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douban集团虚拟社区身份识别的研究
2025-04-01 15:04:05发布 浏览13次 信息编号:203226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关于douban集团虚拟社区身份识别的研究
Cheng Limei Sun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社区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使虚拟社区迪格曼集团进入研究领域。使用媒体时,迪亚曼集团虚拟社区的身份构建过程也值得人们注意。基于这一点,本文从兰德尔·柯林斯( )的互动仪式链的角度开始,并分析了对迪亚曼集团虚拟社区的研究起源和文学回顾,迪亚曼集团的民族志,以及迪亚曼集团虚拟社区的文化格局和媒体实践。它指出,个人通过文化资本产出来满足自己的自我认同,在不断切换前后角色表演中构建自我曝光,实现情绪投射,并在交互式仪式链中形成高度的群体认同感。它旨在分析虚拟社区自我认同和群体身份的构建过程,并为理解集团的虚拟社区提供了新的观点。
关键词:虚拟社区;文化资本;互动仪式链;身份
智图分类编号:G214文档标识代码:文章编号:1672-8122(2024)01-0023-04
1。简介
(i)研究起源
有关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的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23年6月,我所在国家的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107.9亿,互联网渗透率达到76.4%[1]。随着媒体技术的持续迭代和升级,人们已经开始根据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沟通,共享和传播。 1993年, ()在他的书《虚拟社区:电子领域的故乡》中首次提出了“虚拟社区”的概念,即,团体聚集在虚拟空间中,以某种共同的方向进行讨论,作为桥梁,投入情感和经验,并形成“社会集群”,同时建立一个人际关系网络[2]。
本文研究的“ 集团”是“虚拟在线社区”。在许多在线社交平台中,曾经被称为“中国最好的Web2.0网站”。它的在线社区“ Group”基于“共享,相互帮助和开放性”的原则,并旨在“轻松找到最活跃的兴趣组并随时随地参加最热门的主题讨论”。主题涉及许多领域,例如生活,工作,娱乐和情感。截至2021年4月,网站已建立了60万组以上的小组,汇集了一个大型虚拟社区。虚拟社区与真实的社会群体不同。他们打破了传统社区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将互联网用作媒介,并使用相似的兴趣和爱好作为形成一种兴趣社区的链接。在集团的虚拟社区中,社区成员可以自发地创建群体,设置入门阈值,建立和维护群体生态,共同创建高质量的内容,并通过媒体实践活动在个人和团体的双重方面建立身份。同时,虚拟社区的晦涩和自由也为网络空间治理带来了风险和挑战。由于互联网中的混乱,已成为我国互联网内容监督的关键目标,并多次对“清丁行动”进行了特别纠正。 集团虚拟社区也受到了更多的社会关注。总而言之,这项研究旨在通过讨论集团内部的内部结构和文化景观, Group内虚拟社区的媒体实践活动,以及Oudan of Group的虚拟社区认同的构建,以进一步了解集团,维持社区生态的运营机制,维持社区的生态发展,并促进平台的健康发展。
(ii)文献综述
身份身份是西方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其他领域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基本含义是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之间的识别。它可以分为个人身份,集体身份,自我认同和社会身份。身份涉及的理论包括的“自我发展理论”,Mead的“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和(Taver's)的“社会身份理论”。外国学者对身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化和现代性的观点上,以及边际社区的文化认同和职业隶属关系的观点。中国学者对身份识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些层面上:1。对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图像或角色的身份识别的研究; 2。对特定群体的身份识别的研究,例如移民工人的机构安排和身份,以及教师的专业身份; 3。关于文化政治中身份识别的研究,即关于民族文化和身份的研究。目前,在身份研究方面,中国学者对疑问虚拟社区进行了较少的研究。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Freud)提出了现代心理意义上的“身份”。在此基础上,埃里克森()提出了“身份”的概念,认为自我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和保持自我认同感。如果缺乏自我认同感,它可能会导致自我认同的危机。不同的学者提出了自己对自我研究的理解。米德(Mead)认为,自我可以分为主要自我和客人自我。主要的自我是个体的主题意识,客人的自我是社会评估和他人角色期望的内在化。在查尔斯·霍顿( )的镜子中,我相信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活动。对自己的意识是与他人互动的。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估和态度是反映自己的“镜子”。通过这种“镜子”,个人塑造了自己的认知。
