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蒙定山茶文化景观应尽快申报为世界遗产
2025-04-08 18:03:30发布 浏览23次 信息编号:206623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专家建议——蒙定山茶文化景观应尽快申报为世界遗产
北京时间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5届会议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井麦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茶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
其实,说到茶文化,很自然地要提到孟顶山,这里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
如今,随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在将茶叶主题文化遗产应用于世界遗产地方面“破题”,相信将对蒙定山为世界遗产的申请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蒙顶山,茶文明的发祥地,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
古茶树
古建筑群
遗产:茶山的千年文化
蒙顶山,原名蒙山,位于四川盆地边缘的雅安市,是蜀中的著名景点,与著名的峨眉山、青城山并茂,被誉为四川三大历史文化名山。名声深远,
因夏玉的足迹而被称为“愚公梦山”;而“蒙顶茶”自从唐朝作为贡茶被列入官方历史以来就享有盛誉。
唐代白居易写了一首诗:“我在琴中唯一知道的是水,茶是孟山。”
“蒙顶山人工种植茶叶历史悠久,蒙顶山茶叶曾被用作朝廷贡品茶,成为'为马茶'中的重要战略物资,这些历史文献资料众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穆世华说。
公元前 53 年,吴丽珍在蒙顶山发现并驯化了野生茶树,从而开创了人工种植茶树的先河。
四川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苏东来参与了《四川茶文化史》一书的编辑工作。他介绍说,由于蒙定茶的名气,珍贵难得,价格一度很高。唐元和之前:“第一春那捆丝不易盖顶。正是面具顶部前后的人,其实种茶来调节利润。几十年来,新安草城已经走出了 1000 万斤。”
明代,孟山茶由茶饼改为散茶贡,“孟顶花蜜”诞生,孟山茶的传统制作技艺逐渐形成。在清朝,蒙定贡茶被列为贡品、副贡品、贡品,蒙丁“仙茶”被确定为皇室祭祀庙宇的东西。2022年,故宫博物院编辑出版了《故宫博物院贡茶图解辞典》,精选了来自11个省份的50种贡茶,其中四川贡茶11种,其中蒙定贡茶占8种。
随着行业的发展,蒙山茶已经走向了四面八方。唐代的《丰氏文剑记》(公元 682 年)记载:“喝茶......从天涯海中,流淌出外塞,往年,回到朝廷,大驱名马,城茶归来“,可见当时的茶马交易。
到了宋朝,茶马贸易更加繁荣。《明代茶法史》记载:宋太祖利用契丹下令“提取茶马”,“在秦、桃、和、雅株洲,从刁门(天泉))、李(汉元清溪)、雅至多干、吴四藏(康藏司)茶地五千多里,山后......西部的所有部落都出售马匹。宋西宁七年(公元 1074 年),他在崖州(明山新店)设立了茶马师,这是中国唯一一个有遗址考察的茶马师。
在茶马古道的千年历史中,多种文化和民族交融,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迹和遗迹,就像撒在古道上的“明珠”一样,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2022 年 11 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蒙山茶(绿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和南方路边(红茶)的制茶技艺都在其中,成为茶叶不可多得的“双传”。
现存的古庙永兴寺、天改寺、千佛寺、京居尼姑等庙宇都位于蒙顶山绿雾之间的茶园内,红墙繁禺,不添趣。
蒙顶山的古银杏树龄超过1000年,高大挺拔,春夏如绿植,秋如金云。众多游客坐在银杏树下,品尝蒙定茶,欣赏“龙十八式”茶艺表演。“龙兴十八式”是由蒙顶山的“禅茶”创造的原创十八茶供技。调茶器拿着一个口长一米多的铜壶,翻转过来,抬起壶,准确地将水倒入杯中。
一座茶文化圣山,留下许多古茶树古建筑,孕育了制茶技艺与供茶技艺,也连系着一条茶道,蜿蜒而去。
蒙顶山一直很受欢迎
“普洱井麦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以茶为主题的文景观遗产项目的空白。
事实上,拥有千年历史的蒙定山茶园的人文景观,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雅安有巴蜀茶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地理坐标,还有世界茶文化的著名圣山蒙定山。”四川茶叶流通协会原秘书长陈书茜介绍,中国史迹遗址保护协会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和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和普及,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专业咨询服务,推动文化遗产的综合保护和研究。
陈书谦表示,2021 年,由 主编的《亚洲茶景观主题研究》正式发布。中国古迹保护协会深度参与了这项研究的准备工作。在《亚洲茶景主题研究》中,中国板块约占全书的一半,包括云南景迈山、四川蒙定山、福建武夷山、浙江龙井、湖南安化等茶文化景观章节。
