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绽放“新花” 评书名家马奇收六位徒弟

2023-04-18 15:57:08发布    浏览207次    信息编号:31838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绽放“新花” 评书名家马奇收六位徒弟

曲艺家、说书大师马奇接见弟子。方飞摄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 杜燕)“希望你们努力传承京城评书艺术,讲好中国故事。” 弟子们,为传承说书艺术、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一份力量。

曲艺家、说书大师马奇接见弟子。方飞摄

说书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形式。 据史料记载,说书最早出现在唐代。 宋代,评书称“说”。 它不仅有完整的基地(即“话本”),而且有固定的表演场地和专业的评书艺人,评书艺术日趋成熟。 清代,说书艺术在北方地区广泛流行。 评书表演时,一人坐于桌后,以折扇、星木为道具,用手势和表情交代情节,刻画人物形象,常用口技模仿风声、雨声、枪声、马声等。 . 加强节奏。 渲染气氛。

今日,记者从师承仪式上获悉北京西城区特色美食,作为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马奇出生于曲艺世家。 其父马连登、兄马增坤、妹马增奋均为著名曲艺家。 1960年毕业于北京市文化局曲艺训练班。现任北京市曲艺团艺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二级演员、演员。

年过八十的马奇,在收徒传艺方面并不保守,因材施教。 此次接收的六位弟子包括“70后”、“80后”、“90后”。 拜师仪式上,拜师代表夏富阳表示,将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传承和发扬马派评书艺术。

曲艺家、说书大师马奇接见弟子。方飞摄

经过十余年的不断挖掘整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数量众多。 其中,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代表性传承人众多。 记者从北京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西城区现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0项。 截至目前北京西城区特色美食,西城区有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41人。

曲艺家、说书大师马奇接见弟子。方飞摄

北京市西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通过政府的引导,带动更多的传承人更好、更广泛地传承具有北京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好地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脉,彰显文化底蕴。 古都风韵。 (超过)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