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此方法,每个人都能轻松跑完 10 公里啦
2025-08-27 07:00:53发布 浏览18次 信息编号:213407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掌握此方法,每个人都能轻松跑完 10 公里啦
五公里至半程马拉松这个区间里,十公里是一项备受欢迎的赛事,既适合休闲娱乐,也适合认真比赛,参与者都能从中获得乐趣。接下来,咱们就借助训练十公里跑这件事,来提升速度,增强体力,磨练耐力,并且体验速度带来的奇妙感受。
全美范围最广的跑步活动是十公里项目,这个信息让你感到意外吗?亚特兰大的桃树路跑赛,自1970年7月4日独立日启动以来一直举办。2014年,这项赛事吸引了六万名选手报名参赛。这种情况并非偶然——依据跑步美国发布的最新资料,2013年,美国规模最盛大的十项赛事之中,有四项是十公里比赛。这些大型赛事让举办地变成跑步的热闹场面,每年都能招徕形形色色的跑者,从认真参赛的人到随便玩玩的大众。赛事开展期间,当地民众的助威声势浩大——观赛群众的数量,可能比参赛选手还要多上十倍。多数赛事放在节假日或者周末举行,因此更添节日的气氛。如何品味十公里赛跑的乐趣呢?报名参加,着手训练,仅需短暂的八周时间,你有望站上赛道跑完十公里,或者刷新个人纪录。
怎样跑好每一段距离?借鉴跑步专家和顶尖运动员总结的十条心得体会,可以领悟到完成十公里赛跑的关键技巧。
初跑者要慢慢扩大跑步里程,跑过5公里后,可以挑战10公里。但要完成两倍的距离,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建议每周的跑步量比上一周多10到15%,把增加的跑量分散在一周中的2到3次跑步里。北加州布洛英罗克的皮特·雷,在Zap当教练,他这样说道。当你在每周的训练中跑得最远达到6.5公里时,那么可以尝试将每次跑步的距离增加1.5公里,或者增加800米。
准备挑战更远的距离了吗?那就试试跑个十公里吧。在训练全马或半马的时候,参加十公里比赛,相当于在训练方案里加了速度训练。如果在那个阶段跑出了十公里的最佳成绩,也是顺理成章的事。雷这样认为。在长距离赛事的准备工作初期,于第三或四周参与一场十公里比赛,用以评估身体状态;在准备工作的后期,同样在第三或四周再进行一场比赛,借此熟悉拥挤环境中的跑步方式,并练习开跑时把握节奏。
进行丰富多样的训练,十公里赛跑需要力量、耐力、速度,以及最终的冲刺技巧。奥运选手、全美万米纪录保持者盖伦·拉普,成绩为26分44秒36,对此表示看法。确实如此,他希望在训练里涵盖各种可能的情况。你可以在训练时采用比十公里比赛时略慢的目标速度,即中等强度的节奏,或者选择更快的速度。
进行高负荷训练时,比如进行乳酸门槛跑,实施速度训练,或者用10公里比赛的节奏跑完部分或全部路程,就必须在活动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先慢跑一英里,也就是大约1.6公里,接着做五组100米准备活动练习,动作包括跳跃、交叉步伐、高抬腿、踢臀、抬脚触碰手指,每组练习之间用慢跑来恢复体力。跑步指导师宝拉·哈金,波特兰跑步公司合创人之一,指出若参赛者有明确时间要求,赛前务必做足准备活动;由于十公里赛程较短,赛中不宜再进行热身。但若参赛目的仅为顺利跑完全程,可将首公里当作热身阶段,起步时保持舒缓,随后逐步提升速度。