1972年,(Taver)提出了“社会身份”理论,其中社会身份分为积极和消极。积极的社会认同通常来自组内(心理属于群体)和外部(非组)之间的有利比较。社会身份包括三个过程:社会化,社会比较和积极的区别。社会化是指一个人认为自己具有某个群体的一般特征,并有意识地将自己分为某个群体,然后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社会比较是指比较他所属的群体并区分优势和缺点。主动区分是指发现他所属群体的优势的个人,从而获得了满足感和优越感。一旦一个人无法通过他所属的群体获得积极的身份感,他可能会对小组感到失望,主动地离开他所属的团体,或者寻求其他方法来获得积极的认可。
国内学者还整理并总结了社会认同理论的背景,理论定义和发展阶段,并扩大了新的研究维度。学者张明( Zhang Min)认为,除了垂直的“社会化,社会比较和积极的区别”过程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社会身份对个人在水平维度中的作用,例如种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身份,政治认同等。学者Yuan Zushe提出,个人的自我形象是个人的内在身份,并且是个人的公开形象,是个人的公众形象。来自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学者共同关注这个交叉路口,进一步丰富并加强了当地的身份研究。
2。迪亚曼集团的人种学研究
(i)内部结构
与诸如微信和QQ等熟人社交互动相比,迪亚曼集团是陌生人之间互动的虚拟社区。它倾向于专注于个人,邻居和利益。用户可以在帐户主页上表达自己,或者他们可以在集团中共享和交流。与传统的在线社区相比,主持人的部分管理主持人, Group的在线社区进一步展示了用户的概念,并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自由。迪格曼的社区指南规定了团体管理原则,小组负责人应组成团体,任命管理者,制定小组规则和入学条件;当用户提交注册申请时,小组负责人或管理员应进行审查并通过。如果用户违反了组规则,则组负责人或管理员有权将用户拒之门外。例如,“ Full群体”禁止名人粉丝“揭露他们的粉丝”,“皮肤损失”和“玻璃之心”。一旦发现,它们将立即被踢出去,在严重的情况下,它们将被永久禁止。如果小组负责人或管理员违反了小组成员的共同规则并引起小组成员和冲突之间的冲突,则将在某些情况下集体“移动”以创建一个新小组。尽管规定该集团的管理权属于该集团领导人,并且该集团似乎是集团负责人的私人财产,但小组成员认为,集团属于参与建筑的每个成员。一旦与小组领导人的谈判未能得出结论,他们就可以集体退出一个新小组。例如,购物小组已经进行了集体迁移和从“小组组”到“汽车组”,然后再演变为“购买集团”。
除了受欢迎的ID外,用户还可以自由选择ID并允许重复名称。例如,为了更容易被其他用户记住,一些用户选择特殊的ID,并通过社区内的主动互动来成为小组成员熟悉的“受欢迎人”,并逐渐获得发言权;但是,当这些用户暂时引起冲突并发表演讲时,他们更有可能被小组成员包围为“目标”。由于默认情况下,登录到的微信登录将产生一个带有ID作为粉红色头像的“ MOMO”帐户,因此在集团中,许多“ MOMO”和“登录”帐户的组装也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此外,用户还可以独立过滤帖子并重建一组集合 - “ ”,从而提供零碎的微内容个性化值。其他用户也可以关注以获得收藏夹共享。
(ii)文化景观
1. 社区聚集在“第三空间”
有趣的是,一般亲属关系,职业和血缘关系不同。兴趣社区的形成是基于共同利益和爱好。在技术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之后,来自不同年龄,阶级和地区的团体在在线和离线交流以及在利益的指导下进行建立多元文化兴趣社区的指导。 Group虚拟社区的成员具有各种身份,并且是一个有趣的社区,因为他们对团体主题的爱心和关注。雷·奥尔登伯格(Ray )根据城市和社会研究的观点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认为生活空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住所,第二个是办公空间,第三个是第三个空间。第三空间既是中立的,又强调沟通和互动。就像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空间”一样,您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集团就像是一个特殊的“第三空间” [3]。在虚拟社区组成一个有趣的社区之后,他们聚集在这里,以获得心理舒适和情感支持。
