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群众体育新名片,北京发展的“斑马”
2023-04-24 22:02:09发布 浏览206次 信息编号:43729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打造群众体育新名片,北京发展的“斑马”
6月17日,千余名跑者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跑道上狂奔。 随着最后一名选手安全通过终点线,2017年上半年北京公园半程马拉松落下帷幕。 公园半程马拉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今天,线上线下参赛人数已超过4万人。 跑友们为本次赛事起了一个形象又接地气的绰号——“斑马”。
近年来,国内马拉松运动风靡一时,各类马拉松赛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17年,中国注册的马拉松赛事将超过500个。 仅在北京,就有北京马拉松和北京长跑节两大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型马拉松赛事。 即便如此,依然无法满足普通人“奔跑”的需求,马拉松报名抽签成为常态。 2015年,北京公园半程马拉松应运而生,吸引了大批北京跑友的关注。 如今,“斑马”已成为北京群众体育的一张响亮名片。
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杨海滨(右一)为获奖选手颁奖
在普通人家门口跑一场马拉松
北京是一个超大城市,人口超过2000万,机动车保有量近600万辆。 堵车已经成为常态。 北京市体协副秘书长张国成回忆起“斑马”的初衷时,感慨万千,“如何在不占用社会资源、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促进全民健身,推动旅游业发展人民的?” ,同时让老百姓享受健康,我们当时花了很多脑筋。 考虑到北京有很多公园,我们创办了当时比较新的北京公园半程马拉松。”
北京作为古都跑步成风卡通,很多公园都曾经是皇家园林。 虽然曲径通幽,幽静幽静,但并不适合举办马拉松比赛。 经过实地考察和认真筛选,北京市田径联合会确定了朝阳公园、园博园、亦庄经济开发区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四个比赛场馆,分布在首都东、西、北上南下,将比赛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张国成说,“我们要把北京公园半程马拉松打造成北京第三大马拉松,同时把它打造成一场老百姓的比赛,让大家想跑就跑。”
除了场地的便利性,公园半程马拉松浓郁的“北京味”也让北京跑者有了更多的归属感。 陈宇是北京公园半程马拉松的现场主持人。 她亲身经历了一匹“斑马”的成长。 公园半程马拉松队服上的“北京”字样是在她的建议下加上的。 回忆起首届园区半程马拉松赛开赛的那一刻,陈宇依然激动不已,“首届园区半程马拉松赛举办时,几乎所有参赛选手都穿着组委会提供的比赛服,每个人都有一种代表北京的感觉……”
“斑马”营救少年
做跑者先发球的马拉松
北京公园半程马拉松将跑者服务做到了极致。 2015年,“北京市田径协会”APP与首届公园半程马拉松赛的举办同步上线,让跑者足不出户完成赛事报名和缴费,简化报名流程,让人们随时随地参与健身运动,无论到哪里。
同时,公园半程马拉松甚至不要求跑者在赛前领取材料。 只要您在报名时留下联系地址,组委会将通过快递将材料小心翼翼地送到参赛选手手中。 在赛事用品方面,主办方更是下足了功夫。 他们在冬天为参赛者准备了热姜糖浆,在夏天为参赛者准备了冰镇绿豆汤和冰淇淋。 通过这些食物,跑者得到了家人般的关怀和温暖。 在首都传媒跑团负责人、新华社记者王勇看来,跑者细致的服务和赛制的精益求精是北京公园半程马拉松能够快速持续发展的原因,是受到越来越多跑友欢迎的一款。
作为一项马拉松赛事,赛事组织和应急保障是核心竞争力。 北京公园半程马拉松虽然每个项目参赛人数只有1000人左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据张国成介绍,北京公园半程马拉松的所有赛道均经过专业测量,并获得国际认证。 同时,北京市体协为每场比赛都配备了专业的裁判团队,确保跑者成绩的公正性和公证性。 群众跑者可根据园区半程马拉松成绩申请相应级别的马拉松证书,这也是推进全民健身工作的创新。 “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体育总会的领导对此次比赛高度重视,应急救援保障是我们办赛最关心的问题,跑者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因此,我们向最高每次比赛都为跑者减轻压力,购买了额外的人身保险,比赛还配备了专业的医疗救援力量。三伏三九天不举办比赛。上半年的比赛今年6月份结束,下半年的比赛要到9月份才能进行。”