5【场地训练】拉普指出,200至600米的短距离间歇跑步,有助于提升步伐频率和奔跑速率。麦克米兰在其中级训练方案(参见P**)中,也包含了200到400米的间歇跑步项目。对于跑步经验相对不足的练习者,建议先以8组200米间歇跑为起点,每组以90%的最大强度进行,组与组之间通过200米的慢跑来恢复体力。这种训练应每隔一周进行一次,并且每次训练可以逐步增加几组。为了明显增强整体运行能力与心脏作用,可以慢慢将数量加到20次。当你熟练了200米的间歇训练之后,就可以尝试做总路程一样的400米间歇训练,每组的间歇时间用400米的慢跑来恢复。
调整速度,缓跑当然能完成赛事;但若想疾跑,长距离训练时须刻意造成些不适感。雷指出:变速长跑能令身心适应跑步中的艰难情形,亦可助身体适应长时间保持较高运动力度。若将付出心力划为十等,请先去尝试几次付出心力处在七到八等水准的长跑,并且每过十分钟就执行一分钟全力疾驰,这个过程要能控制逐渐提速,直至跑步速度比原先快十分到十五秒每公里。这种锻炼强度很高,可以每两三周参与一次。
进行力量锻炼,相较于全程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为10公里赛跑进行训练的显著好处在于,能够让人适应瑜伽、普拉提、循环训练等多种不同的训练方式,有规律地经常进行核心部位力量和身体柔韧性的锻炼,有助于跑步体态更加标准,能够防止身体出现损伤,并且可以增强整体的行动能力。南卡罗莱那州旗舰之足运动俱乐部合伙人阿米·明科尔表示,通常情况下,在每周的休闲跑步日或者完全休息的日子,应该安排两次针对腹部、背部、臀部及肩部的核心力量练习,并且参与三次瑜伽课程,每节课程持续三十分钟。阿米还提出来,要是时间不够用,或者可以把跑十公里当作调整,那么最理想的办法是抽空做几个高效平板支撑,还有其他变式动作。
拉普从高中开始,就持续进行一项他特别钟爱的10公里训练计划,这个计划一直伴随着他。他采用比目标比赛配速稍快的速度,来进行6到8组的1.6公里间歇跑,这相当于在标准操场跑四圈。每组之间,他会慢跑400米来帮助身体恢复。这种训练方式虽然非常艰苦,却能够有效地检验和展现他的体能状况。每当他能轻松完成这样的训练时,就证明他已经准备好了,可以投入地参加正式的比赛了。对于那些跑速不似拉普,无法在四分钟内跑完一千六百米的普通爱好者,训练时应当减轻负担。麦克米兰指出,即便只进行四到五回练习,同样可以收获成效。
大型赛事的初始阶段通常人潮汹涌,开始奔跑后也难以避免在人群中反复穿梭。核心在于以可掌控的节奏,迅速摆脱密集人群,同时与其他参赛者维持恰当的间隔。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让双臂肘部略微向外侧展开,借此为自己创造一定的活动范围。阿尔维那·波奇是聪明跑项目教练,他个人十公里记录为32分34秒;若跑步时有人紧随其后,几乎要蹭到鞋子,可以尝试向周围选手发出提示,比如请求对方稍留步,或者注意保持距离;倘若口头警告无效,最有效的策略是迅速提速,从而拉开与对方的距离。若你不在意比赛结束的时刻,不妨选择人潮相对稀疏的时段,跟随大众一同出发。许多重要赛事运用感应计时,只记录从起点到终点的用时,所以参与这类活动时,无需担忧自己在准备阶段所处的顺序。
要实现轻松奔跑,并且持续领先他人,情况会比吃力前行更为理想。多数十公里赛跑的优异表现,都是通过后半程比前半程跑得更快达成的。这就是所谓的后程加速策略。雷指出,为了获得理想成绩,起步阶段应该保持稳健,在第四至第八公里逐步提升速度,随后再持续加紧步伐直至抵达终点。波奇提出,要达成“负分段”,需要安排一些疾跑训练。在许多长距离锻炼里,在最后的2到5公里间逐步提升速度,直至接近或等于10公里跑步时的目标速率——而在悠闲跑练习时,完成这些距离一般无需特别发力。刚开始跑步的人,可以在每周的长距离锻炼里,加入几次持续1分钟的速度提升练习。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