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尼达玻尿酸价格 终端售价几十、售价上万,医美行业“三巨头”的高毛利还能维持多久?
2024-10-27 21:04:13发布 浏览66次 信息编号:175609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宝尼达玻尿酸价格 终端售价几十、售价上万,医美行业“三巨头”的高毛利还能维持多久?
得益于医疗资质和技术的壁垒,玻尿酸上游厂商为自己筑起了一条“90%毛利率”的护城河,但这样的暴利能持续多久?
文丨王莹、冯怡莹
编辑丨杨秀红
近期,玻尿酸公司Amic(.SZ)的上市引发了市场对医美公司的广泛讨论。
一位投资人接受采访时表示:“艾美科确实很厉害,刚上市的时候我们研究过这家公司,想买却买不到。一家年利润5亿的公司,估值400亿有点夸张了,结果它的股价涨了很多,我后悔没有买。”
随着招股书的披露,医美行业背后隐藏的“巨额利润”也慢慢显露出来。
以Amic的旗舰产品为例。其一款填充玻尿酸产品艾芙莱,成本价31元,出厂价311元。下游经销商逐步涨价后,美容院价格在1000-2000元/个左右。另一款型号宝尼达每管售价32.34元,出厂价高达2547元。在美容医院售价近万元,简直是天价。
去年年底到今年,“玻尿酸三巨头”艾美科、华熙生物(.SH)、昊海生物(.SH)先后齐聚A股,累计市值达1280亿元。今年9月,艾美科在深交所挂牌,发行价118.27元,成为创业板注册制以来股价最高的股票。如今,艾美科、华熙生物、昊海生物三大巨头的市盈率分别约为177倍、120倍、356倍。
仅看玻尿酸业务,三家公司的毛利率均超过90%,与贵州茅台(.SH)相当。要知道,贵州茅台的毛利率刚刚超过91%。
玻尿酸是一种什么样的神奇物质?透明质酸是存在于人体真皮组织中的透明质酸的一种,负责储存水分。据说一个透明质酸分子“可以锁住一千个水分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玻尿酸会慢慢流失,补充玻尿酸会有部分停留时间的效果。
透明质酸的需求量很大。首先,它广泛应用于医疗和美容领域的许多方面。除了最基本的保湿之外,玻尿酸也是隆鼻、丰苹果、丰下巴等常规整形手术中的重要填充剂。另外,它的非一次性消费自然可以产生很高的复购率,因为玻尿酸会被人体自然吸收和代谢。短效玻尿酸完全吸收的时间不超过1年,长效玻尿酸完全吸收的时间不超过3年,也就是说注射一针玻尿酸不超过3年。足够的。
医美行业虽然是一个新兴行业,但哪条链条具有真正的投资价值呢?
另外,据统计,我国资本市场毛利率超过90%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金融、软件、中医药等领域,且都具备超强护城河的特征。比如贵州茅台,其他厂家无法生产出茅台酒的特色和风味而不压倒它。
不过,2019年全球透明质酸原料销量前五名的企业全部是中国企业,而且国内外也有多家企业进行产品生产的竞争。这些医美巨头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在行业利润回归之前是否会打价格战?正常水平?
医美机构走下了暴利的神坛。谁是产业链的王者?
至少,下游的价格战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下游竞争可能会传导到整个产业链。
医美行业资深观察家王悦直言,价格战的原因是品牌太多。品牌一多,价格战就开始了。双美胶原蛋白的价格特别坚挺,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其他竞争对手。
作为消费者,记者咨询了多家医美医院。令人不解的是,同一品牌的价格可能相差几千元。玻尿酸价格体系为何如此混乱?
业内人士表示,各医院正在通过打折、促销等方式吸引流量。另外,注射剂的价格不仅与产品本身有关,还与医生的技术有很大关系。各种因素叠加导致价格差异巨大。
价格战的另一个原因是水货的猖獗,这些水货直接从国外进口,没有纳税。目前,获得国家药监局认证批准的注射用玻尿酸品牌约有31个,涵盖进口品牌和国产品牌。然而,市场上仍然存在很多未经批准的品牌,存在很多隐患。据智研咨询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玻尿酸填充行业不够规范,大量假货、水货在市场上流通。预计2020年正品市场份额将达到30%。
一方面,随着胶原蛋白、玻尿酸品牌增多,王悦预计未来医美会越来越便宜,消费者也会越来越认识到医生技术的重要性。 “好的医生相对来说会贵一些,而差的医生会便宜一些。价格是根据医生而不是产品来决定的。”她说。
价格战中,医美机构能赚钱吗?
