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火了,株洲能学到什么?
2023-05-11 04:01:09发布 浏览393次 信息编号:55076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淄博火了,株洲能学到什么?
【洞察力】
“特种兵”撤走后,沙滩上还能剩下什么?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辉
2019年,古桑州接待游客1.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今年,古桑洲5月1日接待游客8000人次,整个假期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这个“五一”假期,火了两个月的“淄博烤肉”火爆了。 而在1300多公里外的株洲,古桑洲这个湘江流域内未经过商业开发的宁静小岛,悄然成为市民一日游首选的第一梯队。
五一假期期间,大量游客在古桑洲打卡。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萍 摄
城市观光
战斗是性格
4月,本报刊登了记者万宁撰写的《有风有水的古桑洲》(《香江洲岛》系列)。 岁月流转,古桑洲小岛变幻莫测,依旧如故。 从读者的留言中,我们可以窥见大家上岛的初衷——“忘不了的原生态小岛”、“种桑养蚕,时间慢慢流逝”、“采摘一把桑葚,煮一条鲜鱼,晒一份桑叶煎蛋,又是知足常乐的一天。”
也许你认为,一个只有60多户人家,没有商业开发的原生态小岛,能与淄博鲁C相提并论。 其实,对于游客来说,出门在外最在意的无非就是真正的获得感(至少不是欺骗)。 淄博物美价廉的烤串,物美价廉的酒店,贴心的接送服务就是这样。 古桑洲10元 一盒桑葚三菜一汤100元左右也是一样。
难怪网友“城市旅游是人品问题”的发言获得了上千点赞。
旅游业看似是一个科技含量低、进入门槛低的行业,但也是综合要求最高的行业。 能见山见水,但不能只见山水。 一个地方的旅游产业体现了当地文化创新能力的高低和公共管理水平。
这几年,各地争相以短视频的形式展现美景,各地文旅局局长也煞费苦心地耍花招、耍娘甚至耍丑来吸引眼球。的网民。 但当我们点开网友的留言列表时,“我在这个城市打过两次车,两次都绕了弯路”。 “一根(10串)五花肉,还不如淄博两串呢。” 骂我穷”“家里门票和吃饭花了1200元,但每场比赛都排很长的队,一天只打了两场比赛,我想哭”类似的表达,我不知道要不让镜头让这边的导演们觉得有些尴尬。
昨日,网友的神问再次引发热议——“这里交警全体上街引导,同时喊话,节日期间,轻微违章不记。” 另一方面,交警大显身手,在商业区安装高清摄像头。 违规停车立即罚款,没有提醒,没有缓冲时间移动汽车。”
很难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可见公共管理的文章并不好写。
火爆的串烧背后有硬货
如果说,尚养在深闺中的古桑洲,散发着“无为而治”的从容气质,那么好客的山东淄博,则举全城之力,办盛事、办大事。欢迎贵宾。 面对盛况,当地旅游局局长曾感慨地说,“淄博其实是一个很悲催的工业城市……东边是青岛,西边是济南……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突破口……”
淄博依托丰富的铀矿资源,曾是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 但随着资源枯竭、产业转型、环保压力加大,淄博近年来大量企业关停,导致GDP下降,城市人口外流。
在打造城市品牌、助推文化旅游发展等方面,他们也同样紧迫而困惑。 今年2月13日,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向全市文旅业者发出动员令。 会议19次提到“紧迫感”; 为“抢客”,他们先后在潍坊、东营、滨州等地为当地旅行社举办了3场推介会。
没想到,在另一个平行时间线,前来赴约的大学生给了淄博一个露面的机会。 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化“流”为“留”,见识了淄博的真本事。
今年3月,淄博烧烤登上抖音热搜榜后,迅速整合本地资源,打出一套外行叫好、行家佩服的组合拳——新增21条烧烤公交线路,提供青年驿站以“免费入住,半价入住”株洲的美食,推荐淄博三区五县最火烧烤店地图,举办淄博烧烤节,筹备淄博烧烤协会,开启“烧烤专场”火车”,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上车送礼; 为避免唐山烧烤摊打人,当地政府安排身高1.85米的公务员穿西装接站,特警继续维持现场秩序……人们不能忍不住想开玩笑:“淄博领导,你们真会啊。”
在风吹之前
想想这些问题
淄博这一次的成功,始于烤串,但不仅限于烤串。 货真价实的背后,是政府极快的反应速度,极清晰的应对思路,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淄博市政府用一堆烤肉串打了一手好牌。 他们用实际行动传递了心声。 我们淄博人不仅诚实好客,而且工作快速稳定。 烧烤和游客如此,商家和项目如此。
470万人口、4402亿元GDP的淄博和390万人口、3616亿元GDP的株洲,都经历过同样的转型阵痛,正处于升级的攀登阶段。
红色的、绿色的、古色古香的、工业文化的、小众的景点,在株洲都是一样的。 它既没有塑造城市形象的雄心,也没有乘风破浪的实力。
然而,在等待风来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流量是不是越多越好? 风来后,能否顺利接招,如何避免反噬? 能否将流量变现,将短期的人气转化为长期的收益? “特种部队”撤离后,真正能吸引多少人才、实施多少项目?
