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案例2丨湖北省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大气候专项法律服务行动
2024-11-27 03:01:25发布 浏览7次 信息编号:182750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精选案例2丨湖北省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大气候专项法律服务行动
2020年,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和氛围专项法律服务行动,采取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组建公共法律服务小组的方式,进驻园区、企业等189个开发园区。作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工业园区,实现19个国家级开发区、84个省级开发区全覆盖的目标。全省各级公共法律服务机构拥有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师、仲裁员等公共法律服务队伍成员5244人,累计为园区企业6270家提供服务。 。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充分发挥了法律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服务性、保障性作用,树立了司法行政品牌,为加快疫后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湖北省司法行政部门.力量。
1、打造顶级项目,实施集团化运营
8月18日,省厅印发《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气候”专项法律服务行动方案》,各地响应号令,迅速推进深入推进一是各地结合省部门要求和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专项行动任务、活动形式和工作要求,形成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二是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及各业务部门参加的专项工作小组。各地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三是举行启动仪式。各地深入园区一线,广泛邀请企业代表,举行专项行动启动仪式。武汉、荆州、荆门等地邀请市领导参加,进一步扩大了专项行动的声势和影响,也对专项行动进行了动员和再部署。同时,各地综合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宣传活动。中央、省级和地方媒体共开展宣传活动723场次,扩大了社会影响,提升了社会氛围。
2、打通最后一公里,实施精准运营
检查您的脉搏并准确了解一线需求。组织各地法律服务团队,广泛调研园区企业的法律需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数据研究等方法,充分吸收园区企业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堵点”和“难点”,调查整理立法当地校园的需求和法律服务需求。全省共开展问卷调查12677次,组织法律座谈会和座谈会251场,收集汇总企业各类法律需求共计2703条。各地成立律师服务团队,深入企业“集体咨询”,“一对一”提供“法律体检”服务,帮助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法律保护壁垒进一步推进。全省已为所服务的园区企业排查各类法律风险点1630个,撰写法律审查报告2091份,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6734条。
平息纠纷,协助园区社会治理。各地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模式,积极整合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非诉讼纠纷解决资源,减轻企业诉讼负担,引导企业和员工通过法律程序 服务人员担任法律顾问,代理诉讼、仲裁案件,为化解法律纠纷、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意见。全省组织律师调解机构在园区、商会、行业协会设立工作站和联络点,设立联络点401个。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314起。冲突纠纷调处成功率为96.5%。各地仲裁委员会充分发挥仲裁制度优势。高效便捷解决企业民商事纠纷183起。
将法律服务送到您家门口,提供贴身法律服务。各地法律服务团体通过法律讲座、咨询、案例解读等方式,组织开展民法典专题法律宣传活动,重点关注民法典涉及的权益保护、风险防控、内部管理等共性法律问题。企业的生产经营。 、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针对性解读。全省共开展法治专题宣传活动2589场次,举办法治专题讲座1270场,为18769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综合调查各地服务情况和复工复产实际,编制了公共法律服务、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各类法律服务指引,做到“有求必应、不打扰”。任何事”,做一个好的“服务员”。
3、连接全生命周期,实施项目化运营
各地主动对接园区重点项目、项目、产业,聚焦企业设立、企业用地、企业用工等,努力为企业解决全生命周期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准入、落地、融资、劳务、退出、维权”等问题。服务。一是充分发挥公证优势,持续推进公证领域“最多一次”改革,实行公证认证事项清单制度,围绕公证的创设、设立、使用和使用不断探索和拓展。企业知识产权转让、权利救济、争议解决、域外保护。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新业务,全省公证机构已为园区企业办理公证2988件。武汉依托尚信公证处成立知识产权公证服务中心,助力企业科技创新。二是积极发挥电子数据取证鉴定作用,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提供证据支撑。全省司法鉴定机构共办理园区企业司法鉴定516件,助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三是进一步推动园区法律援助有效覆盖,确保法律援助事项全部落实到农民工、农民工身上。全省法律援助机构为园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3075件。同时,各地创新推出“武汉公共法律服务抗疫平台”、“以律邦”、“以岭之家”等590个非传统公共法律服务产品。
