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肇庆中考报名及报名常见问题解答
2024-06-27 05:02:19发布 浏览248次 信息编号:146147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2022年肇庆中考报名及报名常见问题解答
问:今年我市中考批次是哪些?
答:我市今年中考分4个批次,即早中期批次(1个选择普通高中)、首批批次(3至4个选择普通高中)、第二批批次(6个选择普通高中)、第三批批次(6个选择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考生将按批次顺序录取。第一批学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面批次学校的录取。
问:普通高中提前录取申请表怎么填写?
答:考生可以提前批次填写一份申请表。考生除通过相关招生学校统一组织填写申请表外,还必须在“市中考系统”填写申请表。如不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填写申请表,提前批次申请表无效。也就是说,需要在招生学校和“市中考系统”中同时填写同一所学校的申请表才有效。参加学校自主招生的考生,除参加招生学校组织的自主招生测评外,还必须参加我市统一中考。经招生学校测评和市统一考试录取的考生符合条件,不再具备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增补批次和第三批次录取资格。
问:今年我市中考招生各批次都包含哪些学校?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是怎样的?
答:今年我市40余所普通高中、380余所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面向初三毕业生招收新生。继续实行按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的规定,严禁超计划招生、跨核准区域招生。如:A县(市、区)学校只能招收A县(市、区)本地区考生,不得招收其他地区考生;面向全市招生的学校才能面向全市招生。
各批次招生学校名单详见《2022年肇庆市普通高中招生名单》和《2022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校初中毕业生招生计划(肇庆部分)》
问:如果考生被一所普通高中录取,但考生不属于该学校核准的招生区域,会有什么后果?
答:根据省、市文件规定,公办高中和民办高中不得跨审批区域招生,违规招生的学生可能面临被开除学籍、无法取得学籍、三年后影响参加高考的风险。
问:全市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答:全市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是我市普通高中的入学资格线。我市对公立、民办普通高中统一设定了两条录取分数线。公立普通高中不得录取低于全市公立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的考生,民办普通高中不得录取低于全市民办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的考生(自主招生、市体育队队员按有关规定执行)。
问:考生填写学校申请表时应注意什么?
答:考生及家长在填写学校申请表前应充分了解报考录取规则及学校相关信息,包括学校建设、办学性质、办学地位、录取条件、收费项目及标准、退费方式等。其中需注意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一般高于公立学校。考生及家长应加强沟通、多商量,并根据个人情况,谨慎、合理填写申请表。建议不要填写自己不想就读的学校。
问:考生可以委托他人或学校代填报名表吗?报名表确定后可以修改吗?
答:不可以。考生自主填报申请材料是考生的权利。考生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主填报申请材料,反映考生真实意愿。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涉、限制考生自主填报申请,不得诱导、强迫、变相强迫考生向指定学校填报申请,不得代填申请材料。考生的申请材料是招生学校确定录取考生的重要依据。考生的申请材料经学校确认后,任何人不得更改申请信息,已依其申请被录取的考生不得退学、转学。
问:今年普通高中补招工作如何进行?考生如何填写补招申请表?
答:未完成年度招生计划的普通高中,在不超过省级班级规模标准的情况下,经批准,可以在第二批普通高中招生完成后,通过征集志愿者的方式进行补充招生。
补招考生为今年参加我市中考的考生,如考生在普通高中招生批次中未被我市任何一所普通高中录取,且其中考成绩达到我市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控制线以上的,可选择参加补招,填写补招申请。补招工作将于7月26日完成(具体安排另行通知)。符合补招条件但未填写补招申请的考生,不参加补招。参加补招并被录取的考生,不放弃录取资格,不再参加第三批次录取;参加补招但未被录取的考生,其原第三批次申请继续有效。
问:如果考生已经被学校录取,可以退学参加补充录取吗?
答:不可以。我市公办高中和民办高中通过“市中考录取平台”实行同批次录取方式,通过“市中考录取平台”被学校录取的考生不得退学,不能参加我市后续组织的补招。
问:考生如果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填写报名表吗?
答:建议填表。中职招生录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地级市将考生中职入学申请上传至省中职招生服务平台,中职学校统一在省中职招生服务平台招生;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后,尚未完成招生任务的中职学校可自行组织学生,通过省中职招生服务平台办理录取手续。
问:今年中考成绩什么时候可以知道?
答:中考成绩预计于7月12日前公布。市教育局将通过短信方式向考生报名时填写的手机号码发送考生成绩。请考生保持手机通讯正常,并取消短信屏蔽功能。考生也可通过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方式查询成绩。
问:关于中考录取问题可以向哪些部门咨询或投诉?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