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党史知识竞赛题答案

2023-04-18 18:01:11发布    浏览193次    信息编号:33247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2018年党史知识竞赛题答案

1.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_____。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五三十运动

答案:乙

2、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索是_____。

一、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 B. 日本制造的“济南悲剧”

C 日本出兵占领青岛 D 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答案:一个

3、在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共产党以其独特的组织纪律和坚定的革命本性,发挥了运动的主力军作用。

A 农民 B 工人阶级 C 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D 学生

答案:乙

4、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是_____。

A 民主与科学 B 新道德与新文学

C 公民权利与平等 D 自由与民主

答案:一个

5. 20世纪初有哪两件重大的中外政治事件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_____。

1911 年的 1911 年革命和 1919 年共产国际的成立

B 1919年五四运动胜利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C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4年列宁逝世

D 1911 1911年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

答案:乙

6、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在于_____。

A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史的开端

B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C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

D有历史原因

答案:乙

7、1919年5月,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_____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邓中夏

答案:乙

8、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具体时间是_____。

A 1921 年 6 月 1 日 B 1921 年 7 月 1 日

C 1921 年 7 月 21 日 D 1921 年 7 月 23 日

答案:D

9. 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是_____。

A 李大钊 B 毛泽东 C 陈独秀 D 董必武

答案:C

10. 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_____。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

答案:乙

11.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成立的标志是_____。

A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 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C 黄埔军校的成立 D 北伐战争的开始

答案:一个

12、新三民原则之所以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它_____。

A完全符合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B 与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几项原则基本一致

C是反帝反封建相结合的革命纲领

D是中共帮助国民党改组时制定的

答案:乙

13. 伟大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第____次会议上提出了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甲方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乙方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丙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丁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C

14. 标志着国共合作第一次全面破裂是_____。

A“4月12日”反革命政变 B马天事件

C“7月15日”国民党中央“共产党”会议D南昌起义

答案:C

15、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事件是_____。

A 秋收起义 B 广州起义 C 南昌起义 D 百色起义

答案:C

16. 中国共产党建立苏维埃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出现在_____。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广州起义

D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C

17、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转折标志是_____。

A 八届七次会议 B 遵义会议 C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一个

18、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给我们党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_____。

A 必须武装起来反对国民党反动派 B 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C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必须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C

19、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立最重要的意义是_____。

A. 游击战尝试的开始。 B. 中国革命从城市到农村的开始。

C 人民军队创建之初 D 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火花

答案:D

20、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它解决了在农村作战的背景下,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问题。

A 古田会议 B 8 月 7 日会议 C 党的六次代表大会 D 党的七次代表大会

答案:一个

21、红军长征期间举行的____,开始确立毛泽东对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党的历史上。

A 古田会议 B 遵义会议 C 黎平会议 D 两河口会议

答案:乙

22、党的_____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A 8月7日会议 B 遵义会议 C 瓦窑堡会议 D 洛川会议

答案:乙

23、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_____。

A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结束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C实际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 中共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

答案:D

24、“红军出征不怕困难,万水千山易守难”。 当年红军“出征”的直接原因是_____。

A 把革命的烈火洒向西部

B 东北沦陷,华北告急! 中华民族的危机前所未有

C“避敌主攻弱”,集中优势兵力歼敌

D 红军第五次“反剿”失败迫使其实施战略转移

答案:D

25、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八七”会议上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遵义会议上结束了王明在中央的“左倾”错误。 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错误,主要体现在党的作风上,主要是缺乏_____。

A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 B 民主与法治理念

C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D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答案:C

26. 1931年,日本关东军在沉阳北部六条湖附近故意炸毁南满铁路铁轨,诬告是中国军队干的,并突然袭击中国军队北大营。沉阳,发射_____。

A 9月18日事件B 8月13日事件C 1月28日事件D 7月7日事件

答案:一个

27、1935年12月,中共中央于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

A 8月7日会议 B 洛川会议 C 瓦窑宝会议 D 12月会议

答案:C

28、1937年爆发了事变,全面抗战打响。

A、918B、128C、华北 D、卢沟桥

答案:D

29、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最根本的前提是_____。

A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重要的矛盾

B 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

C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与共产党联合抗日的主张

D 英美支持蒋介石继续在中国执政

答案:一个

30. 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是_____。

A 从民族利益出发 B 从阶级利益出发

C从工农利益出发 D根据蒋介石可能改变政策

答案:一个

31、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标志是_____。

A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8月13日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声明

C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D 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发表国共合作宣言》并发表蒋介石讲话

答案:D

32、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取得了第一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它是 _____。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武汉战役 D 长沙大捷

答案:一个

33、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_____。

A 战略防御阶段 B 战略进攻阶段

C 战略相持阶段 D 战略反攻阶段

答案:C

34、为了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系统阐述党的对日持久战方针,毛泽东于1938年5月写下了这篇重要文章_____。

A 《论持久战》 B 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 《论联合政府》 D 从思想上清算“左”“右”的错误

答案:一个

47.下列关于延安整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是全党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B是思想大解放运动,要破除党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

