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试卷解读,除了基础学习,记得扩充知识!
2023-04-18 16:05:19发布 浏览222次 信息编号:32130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2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试卷解读,除了基础学习,记得扩充知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
1个
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预备题1
【学科代码及名称】:619新闻传播基金会
【满分】:150分
01
名词解释(9*5=45分)
1. 多屏交流
考专有名词是时事热点而不是书本内容,考查考生对时事和知识更新的敏感程度。 这个问题可以从定义和内容上回答。
2.五个基础
考试的知识点是财经大学今年新增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江泽民以正确舆论引导人民”,是对历届国家领导人新闻思想的总结。 可以参考《习近平新闻思想》和课后收集的资料一起复习。 注意,新增的知识可能会不少。 整理好顺序和逻辑后,一定要理解和背诵,以免记错和遗漏。 这个问题可以从定义、提出者、意义和影响来回答。
3.新闻引导
考查专有名词和基本书本知识,在《新闻学概论》第18章有讲解,可从新闻导论的定义和表现上解答。
4.定义平衡标准
考查的知识点是新闻法规和新闻纪律。 《通信教程》第十六章,是一个比较冷门的知识点,需要注意。 这个问题可以从来源、内涵和内容来回答。
5. 两阶段传播
专有名词的考查属于基础知识。 《交际教程》第十一章有解释,第五题都是人选中的理论名词。 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需要特别注意。 这个话题还需要从理论来源、内容及其后续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探讨。
6.知识差距
专业理论考试在“交流教程”第11章讲解。 这个话题可以从定义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讨论。
7.线性叙事
本题考的知识点是书本以外的知识,属于影视相关内容。 中南财有影视传播方向的导师。 备考的时候可以看看导师的论文。 注意,如果遇到完全不熟悉的词汇或话题,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 一般来说,不会有太难的题。 这个话题可以从它的定义和特点来阐述。
8.微信朋友圈
考察与生活中新闻传播密切相关的内容,这类调查在近几年越来越普遍。 注意,在回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联系专业知识,而不是简单地用白话解释。 这个问题可以从微信朋友圈的定义和评价来综合阐述。
9.受众定位
专业理论考试在《新闻学概论》第12章有说明。 本课题可以从定义和内容重要性两个方面进行综合阐述。
总结
中南财619词汇释义从以往的6、8道题变成了今年的9道题,满分45分。 从话题来看,今年有几个话题比较出乎意料,比如跨屏传播、线性叙事和微信朋友圈。 但是,微信朋友圈相对容易上手。 多屏传播和线性叙事是影视传播相关的内容,也没有闲着。 中南财本身就有影视传播方向的导师。 所以,今年的题目要求大家不仅要注意掌握书本的基础知识,还要了解中南财老师的研究方向。
02
简答题
1、如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考察的知识点是舆情和相关知识,是重点。 这个问题可以从舆论的含义、与媒体的关系、当前舆论环境中存在的现象、应对的难点、如何结合当前的舆论环境进行建构等方面来回答。实践。 舆情特征”等知识进行探讨。
2、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宣传公益性?
考察的知识点是大众传媒的特点,位于《传播的旅游》第八章。 这个问题可以从大众传媒的含义、宣传和公益的基础来回答。
3、人际传播为什么是真正的多媒体传播?
考察的知识点是人际交往的定义和特点。 定位于《通讯教程》第五章。 这道题是一个没有深究过的知识点,也是课后习题。 考生需要注意课后练习。 这个问题可以从人际传播的意义、宣传和公益的基础来回答。
4.简述网络用户参与新闻生产的特点。
考查的知识点是新闻制作过程中的变化。 这个知识点在《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教程》中都有介绍,但并不完整。 因此,这里考察的是考生是否具有一定的修复和完善知识体系的自觉性。 本题位于《网络通信导论(第四版)》中。 彭澜先生的这本专着,是很多学校考察的对象之一。 近年来,网络通信调查的概率和范围不断增加。 部分知识点融入了复习。 这个问题可以从网络用户参与新闻生产的意义、内容和特点来回答。
5.简述听众的观点。
考查的知识点是观众主要观点中的观众观点。 《交流教程》第10章简答题中经常出现听众视角的变化过程,需要引起注意。 这个问题可以从受众观的涵义、演变及相关理论等几个方面来回答。
总结
简答题有5道财经法规必背知识重点,一般在参考书《沟通教程》和历年试题中都能找到。 舆论、大众传媒、人际传播、新闻制作和受众观(细分受众观)是比较基础的内容。 比如与舆论相关的,调查时间是……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 2018年考察人际交往; 2018年和2020年调研的受众重点,无论是基于书籍基本概念和特征的人际传播,还是基于书籍拓展的新闻制作,中南财的简答题都还比较基础,但并不完全依赖背书。 大家在复习中需要注意基础参考书目。 ,总结更多与书籍相关的扩展知识,比如受众的变化,新闻制作方式的变化等等!
