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沃辉:假鞋太“正宗”,让正品的人怀疑人生。莆田是怎么做到的呢?

2025-01-26 14:02:39发布    浏览187次    信息编号:191387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这就是沃辉:假鞋太“正宗”,让正品的人怀疑人生。莆田是怎么做到的呢?

大家好,我是王辉,在观察者网和大家一起学习知识。近日,一则新闻成为热门话题:上海警方查获1.2亿元假冒莆田鞋。这些冒充正品的假鞋实际成本只有50至80元,但销售价格却从几百元到近千元不等。商家经常通过在线商店或以内部购买、最后订单和破码为幌子出售它们。微商销往全国。其实不用回避,他们所仿冒的就是钩子牌球鞋。趁着这个消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莆田鞋的“前世今生”。

莆田,又名“濮阳”、“莆县”,是福建省地级市。当你想到这座城市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说假鞋和私立医院。这两者确实深入人心,但莆田的生意远不止于此。莆田商人很有经济头脑,被称为“中国犹太人”、“东方犹太人”。他们从事木材、珠宝、建筑材料、私人加油站等,每个行业都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有的超过一半,有的甚至达到80%。

尽管如此,莆田最受欢迎的“特产”还是假鞋,假耐克、假AJ、假阿迪达斯……“只有莆田不愿意模仿的鞋,没有模仿不了的鞋。” ”目前微博话题#莆田鞋#浏览量已达5.7亿,讨论量已超过200万。里面的图片基本上都是各种高档运动鞋。

莆田鞋的一大特点就是看起来很假,一点也不侮辱你的智商。莆田市市长李建辉曾在公开演讲中表示,“有一个尴尬的笑话,你的耐克鞋穿两年就坏了,那是真耐克,三年穿坏了,就是莆田造的”。 “如此假货,难怪很多人称这里为‘假鞋之城’。这里的假鞋一直被骂,但也一直很受欢迎。”

莆田是全国重要的鞋业生产基地。这里的制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明代,莆田鞋就在闽南地区享有盛誉。国营莆田鞋革厂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前,其产品以质优价廉的声誉供应全国各省市。改革开放后,莆田鞋开始从内销转向海外市场。目前,莆田有制鞋、鞋材企业42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85家,年生产能力超过12亿双。 2018年,鞋服成为莆田市首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占全市工业总量近三分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制鞋基地是如何走上假鞋之路的呢?

简单来说,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莆田鞋企拥有高超的制假技术,几乎可以让假货看起来像真的;二是高仿假鞋市场需求旺盛;第三,莆田鞋的品质销售已形成完整、成熟的黑色产业链。

制鞋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此类产业将不断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转移。从历史上看,世界制鞋业的重心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意大利、西班牙转移到日本、韩国和台湾,再到20世纪80年代转移到中国大陆、巴西等地,然后继续2000年后转移。到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

莆田因20世纪80年代的产业外迁浪潮而与大牌鞋业结下不解之缘。由于地理位置靠近台湾,莆田承接了台湾鞋厂的大量产业转移,开始为许多知名品牌鞋代工生产。耐克、阿迪达斯、彪马、Kappa等都相继在莆田设立代工工厂。大批莆田人开始在这些名牌运动鞋的代工工厂工作,并很快掌握了先进的制鞋技术。目前莆田当地私营鞋厂的领导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进入贴牌工厂的一线工人。

当时,不仅是莆田,还有福建泉州辖下的晋江市接管了台湾的制鞋业。两个城市都是以主机厂起步,但90年代中期的不同选择,让它们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经过20至30年的发展,晋江已诞生了安踏、361度、特步、匹克等自主品牌,而莆田鞋则更俗称“高仿”、“假货”,被疯狂追捧。测试处于非法边缘。 。

1997年,金融危机席卷亚洲,给福建制鞋业带来巨大打击。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鞋厂国外订单大幅萎缩,处境艰难。但也正是因为这场危机,让晋江人认识到,纯粹的贴牌生产完全是“给别人做嫁衣”,未来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就这样,晋江掀起了一场疯狂的创牌运动。仅1999年,就有数十个“晋江式”品牌诞生。正是在这一年,国内运动品牌安踏开始了品牌探索。当时,安踏年利润只有400万,但公司高管却斥资80万请世界乒乓球冠军孔令辉担任品牌代言人,喊出那句“我就选我喜欢的”广告语,开创了先河。国内“体育明星+央视”的营销模式。

几乎与此同时,莆田走上了与晋江完全相反的高仿之路。他们利用现有的生产线“抄袭”国外产品,挖走各大品牌的墙角。一些工厂开始出现在莆田。这些工厂的工人贿赂工厂员工以获得品牌鞋样或设计图纸,然后利用市场上低廉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自己生产假冒产品。莆田的假鞋产业应运而生。并诞生了。在鼎盛时期,每个这样的“复制工厂”都会高薪聘请一到两名铸造专业人员来控制“复制品”的生产。后来这些铸造厂的监管更加严格,盗图几乎不可能了。假鞋制造商从商店购买正品鞋子,将其拆开研究鞋子的结构和面料,然后制作高度逼真的模具进行批量生产。