事实上,作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医美医院,在充分竞争下利润相对有限。主要原因是获客成本过高。王悦表示,医美医院获客成本差距明显拉大。通过传统渠道的获客成本可以高达每个客户5000元,但通过互联网等一些新渠道的获客成本要低得多。医美医院的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受获客成本的影响。业内大部分机构整体经营状况与“暴利”无关,甚至破产率也不低。
也正是因为如此,各大机构和投资者更愿意关注玻尿酸产业链的上游,即玻尿酸产品的制造企业。这些公司都是“毛利率超过90%”的环节。
玻尿酸毛利率堪比茅台,还能维持多久?
玻尿酸产业链极其庞大,包括上游原材料供应及制造,中端医美产品制造,经过代理商和经销商,到达下游医美医院,再通过传统广告方式或新兴渠道到达消费者,例如作为医美APP。 。
生产一支价值几千甚至上万元的玻尿酸注射液给终端消费者需要多少钱?
答案是几十块钱!
以Amic的主打产品之一填充玻尿酸艾芙莱为例。在几大医美互联网平台上,其1ml价格从580元到780元不等。根据Amic财报,2019年艾芙莱的平均单位售价为310.83元,而单位成本仅为30.41元,毛利率高达90.22%。其他系列产品成本不超过45元。玻尿酸业务综合毛利率高达92.63%,甚至略超贵州茅台91.3%的毛利率。
透明质酸产品的制造工艺是堪比茅台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细分赛道上,出现了三个重量级玩家:华熙生物、Amic、昊海生物。他们也是各个资本的目标。
不过,“三巨头”布局的业务领域却各有不同。华熙生物最大的优势在于垂直产业链布局,掌控着从透明质酸原料到产品的全链条。 2019年,其营业收入中40%为玻尿酸原料,26%为终端产品,34%为功能性护肤品。品尝。
Amic专注于终端产品的生产,但结构相对简单,95%以上的收入来自透明质酸产品。
昊海生物还拥有透明质酸领域的全产业链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此外,还深度涉足医疗业务。其产品横跨眼科、整形及伤口护理、骨科、防粘连止血四大治疗领域。眼科产品收入占比超过40%。
从三家公司的营收规模来看,Amic的营收规模远小于后两家,相差一个数量级。 2019年,艾美科、昊海生物、华熙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5.6亿元、16亿元、18.86亿元。然而,Amic的营收增长率达到74%,高于昊海生物的2.94%和华熙生物的49%。
有一个数据足以说明,玻尿酸产品的生产是毛利率最高的环节。从综合毛利率指标来看,艾美科92.63%的毛利率远优于华熙生物和昊海生物。由于其主营业务是玻尿酸产品,后两者受到其他板块的拖累。 2019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9.66%和75.7%。
玻尿酸产品生产企业的“巨额利润”,部分源于早期建立的资质壁垒。
玻尿酸属于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受到严格监管。该产品需要经过临床试验才能被批准为医疗器械。元启资本分析师宁博伟指出,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注册申请周期为3-4年,周期较长。
严格的入场券控制,加上早期技术研发设置的壁垒,导致上游产业集中度较高。这是与下游终端市场不同的逻辑。 “玻尿酸的主要利润已经被上游厂商拿走了。”王越说道。
昊海生物相关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毛利率较高是玻尿酸产品的行业共性。医美材料生产企业成本高且投资早,技术门槛高,研发时间长,审批时间长,天然稀缺性,也使得产品的毛利率较高。
但问题是,厂商的高利润率能否持续?一场价格战似乎一触即发。今年5月,华熙生物董事长赵岩公开呼吁“停止恶性竞争”,并呼吁企业不要“互相诽谤”,不要利用价格战破坏玻尿酸行业的“生态”。
昊海生物认为,玻尿酸产品的定价具有相对稳定的标准和价值尺度。尽管品牌数量不断增加,但真正拥有高效生产能力、稳定产品质量、多元化营销和专业医疗团队的品牌仍占少数。
智研咨询认为,下游终端市场的价格战将传导至上游。行货与水货并存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中游医美服务机构竞争格局分散且同质化程度较高。终端打折、促销等吸引流量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上游造成一定的价格压力。
“三巨头”主导销售费用,研发费用较低
赵岩表示,“高科技公司应该是毛利率高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如此高的行业毛利并没有带来碾压其他行业的净利润率。
2019年,华熙生物、昊海生物、艾美科的净利润率分别为31%、23%、53%。从财务报表中可以发现,吞噬利润的“罪魁祸首”是营销费用,而不是体现医美行业核心竞争力的研发费用。
