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河南新县:诗情如何润泽山水红城

2025-05-25 03:00:35发布    浏览8次    信息编号:211161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媒体聚焦河南新县:诗情如何润泽山水红城

信阳日报

田铺大塆吸引了众多游客,文创产品如针绣鞋垫销量激增;在大别山露营公园,孩子们度过愉快的周末时光,各种游乐设施备受欢迎;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里,红色研学游活动热烈进行,革命文物吸引了众多人前来品鉴……来到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的秋天,没有一丝萧瑟,文化和旅游事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新县文化广电和旅游体育局提供的数据表明,在2024年的前九个月里,该县吸引了1228.57万游客,旅游总收入达到了82.0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了10.8%和9.2%。新县县委、县政府近年来坚定贯彻“旅游兴县、旅游富民”的发展宗旨,全力推进全域旅游战略,成功开辟了一条将农业、旅游、文化紧密结合,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循环,以及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以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县发展道路。

全域思维统揽发展

秉持全局视角全面指导旅游业发展,致力于打造资源充分利用、产业链全面融合、生态环境全面保护、文化内涵全面融入、产业体系全面对接的综合性旅游发展模式。这,正是新县推动文化与旅游事业融合发展的核心理念。

新县遵循“一镇一主题,一湾一特色”的定位,推行“1235”交旅融合示范项目,致力于构建“红色传承”、“生态康养”以及“大别原乡”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同时,推进G230、G106、S338等国家级和省级干线公路的升级改造,完成S205旅游环线的建设,并精心塑造“大别山(新县)1号旅游公路”。此外,新县还开通了“九镇十八湾”旅游公交服务,旨在实现“美景无处不在、道路畅通无阻、全域旅游无死角”的目标。

俯瞰大别山(新县)1号旅游公路 周涛 摄

美丽乡村建设、百城提质工程等项目的推进步伐中,同步进行的还包括了“厕所革命”的开展以及“畅游新县智慧平台”的推广。新县致力于推动“厕所革命”,成功建成了738座现代化的旅游公厕,因此荣获全省厕所革命先进单位的称号;同时,该县还构建了“畅游新县”智慧平台,实现了重点景区的免费WIFI、5G网络、分时预约以及语音讲解的全覆盖;此外,还建成了设施齐全的游客中心、旅游驿站和生态停车场,并打造了一套统一规范的旅游标识系统。

提升文旅文创品质

2024年10月下旬踏入新县周河乡的西河湾,那里明末清初的古民居流露出历史的厚重,千年古树讲述着漫长的故事新县的茶文化旅游,潺潺的流水、袅袅的炊烟、青砖铺就的路面和黛瓦覆盖的屋顶,构成了一幅宁静而舒适的画面。

打造了竹海、青年潭、粮油文化博物馆等众多景观,引入了乡村茶餐厅、“古枫杨”咖啡室、国际青年旅馆等特色场所,对张氏宗祠等豫南古民居进行了保护性修复……从一座破败的古村落转变为“画中乡村,梦中故乡”,西河湾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促进了农家乐、民宿旅馆等产业的繁荣,赢得了老区人民的广泛赞誉。

西河湾的“蝶变”,是新县文旅文创提品质的一个缩影。

新县在红色文化的引领下,以传承和发扬大别山精神为核心,推进了“百村传承·百村振兴”计划,积极推动红色旅游和研学旅游的发展;同时,通过创意文化的加持,县内建立了创客空间新县的茶文化旅游,开发了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了特色美食,设计并推出了340种创意丰富、特色突出的旅游商品,培育了132家电商和物流企业,成功创建了信阳市首个“中国淘宝村”。

同时,新县推行“非遗点亮计划”,建设了30多个村史馆、乡村剧场、乡村美术馆、农耕文化馆和民俗博物馆,设立了11处非遗传习馆、非遗扶贫工坊和非遗研学基地,举办了1200多场“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民宿”“非遗进研学”“非遗购物节”“非遗直播带货”等特色活动,“九铺十八坊”的非遗文化与“九镇十八湾”的旅游品牌交相辉映,有效促进了乡村文化和产业的振兴。

新县西河湾风景如画 周涛 摄

深化融合拓展业态

2024年3月31日,羚锐制药举办的2024新县半程马拉松赛正式起跑,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万名职业选手与运动爱好者齐聚一堂,他们携手走过了新集门广场、“红旗飘飘”主题雕塑等著名地标,在挑战极限的过程中,也尽情领略了红城所散发的人文气息和自然美景,品尝了当地的美食佳肴。

新县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迷人的自然景观,这些构成了其最珍贵的资产,同时也是推动该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后盾。

新县县委和县政府长期以来对体育事业给予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持续打造红城半马等独具特色的体育赛事,从而有效提升了新县的知名度和良好形象。

凭借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成功推出了《梦回西河》、《千年神留桥》等众多与古典田园风光相映成趣的演出节目;积极推动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培育了水塝院子、西河恋歌等131家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构建了以教育培训为支柱的研学游、以健康养生为特色的生态游、以田园休闲为主题的乡村游;引入了摄影基地、观鸟基地、赏花基地、古树公园、漂流度假区等新兴旅游景点……近年来,新县实现了“旅游+体育”、“旅游+教育”、“旅游+养老”等多种业态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了“大别红营”、“乡村旅游文化节”等知名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我们将紧密围绕“文旅文创融合”、“交旅文创出彩”等省市县的战略规划,将其作为行动的纲领。我们将把文化旅游产业定位为主导产业,全力推进“一号工程”。在文旅资源整合方面,我们将持续从供给端发力,致力于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新县文化广电和旅游体育局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未来的发展中,新县将致力于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潜力,全面提高文化旅游服务的水平,推动老区文化旅游的优质发展,努力描绘出“两个更好”的辉煌新篇章。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