这些莆田鞋一开始并没有达到正品的程度,但随着高仿商家多年的努力,莆田鞋的仿真度越来越高。据说,顶级莆田鞋和正品之间只有非常细微的差别。 。

那么,这些鞋子都去哪里卖呢?据莆田业内人士测算,莆田假鞋的内销与外销比例约为1:1,美国、俄罗斯已成为其最大的出口客户。 2007年,纽约警方查获30万双来自中国的假鞋,莆田因此被誉为海外“假鞋之城”。市场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国内市场每10双假鞋,就有9双是从这里发货的;全球每3双耐克鞋,就有一双是从这里发货的。”

有人开玩笑说,莆田的“椰子”比海南还多,“让全世界都买得起名牌”是这里的目标。听起来有点尴尬,也有点讽刺,但当地确实有一大批造假者在努力经营他们的“梦想”。这些造假者被称为“阿毛”。怀着致富梦想,他们穿梭于莆田的“球鞋鬼市”——安福电商城。这里的时间是黑白颠倒的。白天,商户大门紧闭,几乎看不到人。晚上,灯火通明。一般“鬼市”晚上8点就醒了,一直热闹到凌晨4点左右,摩托车、面包车来来往往,都载着名牌球鞋。你不能因为“鬼市”里骑电动车的人“白天可能开路虎”而瞧不起他们。一位卖家曾表示,自己的年营业额可以达到400万,他的朋友在2016年“双11”期间一天就赚了400万。

“鬼市”总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 2015年官方数据显示,这里入驻上市商户335家,年交易额超过100亿元,从事该行业的网民超过20万,鞋类产品线上销售占比至少10%。国家总数。百分之二。

得益于电子商务和网购,“鬼市”形成了生产商、批发商、网商、物流“四位一体”的黑色产业链。这里的人们忌讳听到“假”这个词,所以发明了自己的话语系统来对假鞋进行分类。以前我只知道真鞋和假鞋的区别。经过深入了解才知道,假鞋还分为“正品”、“高仿”、“1:1”、“A货”、“A+货”、“超A货”、“厂货” 、“货币”、“火爆真货”等等,水确实很深。

很多商店门前都会贴出“线下线上”的广告。也就是说,即使货物是从莆田发货的,物流公司也可以将发货地点更改为其他城市,并编造从香港、美国等地发货的货物信息,让造假者能够买到鞋子。来自海外,秒变正品。为了说服消费者,他们甚至设立了一个假的海外物流查询网站,帮助厂家伪造海外代购订单。可以35元“美国寄”,22元“香港寄”。只要你愿意付款,你可以显示货物是从哪里发货的,包括英国、日本,甚至火星,都没问题。

莆田的孕妇鞋甚至已经形成了制假售假的产业链,你不知道吗?我当然知道。近年来,莆田假鞋生态链屡次被媒体曝光,工商部门对莆田假货的打击也从未停止。尽管声誉受损,他们的网上业务仍然蓬勃发展。这年头,谁用社交媒体,都没见过几个卖莆田鞋的广告吧?

我们都知道制假卖假货不好,应该抵制假货,但是为什么莆田鞋还有市场呢?从买家的角度来看,最简单、朴实无华的理由就是“我没有钱,但我想买鞋”。在年轻人对鞋子疯狂的当下,有些鞋子卖到了天价,有些热门款根本就买不到。莆田鞋简直就是神器。它们价格便宜,质量好,穿起来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买家的地方就有阿毛。对于阿毛来说,虽然他们做鞋的技术相当精湛,但是没有标志就卖不出去。制作假鞋也是靠他们的手艺谋生。

那么莆田鞋伤什么?从法律角度看,他们损害了知名品牌运动鞋的利益,侵犯了知识产权;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损害了本土鞋企的创新动力;从情感角度来说,他们伤害了那些想花钱买真鞋的人。鞋子却买了一双假鞋。

事实上,从莆田假鞋的水平来看,当地鞋企完全有能力生产高品质的鞋子。他们生产的鞋子质量不仅可以与国外大品牌相媲美,有时甚至超过它们。但为什么没有民族品牌可以利用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肯定是莆田的鞋老板们没有着眼长远,想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他们并没有用造假鞋的实力来经营自己的品牌。研发和营销确实涉及很多成本,但形成品牌并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后,回报率将非常可观。

虽然事实如此,但对于企业来说,转型升级无疑是痛苦的。比如,有的自有品牌商家会发现,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的鞋子,用名牌可以卖500元,但用自有品牌只能卖150元,而且不一定能卖掉。这就是他们在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最现实的困境。中间少了什么?一是设计,二是品牌营销,这两者都需要努力和金钱。

希望莆田能够珍惜、用好制鞋技术,早日摆脱“假鞋之城”的名声,打造一个受人尊敬、响亮的自主品牌。作为消费者,未来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同时,也要记住,一些崛起的“中国制造”产品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支持和鼓励。

最后,我忍不住想问大家,你们买过莆田鞋吗?你买过假鞋吗?欢迎大家以各种方式积极响应。

同城信息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