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仰望 U8 定价引争议,究竟是贵还是便宜?

2024-09-15 06:08:52发布    浏览108次    信息编号:158173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1.

U8的最终价格已经出炉。

很多朋友让我在后台谈谈比亚迪,我唯一的感受就是这个标题。

我两个月前在我的官方账号上写过这篇文章。

百万的价格看似高,但其实过于保守

此书名一出,必定会分裂为两个阵营。

有一派觉得我说的对,比亚迪在发布会上展示的技术已经远超G级了,而且价格确实便宜,只有百万左右。

有人会觉得我在胡说,因为不管是路虎还是X5比亚迪最便宜多少钱,他们卖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品牌的溢价,而阳旺还是一个还没上路的品牌,根本就没有什么溢价。

国产x5要多少钱啊,看价格,肯定太贵了。

说实话,你们俩都对。

不过这些分析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们确实对那些大型越野车充满期待,认为这款产品的目标就是干掉G级,让国产品牌打垮豪华品牌。

但实际上,针对的并不是这些豪华SUV,而是比亚迪的整体基调。

什麼腔調?

产品、品牌、风格和曲调。

重点并不在于这款车卖多少钱,而是这款车的价格对于比亚迪整体品牌的增值程度有多大。

就像任何普通的东西一样,当加上Apple的标志后,它就会变得更加昂贵。

从这个角度来说,既然我们已经很期待了,那么现在的价格还是比较保守的。

既然我们要有风格,既然我们有别人所没有的,那我们就要比别人优秀。

如果我们要在马力上与坦克竞争,那么我们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威力。

价格合适,此剑可开天门。

就拿过去几十年风靡全球的日本汽车来说吧。

日本汽车在70年代风靡全球,与欧美相比,日本汽车虽然不算知名品牌,但在技术上却能与欧洲厂商相媲美,甚至有所超越。

和现在的比亚迪是一样的。

该车做工精良,性价比高,消费者接受。

但这时候日系车却遇到了问题。

对于造车来说,成本效益的关键就是投入资金。

只要你愿意微利销售,甚至亏本销售,谁都可以做。

最终,每个人​​都将遭受失败。

但要想溢价销售,需要宣扬的不是性价比,而是品牌价值的创造。

说白了,就是“信仰”。

即使消费者口袋里有20万美元,他们也只会购买某个品牌的汽车。

这二十万就从全款变成了首付,还要贷款买房。

就像小时候去超市坐摇摇车,只有我一个人眼睛发光的去坐。

因为信仰,我们可以给他硬币。

建立信仰比从装配线上生产一辆汽车要困难得多。

这也是比亚迪目前正在进一步做的事情。

这时候就需要提出一个问题。

都是交通工具,为啥你的就比别人的贵呢?

你可能会说这是科技和奢华。

那我问你,如果一辆丰田凯美瑞搭载了V12发动机,并且售价和迈巴赫一样,你会买吗?

无需假设,消费者不会购买它。

不然的话,这世上就不会有BBA了。

所以,科技和豪华都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消费者的共识。

日本汽车制造商如何影响消费者共识?

玩赛车。

无论是拉力赛、F1、还是街头赛车,日本车企都对研发进行了投入。

事实上,F1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丰田和本田并没有制造超级跑车的传统,即使他们有,也很难卖出去。

但他们仍然想在赛车行业竞争。原因很简单:你必须让你品牌的消费者觉得你的产品很棒。

虽然我开的只是一辆价值十万元的铃木雨燕,但是铃木这个品牌在拉力赛上能掀起沙子。

只有这样,品牌才算有生命力。

特斯拉也是一样,我们说的不是去火星这种很酷的事情。

特斯拉是如何率先打开美国市场的大门的?

事情始于一堆超级跑车在一条直线上相撞并导致人员死亡。

准确的说,这并不是撞击声,因为根本没有任何声音。

等你的V12与变速箱顺利匹配的时候,特斯拉超跑已经在前面等你了。

更别说后面还会有火箭了,这个步伐已经抵达火星了,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挡。

我说过,科技很重要,豪华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如何让消费者觉得它棒极了。

建立共识。

一切服务于共识。

共识服务于最终的规模和利润。

那么此时,到底什么是抬头呢?

