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三大产业化项目落地园区!

2023-04-18 18:03:34发布    浏览169次    信息编号:33406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三大产业化项目落地园区!

2021(第十三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园区分会暨苏州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博览会系列活动将继续精彩呈现。

今天早上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产业工作会议

及产业化项目专项路演

在金鸡湖畔拉开序幕

搭建产学研等多方资源合作对接平台

现场,中国医学科学院与北京协和医学院三大产业化项目签约落户,进一步助力苏州工业园区打造医疗领域科研、产业转化和人才培养新高地和医疗保健。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长李青,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长汪建伟学院,苏州市副市长曹厚玲,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主任林晓明,管委会书记、主任倪干,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主任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杨帆出席活动。

李青说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自建校以来,始终以引领我国医学科技教育发展、维护人民健康为己任,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苏州是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龙头”,政策支持完备,配套服务完善,对人才和各种资源极具吸引力。 今天的活动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与苏州市共同推进前沿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举措。 我们期待在双方良好合作的框架下,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工商,实现双赢。

曹厚玲说

苏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文化优势、产业优势和创新优势。 长期以来,苏州大力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发展。 在积极引进大型研究所和知名高校的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强对接,搭建研发平台。 强化技术研发能力,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 希望学校与地方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加强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名城名校融合发展,取得更多成果。结果。

苏州工业园区

精心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沃土”

一批高校创新创业“种子”生根发芽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我国近代医学教育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高的医学研究机构和最高医学教育机构。 在国内率先推行“4+4”临床医学教育模式,为优秀护理人才打造“4+2”本科和硕士专业。 通过培养改革实验班,加快构建开放型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深化与国内外重点院校的合作。

△201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共建的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一期项目投入使用,有力推动了多——系统生物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学科建设。 跨学科协同创新。

△今年4月,名校名城再次携手深化合作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工商,共建“国家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苏州基地”。 科研公共服务平台。

今天的活动

“苏州基地,国家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

首批重点项目签约

这意味着北京协和医学院苏州分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苏州医学技术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苏州医学转化中心医学科学院同步落地苏州工业园区。

未来,合作伙伴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在生物医学人才培养、创新技术研发、医疗技术服务、基因工程动物模型、人类疾病动物研发等领域加强战略合作。模式,深化院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 投融资机构的互动合作,将为“国家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苏州基地”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生物医学

苏州工业园区

前瞻布局的“第一产业”

经过多年深耕细作,园区引进创新企业数量、国家级拔尖人才数量、一类新药临床批件数量、生物大分子药物总产能、总产能等五项指标企业年融资额均占全国的20%。 以上,产业竞争力和人才竞争力位居全国首位。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持续集聚高端资源,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和创新链,引进33所中外知名大学(研究所)、6所高职院校和15个“国家队”科研院所,为创新创业构建了坚实的智力基础。

此次活动全方位展示了学校的科技成果

通过专家演讲、产学对接等形式

帮助建立

“创业者乐园、创新者乐园”园区示范

为苏州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带来新机遇

期待园区“第一产业”的美好未来!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