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威e550和比亚迪秦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有望全球第一,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2024-09-17 02:05:12发布 浏览125次 信息编号:160342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关注我请点击标题下方的“特种车杂志”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艳华表示,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2万至25万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传统汽车消费市场,虽然现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像传统汽车市场,但本质上还是一个市场大而不强,就像是建在沙滩上的堡垒,一旦国外品牌大举入侵,堡垒就会轰然倒塌。
早在2009年国家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时,就有学者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国外在政策、技术、消费环境等方面的差距,时至今日,这三方面的差距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政策方面,2010年至2015年荣威e550和比亚迪秦,国家出台了3次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主要以电池组能量为重点对新能源汽车厂商进行补贴,略有变化的是续航里程的提升和补贴成本的降低。这一支持标准一直受到业内专家的诟病,补贴的目的就是节能减排,结果车企为了补贴电池而补贴电池,导致很多新能源车干脆在车上换上电池就说是新能源了,而新能源产业和零部件并没有太大的提升,其能源效率也不高。这种优惠补贴政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没有优胜劣汰,只有劣币驱逐良币”。
另一方面,2015版《新能源汽车蓝皮书》在“打破地方保护”方面依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以北京为例,北京地方补贴明细和摇号优惠仅针对纯电动汽车,这或多或少与本土车企不生产插电式混动车型有关,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
一位零部件专家告诉我,国内电机、电控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很多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国内很多电机厂只是在工业电机生产方面略加改进,没有考虑新能源汽车电机的使用环境,这将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中国的电控系统也基本来自国外,很多好的电控系统芯片被少数几家公司垄断,很难实现国产化。
事实上,中央政府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是推广三种车型,分别是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但地方政府的补贴政策非常明显地偏向纯电动汽车。加之全国大气污染问题突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偏向纯电动汽车的政策也视而不见。我国目前的汽车消费环境真的适合推广纯电动汽车吗?
显然是不合适的,中国大部分消费者没有自己的车库或停车位,尤其是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安装充电桩需要协调各方利益,难度极大。另外,纯电动汽车只适合短途使用荣威e550和比亚迪秦,为什么不鼓励人们购买最适合当下消费环境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呢?
抛开本土保护意识,各地推广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对“洋品牌”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低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如比亚迪秦、唐,占据了国内高达90%的市场份额;中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荣威e550,今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735%。正如板块负责人王秉刚所说,国内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太少,目前仅有上汽荣威e550和比亚迪秦表现不错,这与很多车企之前没有下功夫有关。
笔者认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到2020年,国产品牌纯电动、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占国内市场的70%以上”。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尊重汽车消费市场规律,真正从消费环境入手,逐步调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之间的销量比例。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