2。文本的生产和互换
为了在虚拟社区中寻求自我认同,社区成员积极理解,创建和传播符号并建立独特的文化空间,最常见的方法是文本创建和互动。约翰·菲斯克(John Fisk)认为,作为一个积极的“神秘”,在媒体文本的解释中具有主观和创造力。例如,在“ Full Stop Group”中,社区成员主要讨论电影和电视剧和明星。该小组的娱乐迷积极参与文化实践并进行衍生作品。在文本生产过程中,它们很容易受到“八卦精神”和“叛逆心理学”的影响,因此他们积极解构并产生丰富而多样的特殊文本。这些文本大多数是电影和电视作品的粉丝文学创作。从诠释学的角度来看,电影和电视戏剧的不足情感情节形成了“召唤结构”,这促使观众积极参与次要创作,并完成从“第一文本”到“第二文本”的转变。例如,社区成员创建了“ Fried Group”。 “弗里德厨房团队成员必须看到的'厨房杀手'年度报告“厨房杀手'”的帖子吸引了更多的团队成员在这个主题上进行交流和互动,这非常受欢迎。在 Group虚拟社区中,文本的生产和交换以自由和圈子为特征。社区成员积极地为其他成员提供理想的文本,读者向创作者提供积极的反馈,而不同群体创建的文本也围绕着该小组的主题展开,这是非常独特的。
3。共享意义空间
沟通的仪式观点也将符号在沟通过程中的作用重要,并认为文化的传播本质上是符号的传播。对符号的共同理解需要形成一个共同的含义空间[4]。在集团中,社区成员通过具有共同含义的特殊符号设置申请申请,设置严格的输入阈值,并在组中使用各种代码单词作为通信链接。例如,“ Fried Group”隐藏了加入小组规则职位的守则,加入小组“必需佩戴实践小组”的申请需要一篇有趣的简短文章,可以反映该小组的精神核心。这些方法确保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实现小组的核心思想,遵守小组内的顺序,并易于彼此交流。此外,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内部模因,例如“泥土调味料练习小组”和“ Fried Group”,“您都是吗?”,“兄弟”,“ Wu ”,“ Girl”等。每个群体的虚拟社区通过共同的含义空间逐渐消除成员之间的差异,成为具有相似身份的小组成员,并且可以接触。
身份构建
(i)文化资本产出满足自我认同
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是一种能力和个人资产,分为三种形式:体现,客观化和制度化,主要依靠个人来表达文化劳动[5],即,由团体成员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劳动经验而形成和培养的能力和培养。这是一种非实体的精神财富。这项原始作品通常是水印的,并标有ID签名。例如,在生活小组中, ID“拾取手机文献帖子”的两个“拾取手机文献帖子”模拟了微信团体中个性化的群体的交流方法,吸引了大量粉丝,并吸引了1000多人的注意。此外,一些用户依靠他们的个人社会实践经验或特殊技能来发布小组的体验帖子和教程帖子。例如,“ Fried Group”中有一个消防科学普及区,用户可以使用知识集成来普及防火知识。在“国内工作人员”中,用户可以发表自己对该系列的个人理解,补充细节和背景知识,并整理和库存系列图,“服装道具”。同时,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并熟悉该主题来发表有趣的解释,携带幕后录像,新闻,采访特殊和其他材料来展示自己的个人才能并建立良好的形象,从而在社区中获得认可和崇拜。
(ii)角色绩效构建自我观看和展览
欧文·戈夫曼( )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中提出了“伪戏理论”。每个人的社交生活都是一个舞台,舞台被分为前后阶段。前台是个人根据特定意图进行表演的地方,并遵循主流社会秩序和沟通规则进行“表演”;后台是人们脱颖而出,减轻压力,发泄情绪并具有更多的个人风格和独特性的地方。人们在前后桌上的性能存在显着差异。因此,虚拟社区成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环境可以被视为“前台”,并且是公开人际交往和互动的地方。像 Group这样的在线活动空间是一个更现实的“后端”。
1998年,和在其专着“观众:表演和想象力的社会学理论”中提出了“观看/绩效理论”的概念,他们相信观众在日常生活中消耗了媒体,并扮演观众和观众的双重身份。通过想象,他们在他人心中构建了自己的观察,并通过表现获得满足,从而实现了自我认同[6]。可以看出,集团虚拟社区的成员正在通过在前后阶段不断切换的表演来构建自己的观察。
4。建立一个虚构社区的互动仪式链
2004年,兰德尔·柯林斯( )发表了《互动仪式链》一书,该书首先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的理论。柯林斯认为,人际交往是参与者在普遍信念下实践的一种仪式。设定入学阈值的参与者会同时聚集,讨论共同的重点,在沟通中产生共同的情感经历,并在互动中产生群体的情感共鸣。互动仪式引起的情感共鸣增强了身份和集体意识,并有助于建立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社区[7]。