不如大G卷划算。

是的,我有别人所没有的东西,而且我比别人更有魅力。

阳王不只是两辆简单的汽车,它是比亚迪的拉力赛,也是比亚迪的F1。

他应该更加极端。

比亚迪也是这么想的,在大力推广U8的同时,还赠送了一辆超跑造型的U9。

這個东西是必須的。

因为汽车风格的体现之一就是它的造型。

大多数人没有时间掀开你的引擎盖,闻你的排气。

造型尤为重要。

U8和U9,一个是脸,一个还是脸。

一个是越野技术的展示,一个是超级跑车技术的展示。

最重要的是,一直被戏称为“网约车司机”的比亚迪车主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在我驾驶的品牌中,有一些是真正的百万美元汽车。

对于品牌用户来说,高端产品我可能买不起,或者不买,但是没有了就活不下去。

如果某个品牌最高端的产品,是一款售价30多万的家用车。

那这个品牌这辈子都赚不到溢价了。

相反,向上看。

一部分原本想买卡罗拉、轩逸、凯美瑞的车主,肯定会转向比亚迪。

以前制约他们买这个的并不是性价比,而是几万块钱就能买个合资汽车品牌来炫耀,身边人都认得这个标识,一看就是洋品牌。

现在你查查X给你填上去,就没问题了。

这一转变确实很重要。

就好比奥迪A3和奥迪A8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但这并不影响山东的看门人对四圈车会给予更高的评价。

哪怕别人开的是便宜的入门级奔驰,你开的是价格贵很多的新能源车,保安也会说对方开的也是奔驰。

这就是调性。

这就是仰望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定价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也许有人会说,性价比已经很不错了,干嘛要追求高端?

要懂得,性价比只是竞争的手段,从来不是目的。

最终的目标是集团整体的规模和利润。

或者,我可以效仿可口可乐、大疆和 Coco Tree 的做法,扩大自己的规模。我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我的产品。我会依靠规模赢得一切。我会进行极端操作,挤出所有实力不够的竞争对手。

这对于竞争激烈、单价过高的汽车行业来说,非常困难,竞争对手要么是百年老品牌,要么是技术新人,这是一场真正的烧钱游戏,最终大家都会一起失败。

我再说一遍,这个办法在快消品、数码产品上可以用,但在汽车上就不行了,因为汽车的单价太高,还得考虑后续的维护和使用成本。

利润率变成了负数,售后服务也没了,品牌直接被毁了。

或者,走苹果、索尼的路子,我的logo有溢价,我不会跟你讨价还价,我的技术独一无二,我也有,你愿意出更高的价钱买我的东西。

最好的组合就是保时捷的打法。

和保时捷的做法很像,他们一般都是做极限运动车,但真正要卖出去,还是要靠718、Macan,以及定位略高于BBA的SUV卡宴。

说到超跑品牌做SUV,以及性价比,保时捷可以说是想通了。

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你的超跑身份,以及你的顶级风格之上。

所以不管怎样,你首先要创建一个信仰的品牌。

我们先定下基调,然后再谈价格。

比亚迪锚定了高价,随后又以王朝系列、海洋系列搅乱市场,这是无解的策略。

所以才说洋王的价格便宜。

锚固必须要高,必须尽可能的高。

现在实在是太谨慎了。

另外,你还得看看买家。

任何能花100万元购买自己最欣赏的东西的人很可能还拥有其他豪车。

他们购买它是为了了解情况,购买这些很酷的功能,无论价格是 100W 还是 150W 还是 188W 或 200W,它都会产生影响,但影响并不大。

但不管是100W还是200W,对品牌风格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百万以上的SUV确实不少。

但对于一款售价188万元的SUV来说比亚迪最便宜多少钱,竞争对手并不多。

都是为了给车主面子,你要给他,就加满吧。

这只会破坏风格。

从这个角度来看,抬头看确实太过谨慎了。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