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红色物业”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3-09-15 09:02:04发布    浏览380次    信息编号:85907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中山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红色物业”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朗晴度假社区位于中山市东区侨岗社区。 目前,约有10,000人居住在这里。 “随着居住密度的增加,社区的投诉量也相应增加。”侨港社区党委书记顾妙奇说。 如何让基层治理更加有效,让社区变得更加美好? 经过一轮次实地考察走访,侨港社区在朗庆假期创新搭建了“四方平台”。

所谓“四方”,是指社区党委、社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 四方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治理,形成共治平台。 在社区设立党支部,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一件新鲜事。 能带来哪些改变?

顾妙奇介绍了“四方平台”的工作机制。

在顾妙奇看来,物业公司和业委会往往代表各自的利益,两者之间的矛盾有时很难调和。 “所以我们考虑设立一个具有谈判和斡旋功能的补充力量,这有利于各方形成理性的对话机制。” 顾妙奇解释说,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出现分歧时,成立社区党支部可以进行调解。 给业主一个投诉、解释、沟通的机会。 “这并不意味着有理由就可以忽视对房产的投诉,也不意味着业主委员会如果不满意就会解雇该房产。”

在朗庆度假业主委员会正式成立之前,首先成立了社区党支部。 “2019年开始,社区设立了党群服务站,党支部有了活动场所。”顾妙奇说。 社区在日常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同时,还引导他们关注社区的各种问题。 。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春节的宁静。 “当时,物业公司的部分员工已经返回家乡。” 党员代表杨德旺回忆,为协助社区管控社区出入口,加强社区清洁消毒,党支部发起了社区党员帮扶小组。 “我们是这里的党员和普通居民,为社区做出一些贡献是我们的职责。”

朗晴度假社区召开四方讲台会。

经过不断努力,社区党支部在居民中树立了威信,聚集了一批热心主业的群众。 2020年,在党支部的参与和推动下,朗晴假日业主成功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业主委员会,并召开了第一次四方平台会。 “为了一个我们共同生活的更好的社区”是该平台的首要基本规则。 此后,四党代表每月聚会一次。 业主委员会提出问题,各方讨论形成解决方案并最终推动实施。 这样逐渐形成了良性的讨论机制。

社区内安装了雨棚。

在社区中,居住安全和卫生清洁话题最受关注。 2021年,朗晴假日每栋楼都将配备室内遮阳篷。 “站在门口不会被雨淋到,还能防止高空物体损坏,很实惠。”业主刘先生高兴地说。 这是“四方平台”实施的惠民案例。

2021年,朗清度假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共投入110万元解决民生问题,如开展全面安全大检查,覆盖社区3237户家庭;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全年达到60项; 提倡打“井”美化环境,让居住环境更加美丽……数据显示,2021年,朗晴假期投诉量较2019年下降50%。

社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物业社区,侨港社区明确党组织核心领导地位,探索“三通交叉任命”机制,建立物业企业“红黑名单”评价体系,推动“社区治理“四方平台”。 在社区党委的指导下,“社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个基层治理主体一体化互动。

B 无房产社区:

社区党委统筹资源填补房产缺口

党群共鸣,打造“五好”红色地产

如果侨港社区走出了一条“红色物业”的创新之路,那么如何对一些没有物业管理公司入驻的老小区进行有效管理呢? 东区花园社区有13个社区,3000名居民。 由于这里的旧楼属于安居工程的一部分,不具备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条件,也很难引入物业管理服务。 因此,如何开展基层自治就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

“从2021年开始,我们经过一轮调研,专门组织设立了党员建设主任。”花园社区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党员楼管理员每月必须完成三项规定任务:检查消防设施一次、检查屋顶安全一次、检查楼道杂物一次。 “这样,大楼的基本安全就得到了保障。”该负责人表示。

投票在花园社区“金点子会堂”举行。

据该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花园社区充分发挥33个党组织和253名党建带头人的积极作用,切实解决了社区物业管理长期缺失的问题,实现了把党的领导和居民自治有机结合在辖区基层治理中。 团结。 3月9日,华苑社区“金点子理事会”讨论项目正式开始投票。 在得票最高的10个项目中,得票最高的项目将成为今年在社区实施的民生工程。 “大楼经理应该组织动员,收集民意。项目公布后,大楼经理将代表大楼居民投票。”

党员楼管理员只是花园社区红色物业服务的一个侧面。 据该负责人介绍,目前,社区已形成红色物业服务“五好”:“志愿者管家(党员楼管理员)”组织好、城市更新规划好、“红卫兵”善于老年服务、“民生服务超市”等“红色社服务”质量好、形象好。

花园社区党委推出“民情快车”走访服务。

市区重建计划也受到居民的好评。 “实际上,我们正在针对乱停车问题进行微整治。”该负责人解释道。 老小区停车位紧张。 外面的车辆白天可以进进停放,但下午6点后就被要求离开。“社区工作人员没有时间每天关注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该负责人表示,今年,花园社区组织成立了居民自治小组。 每个工作日团队成员轮流值班,处理随机停车问题。 。 对未按时出发的车辆将发出通知。 如果车辆在收到3次提醒后仍未改正,将进入停车系统黑名单,三个月内不得进入。

花园社区的和平志愿者由居民组成。

“通过探索和实践,花园社区完善了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了以基层党组织为枢纽、党员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为骨干的‘四级联动’街道社区治理格局”。 ”该负责人表示。

在无物业的社区,东区街道完善了“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建设主任”的工作模式。 社区党委协调各方资源,填补社区物业服务空白,实现辖区内基层治理的党的领导和居民的自治。 的有机统一体。

C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社区干部担当“红店服务员”

打通人和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红色地产”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载体; 探索和推广这一工作模式,是中山基层治理模式的创新之举,也是一项具有开拓性和挑战性的工作。 上述东区街道两个社区是中山市推进党建、引领社区“善治”的典型代表。 目前,中山多个乡镇街道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探索党建+红色物业工作模式:

在三角小镇,近40个商业地产项目留住了一大批“新三角人”。 但由于房地产小区分散,截至2021年,所有房地产小区均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社区管理困难。 针对这一现状,三角镇探索推广“中心社区党支部+社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居民”的社区治理“1+4”模式,在39个商业、小区设立党支部。镇内的住宅小区。 一方面,在提高服务质量方面,要做居民的关心人、知心人、热心人; 另一方面,以点对点、辐射带动居民共同把社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宜居社区,创建共享社区。 构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在三乡镇振华社区,4个商住小区成立了党支部,并按楼设立了党小组。 179名党员分为39个网格,为居民提供住房和家庭服务。 每月15日是社区群众接待日。 党员、网格员深入社区接待群众,面对面收集反馈相关问题的处理情况,党员与群众座谈已成为常态。

以点带面,目前,中山正在全面推进和规范住宅小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物监会等自治组织党的建设,探索“社区党总支领导、社区党支部”的理念。责任主体、党员建主任参与、居民“协同”社会治理方式。 数据显示,全市已入驻的1092个商住小区中,有578个拥有三名以上正式党员,组建党小组540个,党组织独立组建率达到93.4%。

同时,中山还尝试推动物委会主任与党支部书记“比肩”,签订社区与政府部门联合党建联建协议1320份、两个新组织和物业公司。 社区党支部发挥“知情人”作用,引领行业处理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社区居民“强服务、做好事”,有效增加居民数量。 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同城信息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