如何像淄博一样擦亮株洲的城市名片,这些思路中都隐藏着思路和对策。
【观察】
淄博火了,株洲会是下一匹“黑马”吗?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文琳
一串串可以点燃一座城——这就是淄博烤肉。
全国吃烤肉的地方那么多,为什么一个“老工业”城市能另辟蹊径成为新的“顶级”烤肉? 同样是工业名城的株洲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下一匹“黑马”会是株洲吗?
在攸县酒仙湖畔,“沉浸民族传统节”“通化女神评选”等活动精彩上演。受访单位供图
淄博烧烤打出“小心牌”
今年3月,在抖音上,“大学生坐高铁去淄博吃烤串”话题登上抖音同城热搜,引发各界美食达人打卡,设置掀起第一波人气。
之后,淄博烧烤陆续被各路大V跟踪挖掘。 美食博主“B泰联”对淄博烤肉进行了持续测评,发现淄博烤肉不仅不缺分量,而且淄博人也非常淳朴,这让淄博烤肉再次火了起来。 一炒炒到五一假期。 以至于有网友表示,淄博上一次这么热闹,大概是在2000多年前的齐朝。
其实,3月初,大学生不仅组团去淄博吃烧烤,还去了泰山、千佛山,在青岛麦岛看日落、合唱……很多山东著名景点被大学生周末旅游团抢走。 为什么淄博烧烤最受欢迎? 不少网友的评论指向一个核心点:淄博烧烤打的是“小心牌”。
可以说,淄博市一直以来对地方文旅产业的高度重视,为这次“教科书式”应对网络热点奠定了基石。
在淄博烤肉火起来之前,淄博烤肉品牌的打造可谓不遗余力。 从央视的《和谐到紫微》、山东卫视的《知味山东》到哔哩哔哩的《人生一串串》,淄博烧烤近年来频频亮相,给广大网友和美食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一次,当政府、商家、市民为淄博的荣誉而战,全城众志成城,真正为外地游客着想和服务时,淄博烧烤这块“金字招牌”在网络时代。
淄博这座三线工业城市也为全国提供了样板:当现象级的交通与一座城市发生碰撞时,淄博牢牢抓住美食的交通入口,立足地方特色,坚持不懈练好内功,扎扎实实提供优秀服务加上短视频和社交媒体的燃烧效应,及时有效地抓住了这波流量带来的难得发展机遇。
下一匹“黑马”会是株洲吗?
淄博烧烤的火爆,给不少想“出圈”的三四线城市带来了启示:高水平的城市治理,既惠及民生,又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同样是工业老城的株洲能否成为“下一个淄博”?
