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烧烤出圈背后:一个三线城市对年轻人的渴望
2023-04-26 02:15:26发布 浏览202次 信息编号:46786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淄博烧烤出圈背后:一个三线城市对年轻人的渴望
下午6点,天渐渐黑了。 在淄博冀霞街的烧烤大院内,41桌人头攒动,每桌客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让烤肉师傅头疼的是,还有大量的客人是从院外赶来的。
今年3月以来,淄博烤肉在网络上火了起来。 小串、小饼、大葱三位一体,让不少网友欲罢不能。 大批年轻人闻讯赶来,不是为了某个景点,也不是为了某项活动,只是为了烧烤。
“从河北驱车5个多小时,就是为了吃这家淄博烤肉。” “我是从甘肃过来的,在济南下了飞机就坐高铁去吃淄博烤肉。”
烧烤已经成为网络流行的美食,淄博也开始流行烧烤。 市里正在想方设法让这些来烧烤的年轻人多留点时间。
政府推介淄博烧烤的新闻发布会、多条专为淄博定制的公交线路、38家全市优惠住宿的青年旅社……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隐藏着这座三线城市对年轻人的渴望。
大学生满
在济南开往淄博的高铁上,李青和小伙伴们一边看着窗外的风景,一边聊着即将开业的沐阳村烧烤店。
李青是济南市章丘区的一名大学生。 他之所以来牧羊村烧烤,主要是因为最近“淄博烧烤”上了热搜,在话题下的短视频中,经常可以看到牧羊村烧烤店的身影。
牧羊村烧烤是典型的淄博烧烤。 市内共有3家门店,1家总店,2家分店。
张店的牧羊村烧烤店位于淄博市第二康复医院附近。 等李青他们来到沐阳村烧烤店的时候,已经是晚饭时间了。 餐厅外的队伍长达200多米。 人群在擦肩而过。
不知不觉已经排到了晚上,李青终于上桌了,店外的队伍却丝毫没有减少。
服务员把6-7的中熟烤肉端上桌后,李青和小伙伴们继续在小炉子上烤。 焦黄的肉串在小炉子上滋滋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肉香。
店里的食客戴着一次性塑料手套,用葱卷肉,蘸上酱汁。 喜欢吃嫩的就少烤,喜欢老的就烤久一些。
淄博烤肉的吃法有很多种。 有的人把肉烤好后再擀成饼,有的人把肉擀成饼再烤。
李青露出满意的表情。 他说:“同学们说,这家餐厅是薛之谦宣传的,在网络上做了一定程度的美化。”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和朋友们对淄博烧烤的热爱。
熙熙攘攘的烧烤店里,不时能听到慵懒的满足声和清脆的手机拍照声。 对很多人来说,用照片和位置来证明自己在淄博吃烤肉,远比烤肉好不好重要。
这可能是社交媒体时代特有的现象。 今年3月以来,淄博关键词“烧烤”搜索量同比增长370%以上,全平台关键词“淄博烧烤”搜索量增长770%以上去年同期。
抖音UP主“木先生”发布的视频《淄博烧烤的正确吃法》获得19.1万点赞和22.4万转发。
烧烤食品和网络的迅速传播美食淄博推荐,大大提高了淄博烧烤的知名度。 吸引近济南、远北京的年轻人结成群体。 尤其是周末,各大平台充斥着“组团去淄博吃串”“坐高铁去淄博吃串”等话题。
“火车上坐满了大学生,空气里弥漫着孜然的味道”,一个月来,有人这样形容淄博。
除了春节和国庆假期,这个城市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多年轻人了。
三线城市自救
淄博位于山东省中部,是全国三线城市。 经济以煤炭、冶金、陶瓷、材料等传统产业为主。 全市生产总值居全国第13位。
然而,随着资源枯竭、环保压力加大和去产能要求,淄博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难题。 2022年,在沃顿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100强中,淄博位列全国第52位。
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重振经济。
2021年,淄博将以青年需求为中心,围绕幸福生活、成就事业的命题,着力建设“好学、好看、好吃、好玩、创业容易”。
2022年出台“淄博人才金政策50条”,对引进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分别给予20万、30万、60万的生活和购房补贴。
烤肉今天的流行,不仅是社交媒体的推动,也是政府多年来的推动。
2020年,在淄博青岛啤酒节、淄博麦田音乐节等活动中,当地成功整合了青岛啤酒和淄博烧烤两大IP,大大提升了淄博烧烤在圈内的影响力。
淄博还通过短视频的拍摄和推广,进一步提升了淄博烧烤的知名度。 从央视到B站,都能看到淄博烧烤。
除了宣传,为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淄博还设立了38个青年驿站。 外地高校大学生来淄博实习、游玩、交友,每年可享受4次半价住宿,每次5天。 折扣。
从短期来看,这些措施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青年站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几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来紫紫的学生都在审批‘青年站’的入学申请。背景资料显示美食淄博推荐,来自济南的学生、潍坊、滨州、烟台等地区大学生较多,周五、周六申请人数激增,初步估计本周末入住人数相当于人数前几年四个月的申请。”
借助网络传播,淄博烧烤逐渐成为一种消费符号,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品尝。 当地政府显然是想让这些人在这里多留些时间。
淄博烧烤出圈后,当地领导先后赴北大、清华进行城市推介和青年人才政策宣讲。 当场向两校学生发出请柬,并承诺今年“五一”期间,为北大、清华学生提供景区和指定酒店免费住宿。
烧烤的背后,依稀可以看到一个三线城市自救的身影。
渴望青春
淄博火车站前,成群结队的大学生背着书包出站。 他们拿着手机,不停地翻看淄博打卡的“注意事项”。
火车站大厅内悬挂着“淄博烧烤”的巨幅电子海报,每个出站口都放置了“淄博烧烤全攻略”的宣传页。
在公交车站,“烧烤专线”的牌子也被司机放在了公交车窗前。
烤肉点燃的不仅仅是一个方寸之间的小烤炉,更是淄博对年轻人渴望的信号。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11月1日0时,淄博市常住人口10万人。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数相比,10年总增长3.83%,年均增长0.38%。
平均每年增加不到2万人。 对于一个正在努力发力的城市来说,这样的增幅显然是不够的。
此外,淄博市470万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109.3万人,老龄化率23.24%,居全省第三位,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口,是淄博发展的最大桎梏。
今年3月以来,大批年轻人到淄博吃烧烤,淄博也看到了年轻人的活力。
据悉,在烧烤频繁出圈的淄博,五一住宿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800%,位居山东第一。
在大众点评上,近一周淄博“烧烤”搜索量同比增长700%,关注数增长1400%。
在携程等APP上,淄博部分酒店的普通房型出现“满房”或“抢房”迹象。
国铁济南局淄博站数据显示:4月1日,该站发送旅客24207人,到站3.36万人次。
烧烤开始流行,无数年轻人闻讯慕名而来。 巨大的消费力和商机,让整个淄博人欢欣鼓舞。
不过,烧烤热能否成为常态,还有待观察。 如何乘风破浪,考验着淄博和喜欢风的年轻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未来商业观察”(ID:),作者:杨磊,编辑:方源,36氪经授权发布。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