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关东历史文化研究会年会暨青年学者研讨会“关东地域文化与东亚国家关系交流互动”

2023-04-25 00:07:46发布    浏览238次    信息编号:43976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吉林省关东历史文化研究会年会暨青年学者研讨会“关东地域文化与东亚国家关系交流互动”

4月21日至23日,吉林省关东历史文化研究会年会暨“关东地域文化与东亚国家关系交流互动”青年学者研讨会由吉林省关东历史文化研究会和吉林省关东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长春召开。

4月21日下午,吉林省关东历史文化研究会第四次理事会召开,由关东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刘锡涛主持。 执行会长姜伟功长春东北师大特色美食,副会长薛刚、刘立强,副秘书长姜义云、姜攀,董事姜义利、程石出席会议。 首先,研究会执行主席蒋卫功作了2022年工作总结报告,梳理了过去一年研究会取得的成绩和社会实践活动,规划了明年的工作重点。 随后,全体理事会就“2023年乡村振兴研究会如何发挥好作用”进行了研讨,随后研究会副秘书长姜宜云介绍了研究会的相关制度社会和董事的组成。 最后,研究会副会长薛刚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4月22日,举办青年学者研讨会。 上午的开幕式由研究会副会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薛刚教授主持。 长春师范大学副校长陈爱梅教授首先致辞。 陈爱梅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介绍了长春师范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肯定了历史学科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优势。长春师范大学; 她还表示,青年学者是学术发展的中流砥柱和未来的希望,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次研讨会将青年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关东地域文化与东亚关系的交流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童大群研究员、澳门理工大学马光教授、关东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蒋维功教授分别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刘锡涛教授主持了大会的主旨报告。 首先,长春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学伟作了题为“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东北文化”的主旨演讲。 康教授从考古考察入手,介绍了中华文化的起源和东北文明的发展,阐释了东北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东北文化发展的展望。 随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主编邹德文教授认识到东北文化的独特性,是中华文化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后,长春师范大学副教授宋继刚、延边大学副教授高成龙、长春师范大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博士生)霍书亭分别作了主旨报告。 澳门理工大学马光教授、北华大学刘靖宇教授、吉林大学王广义教授依次对三位学者的主题报告进行点评。

22日下午进行了分组讨论,共有43位青年学者进行了交流和发言。 与会学者就东亚政治、文化、学术思想研究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东北亚国家关系史; 中日关系史; 特邀专家对青年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精彩而专业的点评,会议精彩纷呈。

最后,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刘锡涛教授主持闭幕式。 群评专家马光教授、童大群研究员、刘靖宇教授、王鹤讲师分别对本组讨论情况进行了汇报。 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薛刚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为获奖青年学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4月23日上午,澳门理工大学马光教授在801楼为本校师生和与会青年学者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马光教授的报告主要探讨了元明时期东亚航海史从沉船、印章、青铜大炮等文物来看。 马光教授指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长春东北师大特色美食,不仅要研究南方海域,更要关注北方海域。 两者不可忽视; 在利用文字资料的同时,还要多挖掘相关文物,注重“多证法”。 》的历史理论方法。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和青年学者来自澳门理工大学、吉林社科院、长春社科院、伪满洲国故宫博物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华大学、江南大学、延边大学等。来自兰州大学、延安大学、华西师范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吉林建筑大学、湖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余人. 座谈会圆满结束,全程学术氛围浓厚。 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专业的交流平台和展示学术才华、碰撞思想的机会,拓展了关东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受到了与会学者的好评。 一致好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讯员:薛然

同城信息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