03
作文题
1.探讨融合新闻的报道原则。
考的知识点是融合新闻,是今年新增加的知识点,部分知识在《新闻学概论》第14章。 但其他部分需要考生课后查资料后补充,是需要注意的知识点。 这个问题可以从融合新闻的含义、特点、报道原则等几个方面来回答。
2.讨论网络“沉默螺旋”的形成机制。
考查的知识点是无声螺旋在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 财经大学作文题一般考查新时代新闻传播理论的演变,既考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察对新媒体出现后传播环境的了解程度,互联网。 书本知识在《交际教程》第十二章。 这个问题可以从沉默螺旋的内容、它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变化等方面来回答。
总结
有两道作文题,两道题本质上属于同一类型。 传统新闻报道(传播学理论)在当今时代的变化是不变的。 那么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在复习书本基础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结合现在的时代。 比如我们已经掌握了报道原则,但是我们在考察综合新闻的报道原则时,一定要把握综合新闻的含义和特点,根据特点回答报道原则,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 2019年考察沉默的螺旋,新时代传播理论的演进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总的来说,比如中南财的619新闻传播基金会,就符合这个学科的名字。 两本参考书知识点比较多,同事结合当下时代的变化,考点反复考察。
2个
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预备题2
【科目代码及名称】:821综合知识
【满分】:150分
01
词汇表
1.五炮船
题目的考点是对课文的考查。 考试内容在《大学语文》第七部分,课后笔记有一些讨论财经法规必背知识重点,属于书本知识。 这进一步说明课本上的每一节课文都是需要背的。 可以结合课后笔记和查阅的资料,回答时从内容和特点等方面进行回答。
2. 入狱与刑罚
题目的考点是对课文的考查。 考试内容在《大学语文》第四部分,隋唐五代文学,属于书本知识。 可以结合课后笔记和查阅的资料,回答时从内容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回答。
3.雪花的喜悦
题目的考点是对课文的考查。 考试内容在《大学语文》第七部分,属于书本上比较冷门的知识点,要注意。 可以结合课后笔记和查阅的资料,回答时从作者、内容等方面进行回答。
4、箴言逐客书
题目的考点是古代经典专有名词的考察。 考试内容在《大学语文》第二部分秦汉文学。 课后笔记中有一些讨论,属于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和个人理解的结合。 可以结合课后笔记和查阅的资料,回答时从写作背景、内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回答。
5.北方悖论
考察的知识点是经济学的具体理论。 《经济学通论》第十三章,每个理论的定义、内容、应用你一定要熟记。 这个话题可以从它的定义、思考和评价上进行全面的探讨。
6、浮动汇率
考察的知识点是经济专有名词。 经济学通论第十二章。 这个话题可以从它的定义和类型上进行全面的讨论。
7. 结构性失业
考察的知识点是经济专有名词。 《经济学通论》第9章,是考得比较频繁的一章。 这个话题可以从它的定义、成因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探讨。
02
简答题
一、建安文学的特点。
本题的考点是古代文体专有名词的考察。 考试内容在《大学语文》第三部分,魏晋南北朝文学,课后笔记部分讨论。 可以结合课后笔记和查阅的资料,从定义、形成原因、特点等方面作答。
2、欣赏归有光《香积轩志》。
科目考点为文学专着。 考试内容在《大学语文》第六部分,可以结合课后笔记和查阅的资料,作答时从作者和内容欣赏等方面作答。
3、正负外部性的具体表现。
考察的知识点是经济专有名词。 《经济学通论》第五章,是考得比较频繁的一章。 这个题目可以从它的定义、性能等方面综合讨论,注意复习,也需要回答它的“具体性能”。
4.收入不平等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考察的知识点是经济专有名词。 在经济学通论第六章。 这个话题可以从成因、措施和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探讨。
5.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并用。
考察的知识点是经济现象。 在经济学通论第十一章。 这个话题可以从这两个政策的含义、原因和措施来综合讨论。
03
翻译问题
1.逍遥游
2.爱
04
作品
神女峰相关资料。
总结
821综合知识一如既往的保持往年的风格,考的基本都是书本的内容:《大学语文》和《经济学通论》。 其实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上手并不容易。 所谓知识点全面,其实就是指范围全、广,无从下手,但不是标准答案。 比如诗歌的欣赏和分析,需要更多的书本之外的总结。
编辑 | 七七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