2019年,华熙生物、昊海生物、艾美科的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8%、34%、13.84%。即使是行业龙头华熙生物,每年在销售上的投入也是巨大的。 2019年,其营销费用达到5.2亿元,同比增长83%。
与销售费用相比,同期的研发费用“小得可怜”。
华熙生物、昊海生物、艾美科2019年的研发费用仅为9400万元、1.16亿元、4900万元。
事实上,对于医美厂商来说,抓住消费者的痛点,开发出更大众化、原创的产品才是发展的关键。
以阿米克为例。拥有国内市场唯一获批的颈纹修复玻尿酸产品“Hi Body”。市场上没有竞争对手,价格也很坚挺。它还拥有唯一获得批准的面部植入系列产品。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担心,由于Amic不生产原材料,因此在原材料方面会被华熙生物等公司所控制。此外,随着华熙生物和昊海生物加大产品研发力度,Amic的产品先发优势可能会被削弱。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企业也意识到差异化的产品技术是突破的关键,也在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昊海生物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为了持续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功能的透明质酸产品,公司在医美领域预留了多项研究项目,其中包括新一代有机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无痛注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等
Amic 和华熙生物正在开发肉毒毒素等新产品。有市场人士猜测,随着技术的成熟,肉毒毒素或将成为医美厂商下一个“必争之地”。
垄断玻尿酸原料生产,如何争夺产业链主导地位?
从透明质酸产品端往上游就是原料端。
事实上,中国已经将玻尿酸原料的主导地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山东几乎垄断了这个行业。
Frost & 《2019年全球及中国透明质酸(HA)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透明质酸原料销量前五名企业均为中国企业,分别。它们是华熙生物(39%)、焦点生物(13%)、扶风生物(9%)、东辰生物(8%)和安华生物(6%)。这5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CR5)高达75%,且均来自山东。
其中,龙头企业华熙生物在2020年通过并购获得行业第四大公司东辰生物(福斯特)8%的市场份额,占据行业近半壁江山。
据华熙生物招股书显示,近三年原料业务毛利率在70%至80%之间。
事实上,虽然我国几乎垄断了全球玻尿酸原料的生产,但就玻尿酸产品而言,我国的出厂价与海外相关厂商相比并无价格优势。中国消费者并没有因为处于原材料原产地而获得更好的价格。
从终端产品来看,国内玻尿酸产品占比低于国外厂商。虽然在玻尿酸原料端拥有巨大优势,但在终端产品领域,由于国内医美行业起步较晚,国内玻尿酸终端产品市场仍以进口品牌产品为主。美国、韩国、瑞典等国家,约占68%的市场份额。
《报告》显示,从2019年市场竞争格局来看,韩国LG Life占比24.2%,美国占比18.6%,韩国占比14.3%,瑞典Qwed占比10.9%。相比之下,中国“三巨头”中,艾美克占10.1%,昊海生物占6.5%,华熙生物占7.2%。可见,医美产品国产替代还有很大的空间。
2019年,中国本土企业前三名的市场份额合计为23.8%。 2017年和2018年,这一比例分别为20.6%和22.4%。国产品牌发展势头强劲,追求突破已经开始。
昊海生物认为,早期中国消费者对医美的接受度并不高。国内医美概念兴起时,市场主要被进口品牌垄断,拥有话语权。但随着国产品牌技术的提升以及营销和服务水平的升级,国产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扩大。 “我们也在持续开发中高端产品,对标进口一线品牌。定价上会有很多主动权,医美领域的高端国产替代也正在发生。”
业内人士预测,医美市场仍有想象空间。
据了解,中国医美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医美市场之一,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医美市场。与其他发达的医美市场相比,中国医美服务的渗透率还很低。 2018年,每千人接受医疗美容诊疗的人数仅为14.5人,而美国为52.2人,韩国为89.2人。我国医美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不过,玻尿酸的价格已经下降,而且还有进一步降价的空间。国产玻尿酸“三巨头”如何继续保持超高毛利率?如何深度开发和改造产业链,争夺产业链主导权,成为摆在这些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