2018年3月16日,由中国名胜古迹保护协会主办的“茶文化景观研讨会”在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举行,来自中国茶叶研究院、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国茶叶博物馆的知名茶叶专家,江西、四川知名茶文化专家、福建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20余位茶叶专家出席。 以及杭州当地的茶文化专家。陈书谦应邀参加,并按照会议分工,承担了“蒙定山茶文化景观”的数据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蒙定山茶文化景观不仅指蒙定山茶园,还包括古茶树、古庙、茶马、古茶马路遗迹、驿站等文化景观,还蕴含着源自蒙定山茶的茶艺、制作技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系列文化内涵。”陈淑倩表示,在蒙定山茶花文化景观中,除了传统的蒙山制茶技艺和南方路边制茶技艺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外,川藏茶马古道也是近年来申报世界遗产的重点之一。
2005年,在第三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期间,雅安举办了“首届川藏古茶马之路高峰论坛”,邀请了来自北京、重庆、成都、康定、泸定、日本等地的60多位专家共同探讨川藏古茶马之路。当时,有专家提议将茶马古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2010年四川省两会期间,“建议省委、省政府尽快将川藏茶马之路列入'申遗'议程,全面推动我省茶产业、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时任省政协委员的彭雪松提交了一份关于尽快启动川藏茶马古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
“西南茶马路历史悠久,集国际、历史、民族、艺术、讲故事于一体,拥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在他看来,深入挖掘西南茶马之路的文化内涵,对于西南地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促进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茶和马
“龙十八式”茶功法 摄影 Yuan Ming
雅安的历史是中国茶叶的浓缩历史
9月21日,古茶马之路暨藏茶文化交流会暨中国藏茶文化研究中心2023年年会在雅安召开。“普洱井麦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应用成功的消息,成为与会专家关心的话题。同时,专家还建议:建议尽快将蒙定山茶花文化景观申报为世界遗产。
“蒙定山茶的文化和多样性是一个罕见且不可复制的模板。”《茶源地理》主编吴寅曾在其著作《茶源地理:雅安》的卷首写道:雅安的历史是中国茶叶的浓缩历史。
在吴茵眼里,蒙定山茶的历史很长,光是贡茶的历史,从唐朝一直追随到清朝末年。此外,蒙定山茶文化体现了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
“蒙顶山茶文化的立体感,在全世界的茶文化中是非常独特的。”吴寅说。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所教授田茂旺认为茶文化会议主题,从茶文化圣山延伸而来的川藏古茶马道,不仅有茶马司遗址、茶号故址、 古老的驿站等,还有大量的文献、歌曲和故事。作为穿越时空的“见证者”,茶马古道是不可多得且珍贵的资源。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擦亮当地茶的招牌,让人们了解雅安茶,进而了解它背后的文化。”穆世华说,雅安藏茶在汉藏各民族的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承载着茶叶贸易的茶马古道,留下了许多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
“雅安茶走到今天,不仅需要传承,还需要创新。”穆士华“支持”,“只有跟上今天的消费需求茶文化会议主题,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了解雅安茶和雅安茶文化。”
孔友专坦言:“就雅安而言,西南茶马路及其历史遗留资源的挖掘,可以带动川藏茶马路沿线乡村产业振兴,服务西南茶马路沿线民族村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川藏茶马沿线文化和旅游融合产业的创新发展, 并建立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蒙顶山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如果蒙顶山茶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方面将丰富世界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促进人类养生饮品的普及和丰富。另一方面,在新时代,重塑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圣山的金色招牌,打造茶文化旅游融合产业,为中国茶旅游经济文化增长赋能,服务四川茶香养生产业集群发展,为四川茶文化产业的丰富发展提供非遗驱动力。”
由于蒙定山茶文化的独特性,专家们期待着蒙顶山茶文化景观被应用于世界遗产。
正如孔友专所说,如果蒙定山茶花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将对雅安茶业和文化旅游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届时,蒙定山茶花文化景观将与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标志之一的嘉锦山携手,为雅安的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