C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答案:C

4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总结了党24年来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深刻论述了_____的基本理论。

A 统一战线 B 社会主义 C 新民主主义 D 农村包围城市

答案:C

49、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作风是_____。

A 独立、艰苦奋斗、勤俭建国

B 知己知彼,治病救人,加强团结

CA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D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答案:C

50、党的_____把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风、批评自我的作风-批评。

A六 B七 C延安整风 D八

答案:乙

51、1945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向党发出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和谈的通知》,提出_____的三大口号。

A 和平、民主、进步 B 和平、民主、团结

C 独立、自由、民主 D 民主、自由、繁荣

答案:乙

52. 1946年国民党进攻____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A 河北、山东、河南 B 陕西、甘肃、宁夏 C 山东 D 中原

答案:D

53、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是人民解放军实施抵抗国民党军队进攻战略的时期。

A 进攻 B 防守 C 相持 D 反击

答案:乙

54、解放军抗战第二年作战的基本特点是_____。

A 内线防守为主 B 内外结合,外线反击为主

C 内线相持为主 D 内外结合 外线决战为主

答案:乙

55、1947年5月,在国民党统治区,爱国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_____。

A 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B 反对美军暴行的抗议运动

C 学校罢工运动 D 民主运动

答案:一个

56、毛泽东指出:“这是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20年反革命统治从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从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一百多年。” “转折点”指的是_____。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B 解放军进入战略反攻

C 三大战役胜利 D 全国政协召开

答案:乙

57、1947年7月至9月,在主持下,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纲要》。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任弼时

答案:C

58、1947年《中国土地法纲要》规定的土地分配办法是_____。

A 按人口平均分 B 按阶级构成

C 按实际劳力分配土地 D 根据各地不同条件分配土地

答案:一个

58、陈毅《记淮海前线经》诗云:“民工数十万无路可走,大马大车送粮,大军轮转西进东,一线争功。” 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_____。

A 挺身而出积极支援前线的农民 B 整个东北的解放鼓舞人心

C 解放军的作战方针是正确的 D 解放区土地改革已经实施

答案:D

59、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会上,毛泽东向全党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必须”。

A 富平 B 延安 C 北京 D 西柏坡

答案:D

60、1949年3月党史知识土地革命阶段,毛泽东在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发表讲话,提出警惕抗战后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入侵。革命的胜利。

A 西柏坡 B 延安 C 瓦窑堡 D 北京

答案:一个

61、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是在党的日作出的。

A 七届全国代表大会 B 七届二中全会 C 七届三中全会 D 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乙

62、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胜利解放了_____,宣告了国民党在国内的反动统治的终结。

A 上海 B 南京 C 南昌 D 杭州

答案:乙

63、1949年9月21日,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 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政府委员会会议 D 中央政治局会议

答案:乙

64、毛泽东在党的中提出了“不四面夹击”的方针。

A 七届二中全会 B 七届三中全会 C 八届全国代表大会 D 八届一中全会

答案:乙

65、新中国成立初期,为稳定市场、安定人心,人民政府严厉打击投机倒卖活动。 _____以后,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我国物价连续十几年暴涨的局面。

A“银元之战”与“米棉之战” B“煤油之战”与“银元之战”

C“煤油之战”与“米棉之战” D“米棉之战”与“债券之战”

答案:一个

66、,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共中央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作战,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志愿军政委。

A 1950 年 10 月 B 1951 年 10 月

C 1952 年 10 月 D 1953 年 10 月

答案:一个

67、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爆发。10月19日,以_____为司令员、政委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

A 朱德 B 彭德怀 C 贺龙 D 刘伯承

答案:乙

68、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决定调整工商业工作,必须在“公私结合、劳资双赢”的基本方针下重点调整_____。

A 公私关系 B 劳资关系 C 产销关系 D 内部管理

答案:一个

69.下列不属于“五反”范围的是_____。

A 反对贿赂 B 反对逃税 C 反对偷工减料 D 反对腐败

答案:D

70、1953年至1957年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期,也称为新中国工业化初期。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五”计划把_____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 轻工业与重工业同步发展 D 工业与农业同步发展

答案:乙

71、1954年9月15日至28日党史知识土地革命阶段,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 大会通过_____,以基本法的形式,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定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共产党党章》 D《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一个

72、____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剥削制度基本消灭。 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

A 1953 B 1954 C 1955 D 1956

答案:D

73、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主要标志是__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C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答案:C

74、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接见____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各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朝鲜 B 印度 C 柬埔寨 D 越南

答案:乙

75、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初步提出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A《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B《论十大关系》

C《现状和我们的任务》D《论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乙

76、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文章,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经济文化,建设国家的战略思想。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B《当前形势和任务》

C《关于农业合作社》 D《论十种关系》

答案:一个

77、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而要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通过民主的、说服的、教育的、_____的方法来解决。

A 阶级斗争 B 风雨如磐的群众斗争

C 解决敌我矛盾 D “团结-批评-团结”

答案:D

78、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_____。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 整风运动的开始

C毛泽东在最高国务院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D 召开中国共产党“八大”

