进行电动化,是实现全球南方巨大潜在摩托车市场脱碳的合理第一步。”
2月29日,在南非开普敦,人们等待乘坐比亚迪电动巴士。新华社
与此同时,在一些非洲国家,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组装线也在加速引进,如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与中国企业合作启动西非首个快速电动公交项目,中国生产的电动小巴也以完全拆解的形式出口到埃塞俄比亚。
在肯尼亚,该公司是首家推出电动大巴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从中国车企进口拆解套件,在肯尼亚组装,目前已成功将17辆电动大巴投放在内罗毕的道路上。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吉特·巴塔查里亚(Jit )在最近接受采访时称赞道:“我们非常高兴看到中国领先的原始设备制造商认识到非洲新兴电动汽车行业带来的巨大市场机会。”
今年,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也引进了中国制造的电动公交车。卢旺达代表团负责人多琳·奥里沙巴告诉新华社,4辆中国制造的电动公交车三个月的试运行非常成功,很多公交运营商意识到了绿色环保的优势,很快就订购了132辆电动公交车。
她坚信,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长,“每辆部署在卢旺达的中国制造的电动公交车,最多可减少30吨二氧化碳排放,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电动公交车充电站。新华社
据人民日报报道的数据,2023年中国对非洲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将同比增长291%。根据麦肯锡和壳牌基金会对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乌干达和卢旺达的市场分析预测,这五个国家的电动汽车和电动摩托车销量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4万至82万辆,到2040年将增至380万至490万辆。
《南华早报》援引标普全球移动服务公司欧洲、中东和非洲汽车预测首席分析师沃尔特·马德拉的话称,中国汽车制造商对电动汽车有着宏伟的计划,中国政府和建筑公司多年来在非洲各地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马德拉表示,其预测显示,非洲对中国汽车的需求发展良好,但可持续增长率缓慢。最大的挑战来自非洲缺乏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和能源不稳定。
大众等欧系车和丰田、铃木等日系车在非洲新车市场一直保持较高的占有率,但这些品牌主要生产的是燃油车。
马德拉认为,对于中国汽车制造商来说,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将是一个很好的过渡产品,因为这些汽车节省燃料丰田和比亚迪电动汽车丰田和比亚迪电动汽车,不需要充电问题,而且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南华早报另报道提及,非洲气候基金会执行董事萨利姆·法基尔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非洲电动汽车普及率仍较低,但该地区国家出台的脱碳政策和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无疑将有助于电动汽车的普及。
例如,埃塞俄比亚、突尼斯、赞比亚、肯尼亚、加纳、阿尔及利亚等国家近年来相继取消或降低电动汽车进口关税及其他相关税费,积极推动电动汽车产销量增长和本土化研发生产。非洲拥有丰富的锂、镍等金属矿产资源,也为电动汽车电池等零部件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为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南非权威ICT媒体《》也报道称,南非公共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将进行大规模升级,仅一家大型运营商一年内就新增150座充电站。这些新建充电站将发挥关键作用,确保为南非快速增长的早期电动汽车用户提供更多的充电桩。
国际智能交通技术协会秘书长张翔日前对媒体透露,中国电动汽车厂商也正在计划邀请充电桩企业一起走出海外,进行长远发展。
突尼斯《晨报》近日撰文指出,非洲国家电动汽车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规模较小。中国企业在帮助非洲推进汽车行业电动化、扩大电动汽车市场规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了丰富的产品选择和必要的技术支持。全球知名清洁能源媒体《清洁技术》评论称,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其高性价比的电动汽车产品和相关生产技术经验在非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