跑者通过公园半程马拉松喷洒降温区
做一场陪伴彼此成长的马拉松
严格来说,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需要跑者不断积累跑步距离,才能完成42.195公里的路程; 马拉松也是如此,需要不断完善才能成长为一项成熟的赛事。 渐渐地,北京公园半程马拉松成为积累跑量的绝佳练兵场,也成为不少北京跑者马拉松生涯的起点。
人民网副总裁唐卫红跑步两年半,完成了四次全程马拉松。 只要不出差,不加班,她一定会参加《斑马》。 谈及参赛感受,她说:“北京的跑者是幸福的,公园半程马拉松是跑者与赛事相互陪伴成长的好平台。”
对于很多北京跑友来说,公园半程马拉松不仅仅是一场21公里的比赛,它已经成为一种情感载体和一种习惯。 今年10月将年满61岁的王金富,是目前公园半程马拉松59岁和60岁年龄组的纪录保持者。 作为天坛南门跑乐会的创始人,曾带领众多天坛跑者参加公园半程马拉松。 同时,也期待着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刷新公园半程马拉松高龄组的最好成绩。 公园里有一位70多岁的跑者,上届半程马拉松排名前十,但随着参加人数的增加,排名越来越低,但老人还是坚持参加了每一场比赛。比赛结束后,他的妻子总是在等他回来。 陈宇说:“公园半程马拉松就像是跑者的家,是他们成长、成长、养育和温暖的地方。” 很多人通过公园半程马拉松积累了训练,最终跑到了全程马拉松,但还是经常参加公园半程马拉松比赛,目的就是“回家”看看。
一名跑步者在公园半程马拉松的终点线向女友求婚
跑一场各种主题的马拉松
2015年7月,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使北京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双奥城市”。 同年9月,首届北京公园半程马拉松赛开赛。 北京市体协将弘冬奥运、迎冬奥的理念融入“斑马”,提出“跑向2022冬奥会”的赛事主题,线下跑步的同时,跑者可以通过线上同步跑APP到2022年,跑完2022公里,一起迎接北京冬奥会的到来。 王勇说:“跑到2022年冬奥会的想法非常好,大家在锻炼的时候都是同一个主题,方向很明确,跑起来的感觉会很好。”
今年4月,北京市体协与人民网携手,将“全民运动·健康中国”马拉松系列赛与公园半程马拉松无缝对接,介绍“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践与推进入园半程马拉松。 斑马”具有新的含义和活力。
人民网副社长唐卫红(右四)、北京市体协秘书长王品喜(右二)为公园半程马拉松鸣枪
跑模特马拉松
在张国成看来,北京公园半程马拉松不仅仅是一项马拉松赛事,更是北京全民健身、体育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引领者。 “我们希望把公园马拉松打造成示范性、引领性的赛事,让更多部门关注全民健身事业,通过公园半程马拉松带动其他全民健身项目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全民健身,振兴北京健身事业,带动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同步发展。 ’”
除园区半程马拉松外,北京市体协近年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了多项品牌赛事,如北京国际风筝节、北京国际龙舟赛、国际登山赛等。大会、优秀健身团队交流展示大会等。同时,北京体育大会的举办为各体育协会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敞开大门,海纳百川”是北京市体育总会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理念和宗旨。 北京市体协秘书长王品喜在接受采访时说:“体协更多的是一个社会组织和服务组织,光靠自己是不行的,现在的比赛就是拼服务,这个服务是一项大服务,兼具体育功能和商业功能跑步成风卡通,未来群众性体育活动也需要商业化,为促进群众积极参与,加强协会建设,全民健身活动将吸引更多受到社会的关注。”
北京公园半程马拉松虽然举办时间不长,但凭借便捷的比赛方式、细致的跑者服务、高标准的赛事水准,赢得了越来越多北京乃至京外跑者的认可。 北京市体协还以园区半程马拉松项目为龙头,探索出一条全民健身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的发展道路。 未来,希望北京大众体育以北京公园半程马拉松赛为样板,产生更多群众喜闻乐见、服务人民健康的优质赛事,践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 ,积极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