(i)身份访问
Group社区的成员主要是具有共同爱好的用户,并且进入他们需要很高的审查门槛。这是一个在线“熟人社会”,成员之间具有很高的亲密关系,强烈的排他性和相对封闭的态度。例如,“ 购买组”具有严格的访问法规,也就是说,它需要回答问题的测试。 “ Fried Group”需要在小组规则中复制代码。 “ 超自然小组”需要检查申请帐户的小组惩罚记录,“怪胎问题研究中心小组”需要在申请申请中提出奇怪的问题;值得关注的公共团体还将通过动态数字和帐户创建时间进行审查和筛选,并且只有在符合小组规则时,才可以进入。可以从中可以看出,尽管集团只是一个在线平台,因为社区成员之间的身份共同性,个人情感和集体情感的重叠,但已经形成了强烈的集体意识和独家性。
(ii)存在的身体
为了及时互动并提供有效的反馈,“身体存在”已成为交互式仪式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交网络平台的出现不仅满足用户的需求,需要共享文本,语音,视频,跨区域等的图片,而且还可以交叉空间虚拟的“身体状态”。在线论坛中的沟通与最初分散的个人与虚拟的“纽带”紧密联系,从而在交互式仪式链中创造了“小组聚会”的情况。通过集团,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社区成员聚集在一起进行实时同步沟通和互动,这不仅使他们感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了他们的感受,而且还不断增强成员的自我认同身份和成员之间的身份交流。
(iii)共同重点
“人们专注于一个共同的对象或活动,并通过互相交流彼此的关注,彼此知道关注的焦点。”柯林斯认为,只有当特定的活动吸引成员的共同关注时,该小组才会出现高度的团结,从而产生“集体兴奋” [8]。尽管集团社区中的个人背景经历不同,但它们在小组中具有共同的关注。基于此,社区成员通过文本,图片和视频等各种形式进行互动和交流情绪。通过观察,发现“ Life Group”的共同重点是关于家庭事务和情感话题,“ 实践小组”的普遍重点是关于服装是否是泥土的,“ Fried Group”的共同焦点是“食物很难吞噬,以及“ the Pocus of Group Group of ”的焦点。除上述群体外,还有一些利基界,例如“我可以看着你的办公桌”和“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它们也通过内部共同的重点紧密联系。
(iv)常见情绪
柯林斯认为,“情感能量”是交互式仪式中最核心和关键的部分。互动仪式的情绪分为短期和长期。情绪能量是在长期互动互动中形成的一种稳定且长期的情绪[9]。 集团社区的成员根据共同利益聚集在一起,他们形成的基础是情感能量。由于情绪能量是多向互动的,因此,迪格曼集团社区的成员可以通过实际活动释放他们的情感能量,并从其他成员那里获得能量反馈。通过彼此共享和感染,可以进一步增强整个小组大气中的情绪能量。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的分享爱与参与仪式不仅增强了成员之间的凝聚力,而且还增强了与迪亚曼集团社区的个人身份。
V.结论
总而言之,在圈子文化主导媒体消费时的时代,多个主题是出于共同的爱而聚集在群体中,并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社区。与之相比,他们频繁的交流和沟通促使社区成员加强了他们的集体意识。同时,在虚拟社区成员的媒体实践活动中,个人通过文化资本产出来满足自己的自我认同。一方面,他们在不断在前后和后台的角色表演之间切换以实现情感投射效果时建立了自我暴露,另一方面,他们在交互式仪式链中也获得了高度的群体身份感。
参考:
[1]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第52届CNNIC“有关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统计报告” https:// nic。 /N4/2023/0828/c88-10829.html
[2] Gao Jiayu,Wang对种。对虚拟社区中有趣群体的身份进行研究 - 以为例[J]。媒体论坛,2019,2(14):158+160。
[3] Gui Tao。网络社区:社区“第三空间”的建设和自我披露[J]。新媒体研究,2021,7(14):12-15+29。
[4] Lu 。关于平台上的粉丝文化和社区建设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21年。
[5] Liu Cong。从布迪厄的“资本” [D]的角度来看中国当代文学的“出去”。北京:北京外国研究大学,2018年。
[6]彭唇。在展览/性能范式下的粉丝群体身份[D]。 : ,2018年。
[7] .ins [M]。:Ress,2004:1-488。
[8]张纳。基于在线民族志[J]的 Group社区的研究。沟通和版权,2021(1):60-62。
[9] Qian ,Hao 。从互动仪式链的角度来研究虚拟社区的情感能量,以三个迪亚曼购物小组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1,7(14):33-35。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