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们使用过的运行应用程序
2023-04-24 18:10:14发布 浏览135次 信息编号:43371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多年来,我们使用过的运行应用程序
听说逸东GPS下架,倒不是突然。 卖给乐视网,基本上就注定了这样的结局。 这两年,逸动并没有出现在核心跑者的视野中,那些在朋友圈喊话的跑者也只是回忆而已。
靠着自己跑的早,基本见证了各种跑步APP的兴衰和发展,逸动绝对不是第一个死跑APP,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第一次用的跑步app,可能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就叫这个,现在你在应用商店也找不到了。 我不记得我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它或者为什么它被丢弃了。 我只记得当我发现这个应用程序时,我非常兴奋。 它让我从跑步机转向户外跑步。 而且,那时候它已经具备了定制训练计划的功能。 唯一不方便的是必须要用电脑打开网站才能订训练计划,而且网站真的很慢。 但当时正是因为有了这款APP,我才完成了第一个半程马拉松赛前的准备训练。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换了耐克,可能是跑完后能贴出来的图实在是太美太逼真了。 而一开始,耐克只有iOS版本,没有安卓版本,或多或少有一些苹果用户的优越感。 但是这个app最大的问题就是服务器在国外,所以时不时会卡顿,无法登录,突然连不上服务器等等,很常见。
正是因为耐克在安卓用户市场留下的空白,那时候才出现了国内的跑步APP,也就是咕咚和一动。 与此同时,国外也有两大跑分APP在相互竞争。 有意思的是,国内外两大跑分APP的主色调是一绿一蓝。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借鉴。 这四款app我都用过,但没有一款足以让我放弃卡得痛死的耐克。
我对这四个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印象最好。 它们非常简单易用,但因为认识的太晚,当时我已经在耐克积累了很多数据,所以懒得改了。
其实咕咚能明显感觉到它的设计借鉴不少,但在审美上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最受不了的就是报时的声音。 让人想躲,用过一次就删了。
我一开始想尝试取代耐克。 当时,有不少人使用它。 2014年,我也尝试进入中国市场,做了一些推广。 我发了一些VIP 30天试用,但是VIP功能是收费的。 这种模式在国内实在是受不了,后来逐渐淡出。 就体验而言,比那要复杂一点,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 但是深蹲、仰卧起坐、俯卧撑、六块腹肌等一系列的锻炼软件就很有意思了。 问题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耐心去下载这么多app。
最后说一说逸东。 在当时的跑步APP中,一动的体验还是不错的,与跑圈、核心跑友的关系也比较密切。 另外,app中还有一个“圈子”功能,很多想跑圈子的大咖都利用这个功能建立了自己的社群。 但在那个时候,逸动已经具备了一些“杂项”功能,那就是预定场地的能力。 当时,“预订场地”似乎是投资者比较关注的领域。 我从来没有使用过这个功能,我不明白为什么它会出现在这个应用程序中。 现在我觉得应该是讲故事融资的需要。 当然,由于在耐克积累的里程数,逸动当时的良好体验还是没有让我这个用户产生迁移心理。
想着那个时候跑分的世界已经瓜分的差不多了。 所以没过多久,当虎扑开始跑虎扑的时候,我觉得很傻? 因为我相信所有的用户都会和我一样,永远不会放弃积累里程去轻松换app,而新入行者吃了不少苦头。
虽然跑步类应用在我看来已经是一片红海,用户不需要那么多类似功能的跑步类GPS工具,但我还是不断听到想要做跑步类应用的新声音。
然后是郁金香。 我在 2014 年参加京都马拉松比赛时认识的老林告诉我,他想为“真正的跑步者”制作一款特别棒的跑步应用。 Tulip出来的时候,我是第一批测试用户。 不幸的是,东马之后,我沦为一个对跑数据没那么感兴趣,光顾吃喝玩乐的跑渣。 所以虽然Tulip的数据很详细,但是很难激起我的使用欲望。
同年,42旅赴广州举办“跑步看世界”分享会时,认识了欢乐跑圈团队,才知道这里隐藏着一款跑步APP。 那时,欢乐跑圈还没有进入核心跑者群体,那场分享会可能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这个群体。 当时觉得自己这时候还在搞一个跑GPS的app,真不知道怎么死的,因为市面上已经有太多这样的app了。
但第二年(2015年)的1月可能不仅对悦跑,对所有跑步应用乃至马拉松组织者来说,都是一个里程碑。 即: 1、悦跑圈发起线上马拉松; 2、月跑圈在厦门马拉松赛场为半程马拉松完赛选手颁发奖牌。 在此之前,在很多比赛中,只有全程马拉松才有奖牌,很多没有参加过马拉松比赛的跑者甚至不知道每一个完赛者都可以获得奖牌。 线上马拉松的火爆和厦门马拉松半程奖牌的抢夺,不仅让悦润圈的用户数量大增,也开始进入核心跑者的视野,也让整个行业看到了“勋章”的力量。
同年,当悦跑推出“水印相机”时,我开始尝试使用这款应用。 虽然画面美感还是略逊于耐克,但也足以秒杀其他所有正在运行的APP。 所以当时我觉得,如果非要换个APP才能摆脱耐克的“卡”体验,只有月跑圈可以接受。
后来还有个阿甘奔跑,设计好看,还有跑步直播功能,不过我对“鼓掌”这一点不感兴趣。 其实这个功能我之前用Nike连接Path的时候也是有的,只是不用我自己“鼓掌”。 相反,我觉得跑步应该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
这时候,正在运行的app已经进行了一轮洗牌。 一动卖给了乐视,卖给了UA,卖给了。 我认识的国外跑友都开始用了,一款看重数据的跑步骑行APP,变现模式还是卖VIP功能。 我试了一下,很简洁,数据也很详细很专业,但肯定还是不适合中国市场。
逸动卖给乐视一年后,逐渐淡出跑圈,身边的跑友也很少提起。 朋友圈里的奔跑号图片也换成了悦润圈。 有一次张老板来找我虎扑跑步怎么用,说要和42旅一起做一个活动,增加一东社区的活跃度。 当时我又下载了易动。 当我打开应用程序时,我被要求选择我最喜欢的运动。 列表里有几十个项目,这让我怀疑逸动是否还是一个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
后来改版的由红变绿的Nike彻底让我不再为5000公里的累计跑量发愁,基本放弃了。 以前坚持跑圈和耐克,同时跑圈和跑表,所以一开始很忙。 现在只用跑圈或者手表,不太在意里程有没有记录。
对了,还有传说中的悦动拳虎扑跑步怎么用,号称拥有2亿用户。 我问过的所有跑步者都不知道那是什么。 我下载下来试用了一下,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款互联网金融APP,不是跑分APP。
还有,你知道Asics和Asics都发布了跑步APP吗? 您知道有多少其他应用程序包括运行 gps?
只要有人跑步,跑步GPS的需求就会持续存在,但跑步APP是否存活并不取决于GPS功能,否则跑步APP的成功与周期应该已经确定; 连个产品都算不上是体验好不好,不然怎么解释我跑了5000公里的耐克卡死了?
就像前段时间小兰事件之后,我和朋友聊天:
- 所以,仅仅做好产品是不够的。
- 是的,远远不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