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宝厚:除了大名鼎鼎的马原,还有辽博带来的“西湖图”中的秘密
2023-04-18 17:24:06发布 浏览201次 信息编号:33147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董宝厚:除了大名鼎鼎的马原,还有辽博带来的“西湖图”中的秘密
潮新闻记者 路瑶
【我看《歌韵锦绣》】
这几天,无论什么时候来到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都是车水马龙。 3月18日开幕的“松韵锦晖”艺术特展正在掀起一股文化热潮。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眼前的特展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看点和魅力。
在艺术家眼里,它是作品的构图; 在历史学家眼中,它是不同时代的西湖之美; 在社会学家眼里,就是跨越朝代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接下来,我们将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观展浙江美术馆附近美食,并推出系列采访报道。
本期采访
董宝厚: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
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史论系,2002年至今在辽宁省博物馆工作,从事书画研究、鉴定、策展等工作,现任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入馆以来,先后策划了“大匠之门”、“灵骏不离真”、“袖中花”、“园中花”、“又见大唐”优秀文物展, “高山长河——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等20余个展览,“高山长河”展被选为唐宋八家主题展的重点推广项目2020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第十八届(2020)全国十大博物馆展览优秀奖”。
此次“松韵锦晖”特展,辽博“大力支持”,共出借了6幅作品——南宋马远《松寿图》、马和之《毛诗图》 、明代马和之《毛诗图》。 清代谭道图、董其昌的《潇湘白云图》、赵扬之的《西湖二十景图册》、王元启的《西湖十景图》。
业内人士都知道,辽宁省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博物馆。 以其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 在众多珍贵古画中,为何选择这6幅作品来到杭州?
一个官方的“标准答案”是:集齐南宋四大家“李六马侠”(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的作品实属不易。 展品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等文化机构。 如何让百花盛开,是策展团队与各大博物馆共同探讨的结果。
董宝厚悄悄透露了一个“选人原则”。
古代书画界有一句话:“纸可活一千年,丝可活八百年”。 古代字画的绘制靠的是纸和绢,比较脆弱。 经历了七八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现在的情况也不太好。 “对于博物馆人来说,文物保护是最紧迫、最重要的事情,需要在文物保护和利用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现场可以看到,很多展柜都是主办方专门定制的并能维持一个恒温恒湿的环境。” 董宝厚说,“所以每一件‘精品’在展出后都会进入三年左右的休眠期。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他会出来与大家分享。”开会了,他得回去休息一会儿。”
通俗地说,很多名贵名作就像书画界的“顶星”,“档期”很满。 往往是上届展会还未结束,蛰伏期过后的下届展会就已经列入计划,暂时很难“请”出来。
董宝厚非常清楚这次展览对浙江和杭州的意义,也很清楚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就坐落在西湖边。 杭州,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南宋文化,也是“离六马侠”的合力之地。 在以他们为代表的一些画家的努力下,南宋绘画艺术达到了顶峰水平。
马远的《松手图》
“我们首先选择能够代表南宋宫廷绘画水平的作品,当然最典型的就是《离六大侠》了。不过我刚才也说了,宋代真迹绘画都是全国第一——类文物,每件借出的作品都需要反复考虑,所以拿出了2幅南宋作品浙江美术馆附近美食,这幅《宋寿图》是马远作品中极为精美的一幅,弥足珍贵” 董宝厚看着围观“松手图”的人群,不禁感叹杭州的观众“见多识广”。
在沟通过程中,辽博也坦言与策展团队讨论过,宋代画很难全部借到。 西湖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地方。 历史上有许多画家描绘过西湖。 能不能从这方面找个角度? 意义完全不同。”于是,赵扬之的《西湖二十景图画集》和王元启的《西湖十景》都来了。
仔细看清代王元期的长卷《西湖十景》,你会惊喜地发现,这就像一幅西湖旅游的“手绘地图”。 各景点与景点的位置关系,今天大多是准确的。 .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康熙巡游杭州时,题写西湖十景,刻石立碑,在孤山建行宫。 后来,画家王元启风池将《西湖十景图》写成了长卷。 “王元启是太仓人,很难想象他画这幅画花了多少时间,绕着西湖跑了多少圈,甚至还采访了很多居民。” 董宝厚介绍了作品,你看,这幅画从钱塘门到涌金门外的文水阁,西湖十景一应俱全。 全卷结构紧凑连贯,既表现了西湖的山水特色,又保留了文人画的古韵和浓郁。 屏风上的小字还题写了许多西湖边的地名、山峰、塔名,对于今天的历史研究也很有实用性。
当他介绍这幅画时,不少观众也排起了长队,在长卷旁跟随着小声议论。
“这两棵树画的挺好的。”
“原来我们住的地方叫盛唐桥。”
董宝厚满意地说:“其实,对于一般观众来说,带着兴趣和话题看展览,可以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绘画的内涵,了解更多、更丰富的故事。”
董宝厚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在美术馆里“穿越”一睹历代画家笔下千年前的西湖风光。 走出美术馆,看着眼前真实的西湖风景,“身临其境的感觉很有意思”。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