4、着眼大局,实施品牌运营
坚持因地制宜,拓展服务思路。各地司法行政系统深刻领会省厅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思想要求,将专项服务行动嵌入区域发展战略,放大服务效率。恩施州立足于地区旅游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6%,旅游从业人员近40万。落实《恩施州全域旅游计划》,将公共法律服务进景区纳入专项服务行动,建设综合性景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实现4A级景区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提高景区公共法律服务质量。提高从业人员法律素质,妥善化解旅游矛盾纠纷,更好服务旅游经济发展。黄石市在“中国黄石·慈湖汇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中心设立“创客”法律服务工作站,适应民营初创企业法律需求,全力为初创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服务黄石打造“创新型城市”。城”战略。十堰市依托汽车产业优势,全力满足汽车生产、销售企业的合法需求。在全国市州律师协会成立了首个汽车法律委员会,为辖区内律师事务所、律师参与东风及本土汽车企业法律服务搭建了专业平台。推动十堰汽车产业与法律服务深度融合,是法律服务领域擦亮“汽车城”城市名片的创新之举。
坚持需求导向,丰富服务内容。各地公共法律服务机构以“一线获得感”为根本目标,不断提高法律服务专业化、标准化、项目化水平,提高服务效能。武汉市积极响应社会法律服务需求,推出14款针对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有针对性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组织市公证协会推出15款公证行业服务产品企业复工复产、稳定经营。襄阳市建立自贸区公共法律服务港,开展“大走访、大培训、大体检、大服务、大优化”五大行动。荆门市成立“七大产业服务队”和“法律志愿服务队”,与相应园区企业签订法律服务协议,精准匹配各园区产业特点和法律服务需求,开展园区法律服务活动。定期进行。恩施州推出公司设立、企业用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三项企业特色法律服务产品,帮助企业在设立阶段、用地、用工等环节提前防范法律风险。孝感市实施“一期”法律服务。园区一策”并组织市级律师为高新区71家企业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服务。汉川市采取“一办、两队、三举措、四经常、五服务”模式,整合优质公共服务法律服务资源入园。宜昌之江为服务园区企业开展“预约就诊”、“上门就诊”、“街头义诊”、“定期巡查”、“随时急救”、“六问就诊”等服务。 “专家咨询”。
坚持诚信创新,完善服务机制。各地在努力打造简单、高效、精准、便捷的园区公共法律服务模式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为园区公共法律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园区公共法律服务正常开展。武汉市探索横向协作机制,形成服务企业合力。江岸区联合区法院、工商局建立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民事纠纷工商行政管理与司法诉讼调解联动治理机制,建议律师调解工作室与地方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工商局建立对接机制。江汉区在武汉市建筑装饰协会、湖北省美容化妆品行业商会成立人民调解组织,整合湖北银行纠纷调解中心、湖北自贸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江汉区总商会和湖北省银行纠纷调解中心等力量总工会促进商事纠纷高效便捷的解决。洪山区与区委组织部联合举办“党建试点暨企业法律援助”活动,会同区委统战部、区联合会举办“718”企业家日活动工商总局(总商会)的成立,促进了众多律师事务所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意图。黄陂区加大与区市场监管、科技、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工商联、行业协会的沟通力度,形成日常协调联络机制。宜昌市建立了“接单”服务机制。根据园区企业的个性化法律服务需求,专门的工作团队将研究并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方案。荆州市在荆州区启动“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共享计划”,以“四免费一优惠”政策为小微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发展会员企业157家。鄂州市建立了华容区法律服务事项“一次性当日办结”工作机制。涉及工伤、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产品质量等问题的投诉,当天受理并当天处理。黄冈市将企业管理人员列为法制教育重点对象,每月组织法制教育讲师、法律服务人员、律师等一批批进企业,提升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和员工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随州市实行企业法律顾问全覆盖。辖区企业聘请律师和基层法律工作者担任企业法律顾问,为企业重大决策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帮助规避发展风险。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