无论是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还是时尚元素,株洲都有着可圈可点的地方。
炎帝神农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 朱毛初次会面、开公司、户口转机、重返井冈山等重大历史事件均发生于此。 340多个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也诞生于此。 ……
此外,清溪庄园、花溪老宅、清水堂印象、隐溪别院、官庄渔村等网红店,一院一景。 株洲还有不输淄博烤肉的特色美食,炎陵黄桃、仙都酱板鸭、醴陵炸肉、攸县米线、石峰天心猪脚……无一不让人垂涎三尺。
近年来,作为株洲,不乏脱团的时刻。
3月21日至22日,李强总理就任后首次赴京调研。 他直奔湖南,第一站就是株洲! 株洲借此机会向全国喊话:“住株洲房,赚一线城市工资,做全球生意。”
今年,电视剧《他是谁》的热播,也让拍摄地株洲掀起了打卡热,一度成为全国热议的话题。
“五一”前夕,株洲各地主动拥抱交通株洲的美食,动员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推进文化旅游。
醴陵炒面节人头攒动。图片来自“文旅醴陵”微信公众号
在醴陵,举办了首届醴陵炒粉节,万人共吃醴陵面,万声齐唱醴陵歌谣,赠送万千瓷器糖果,万户人家看烟花,千家万户依次掀起加特林等娱乐活动。 表演很精彩; 在攸县酒仙湖畔,第六届桐花节拉开帷幕,“沉浸国风”、“桐花艺术展”、“桐花女神选拔”、“桐花露营·美好生活”等活动节”等活动精彩演出不断; 在株洲市,各种精彩的表演在街头艺术站轮番上演,街头艺术之花开遍了株洲的大街小巷……
这些小东西走出圈子,在同城持续走红,也引爆了株洲“五一”假期文旅市场。 5天长假期间,株洲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140余万人次。
事实上,株洲并不缺乏成为网红的实力。 但要打造大众化模式,还需进一步塑造文旅品牌,打造个性化ID,强化文旅服务,积极为城市发展引流蓄能,赶上“春风”。 ”的互联网。 ”,推出“神农福地制造名城”城市品牌。
神农谷景区在五一期间举办舞龙、客家巡游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受访单位供图
【看法】
学习烧烤的“滋”味培养多种“夜”态度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侯德怀
“五一”假期,淄博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000%,吸引多个城市的文旅负责人纷纷“去淄博烤肉”; 一封淄博文旅号召游客错峰出行的解雇信也在网上留下,在“格局打开”、“唯诚得人心”的一致好评下。
“网红”如何变“长红”,“流量”如何变“内敛”? 如何让游客体验新事物,让游客更加安心? 对于努力打造“网红”城市、积极推动夜经济发展的株洲来说,确实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是善于“借题发挥”。 “淄博烧烤”这个话题其实是春节过后,淄博市团委组织了全省8所高校的260余名学生来淄博体验。 许多学生晚上去吃烧烤,并在网上发布视频“炫耀”,引发了淄博烧烤在年轻人中的流行。 在学生中滚动传播。 淄博市商务、旅游、宣传等部门迅速响应,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热点话题。 市政府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设立淄博烧烤名店“金灶奖”,成立烧烤协会,开通多条“烧烤专列”,发布烧烤地图,举办“五一”淄博烧烤节,仅用20天时间打造了一个占地10万亩的烧烤城,迅速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人气。
二是启动“全市帮扶”。 坚持“城市一盘棋”,积极探索“烧烤+文旅”模式,打造产、农、文、旅、美食生态融合发展格局,开通21辆烧烤定制巴士连接热门城市和乡村景点。 市民们展现热情友好的本性,努力做淄博文化旅游推荐人和形象代言人,给游客“我家”的贴心款待。 看到烧烤摊前排队的人太多,一位淄博阿姨将包子一个一个递给游客:“难得来淄博,不能让你们饿着。”
三是提倡“以诚待客”。 坚持全心全意为城市服务答卷,全面打造“诚信淄博”品牌。 网络上与“淄博烧烤”相关的视频和话题层出不穷,但没有一个涉及短斤、伪劣、哄抬物价。 正如有网友所说,在淄博吃烧烤,不仅是烟花的味道,更是一座城市的温馨。 细致的政府服务、诚信的企业经营、热情好客的市民,最终形成游客自发推动、政府快速响应、市民积极维护的城市营销良性闭环。 这也是将“一时现象”变成“一地品牌”的关键。
在交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多年“钢铁直男”的株洲,又该如何打造独树一帜的夜经济,开启自己的“网红”之路呢? 笔者认为,首先,各级宣传、文旅、组团等要善于捕捉和利用网络热点,如“总理访京首站为何选择株洲”、“百官丝瓜飞天”、“张译株洲‘飓风’”等。 话题,因势利导,全方位宣传株洲,提高全市网络知名度和关注度。
二是依托株洲科技创新基因,推动商旅文化融合,丰富夜间消费的科技含量、文化内涵和潮流体验。 例如,举办AR灯光秀、露营节、夜间服装秀等夜间节庆活动,打造音乐岛、海滨街、桥下舞乐等夜生活场景,拓展夜间健身等新业态,夜间阅读俱乐部和夜间沙龙。 让城市灯光秀拥有更多神农塔元界释放的“浪漫表情”,培育更加多元化、差异化的夜经济生态,必将为拉动消费注入强劲动力。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