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长兴紫笋茶文化行西安暨唐茶交流会举办
2024-09-22 23:02:28发布 浏览231次 信息编号:165120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2021长兴紫笋茶文化行西安暨唐茶交流会举办
4月11日上午,由浙江省长兴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千年紫笋西安行——2021’长兴紫笋茶文化巡展暨唐茶文化交流会”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刘中华院士、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斌研究员、梁桂林研究员、复旦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陆建松教授、浙江大学龚淑英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刘锋研究员等国内知名专家出席并发表精彩演讲。陕西省园艺站、陕西省丝路文化交流中心、陕西省茶文化研究会、陕西省茶业协会、陕西省茶产业发展联盟、西安市碑林区茶文化协会及陕西茶界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遥远时代壮丽景象的经典再现。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斌致辞
▲浙江省长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永章致辞
▲长兴县领导向陕西历史博物馆赠送紫竹茶仪式
▲中国工程院刘中华院士发表《长兴紫笋茶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主旨演讲
▲复旦大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院院长陆建松教授发表《中国博物馆与中国茶文化》主旨演讲
▲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梁桂林发表《长安——世界茶道文明的发祥地》主旨演讲
▲浙江大学茶学系龚淑英教授作《长兴紫笋茶的历史传承与产业发展》主题演讲
当天下午,主办方与西北国际茶城联合举办“2021长兴紫笋茶文化行暨千年贡茶(西安)大会”,为浙江丝绸之路文化带上一张千年名片赋予更多新内涵。来自陕西、浙江两地茶文化研究会、茶叶协会、茶叶流通协会等行业百余位行业嘉宾齐聚一堂,共庆紫笋茶文化交流盛会。
据介绍,长兴县隶属于浙江省湖州市,位于太湖西南岸,地处浙苏皖三省交界处、长三角地区中心,是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全国文明城市,也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茶圣陆羽曾在长兴孤竹山考察修行,并完成了巨著《茶经》。“紫笋”之名也出自陆羽《茶经》中“紫为上品,笋为下品”的记载。因此,长兴被尊为茶文化圣地,紫笋茶堪称是中国最优质的贡茶。
【后记】
长兴与西安的历史渊源颇深。1200多年前,茶圣陆羽不远万里来到长兴,发现孤竹山产的茶叶比其他茶叶更胜一筹,便在长安宫中向皇帝推荐。从此,孤竹山上的一株神奇茶叶,便化作了皇帝手中的一杯甘露。唐朝贡茶社的非凡风采,为中国茶文化圣地立下了丰碑。
孤竹紫笋茶在唐太宗五年(公元770年)正式列为贡茶。随着紫笋茶进贡量的不断增加,在长兴孤竹山上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皇家茶叶加工厂——大唐贡茶院。从宋元至明末,一直作为贡茶达八百余年,是历史上进贡时间最长的贡茶。每到茶季,皇帝便下令派胡昌、两州总督督制贡茶。孤竹山上设旗布帘,盛况空前。三万劳工上山采茶,千余名工匠昼夜不停地制作。龙布裹茶,银瓶盛水长兴茶文化,贡茶在清明节前送达长安。巡抚张文贵的“牡丹花笑金钗动,五星子孙消息来”诗,生动地记录了子孙贡茶抵达朝廷时的欢乐场景和历史画卷。
紫笋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国茶文化史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和一座光辉的里程碑。千百年来,尽管我国历朝历代都涌现出许多名茶,但长兴古竹紫笋的“至尊”地位从未动摇。目前,长兴县茶园总面积已达15万余亩,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之一。
长兴紫笋茶业坚持传承创新制茶工艺,依托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开发出紫笋茶多个品类的系列新产品,并催生出查乾坤等知名茶叶企业和多个地方茶叶品牌。
2010年,紫笋茶被农业部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荣获“中华文化名茶”称号,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5年“紫笋茶”证明商标申请成功,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在2018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长兴紫笋茶品牌价值达16.6亿元。
一段绵延千年的茶缘,它的优雅岁月已载入史册;一杯皇帝喝过的“上等贡茶”长兴茶文化,虽历经历史沧桑的洗礼,却依然兰花香浓郁,回味醇厚甘甜。
这次历史传统与今日传承的相遇,千年贡茶的千里之行,走出长兴,走进西安,为两地互动、进一步探讨挖掘紫笋茶的文化价值、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做出了一次大胆的创新探索尝试,同时也为茶旅融合发展实践了一次创新经验。
当年,新采的紫竹茶作为贡品,需要十天时间才能到达长安。如今,有了高铁,前一天采摘的新茶,第二天就能分享给每一位爱茶人。长兴与西安,一场等待千年的重逢,将因茶香载入史册。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