答案:D

79、1958年8月召开的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迅速将____运动推向高潮。 淹没了。

A“大跃进”B“大跃进”与人民公社

C 人民公社 D 反右派

答案:乙

80、1962年1月至2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7000人的会议。 _____在会上作了报告,系统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工作进展的基本经验教训。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刘少奇 D 陈云

答案:C

8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是由_____引发的。

A 1966年8月8日,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B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共中央通知》

C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新历史剧评》

D 《5月16日通知》

答案:C

82、客观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失败的事件是_____。

A 7月20日事件 B “批林整风”运动

C 林彪事件 D 江青反革命集团垮台

答案:C

83、历史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_____。

一场“一个阶级打倒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

B、由领导人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C 群众运动

D 扩张运动

答案:乙

84、“文革”结束后,为应对“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党开展了_____。

A 真理标准的讨论 B 是否改革开放的讨论

C 如何评价毛泽东的讨论 D 关于转移工作重心的讨论

答案:一个

85、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_____》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政策,拉开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序幕。

一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主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要经过实践检验”

C《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原理之一》

D“唯一标准”

答案:一个

86、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_____。

甲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乙党八大

C 党的九届二中全会 D 党的十二大

答案:一个

87、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讲话,实际上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派对。

一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向前”

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一个

88、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_____,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整顿工作圆满完成。

一、《关于某些历史问题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D.《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答案:乙

89.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四个基本原则是_____。

A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坚持多方合作制度;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D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政治协商制度;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答案:一个

9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 影响最深远的是各种形式的农村生产责任制广泛推行,_____日益成为主要形式。

A 集体管理 B 家庭联产承包制

C 承包到户 D 私有土地

答案:乙

91.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十二次 B十三次 C十四次 D十五次

答案:乙

92、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A 十二 B 十三 C 十四 D 十五

答案:乙

9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_____。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发展、改革、开放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开发

答案:C

94、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实现_____。

A小康社会B富裕生活C共同富裕D经济繁荣

答案:C

95、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十三 B 十四 C 十五 D 十六

答案:乙

96、《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_____的方针。

A 以公有制为主体,让其他经济成分发展

B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C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D 以公有制为主体,不允许其他经济成分发展

答案:乙

97.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邓小平_____思想的巨大成功。

A 改革开放 B 全方位外交 C 一国两制 D 和谐世界

答案:C

98、坚持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A 和平统一 B 一个中国 C 独立自主 D 主权和领土完整

答案:乙

99、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党的十五大的主题是_____。

A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

B 研究确定跨世纪宏伟目标

C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历史经验

D 研究如何加强党的建设

答案:一个

100. The leap by the of the basic of - and China's is (B).

A Mao B Deng

C The of "Three " D The of with

答案:乙

101. The of the of "Three " is _____.

A. the party for the and for the . B. in pace with the times

C start from D seek truth from facts

答案:一个

102. It is _____ that the issue with the of the party and the party's , and that is the top of our party in and the .

A Mao B Deng C Jiang Zemin D Hu

答案:C

103. _____ is the of the party.

A - B and

C D serve the

答案:D

104. Since 2005, our party has out to the of Party in three with _____ as the main .

A the of "Three " B the on

C a of honor and D Build a new

答案:一个

105. The of the Party of China to _____ in the party .

A on B Three

C Deng D Love the , love the , love

答案:一个

106. The of , the first is , the core is _____, the basic is and , and the is .

A B - C - D the

答案:乙

107. In-depth of the of us to to _____.

A and up B four basic

C Focus on D "One , two basic "

答案:D

108. _____ the party and the of with into the party .

The 14th of Party A The 15th of Party B

C The 16th of the Party D The 17th of the Party

答案:D

109. At the 17th of the Party of China, the of the four-in-one with was into the Party .

A , , ,

B and the rule of law, and , and , full of

C the party for the , for the , and

D Urban and rural , , and , man and

答案A

110. The goal of a well-off in an all-round way was put in _____.

The 15th of Party A The 16th of Party B

C The 17th of the Party D The 18th of the Party

答案:乙

111. In 1927, the of the was _____ and so on.

A Zhang , Ye Ting, Ye B Zhou Enlai, Ye Ting, Ye

C Zhu De, He Long, Chen Yi D Zhu De, Ye Ting, He Long

答案:一个

112. The Third of the of the Party, while in truth from facts to solve left over from , out that the lofty task of the Party 's front is to lead and the Party and the of the whole to and _____ .

A and , and the of , the trend of

B The great of Mao , a and grasp of the of Mao , the of - and Mao with the of , and them under new

C The law of my 's drive and the of the of with

D The true of and the of

答案:乙

113. From April 5th to 28th, 1979, the of the Party of China held a , the issue of . The the eight- for the by the , : _____.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C

114. The 18th of the Party of China is a very held when our the stage of _____.

A B Build a in an all-round way

C a well-off in an all-round way D a well-off in an all-round way

答案:D

115. The party's first- with Mao at its core led the party and the of all in the to _____.

A the new , out , and the with

B the new ,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