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前该不该吃早餐?想减肥?练完再吃
2025-07-15 10:02:54发布 浏览15次 信息编号:212379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晨练前该不该吃早餐?想减肥?练完再吃
越来越多的朋友选择在气候宜人的清晨进行身体锻炼,然而,一个关于健康的疑问始终困扰着他们:晨练前是否应该进食早餐?若是饱腹后运动,可能会感到不适,甚至可能引发阑尾炎;而若是不吃,则可能出现头晕目眩、血糖低的现象。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的周杰主任指出,那些有减肥意愿且没有低血糖或糖尿病病史的朋友们,可以在晨练结束后再享用早餐。若在锻炼过程中感到不适,应立刻中止运动。而对于有低血糖或糖尿病病史的朋友们,可以先吃一些香蕉或饼干来垫垫肚子,晨练结束后再适当加餐。
疑惑:
晨练前该不该吃早餐?
罗小姐,一位新加入跑步行列的市民,随着酷暑的降临,她将锻炼时间调整到了气温较为凉爽的清晨。她注意到,和她一同在早晨锻炼的人日益增多,晨练群体正逐渐扩大。晨练有助于大脑神经细胞迅速进入活跃状态,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也能迅速提升,从而振奋精神,为全新的一天做好准备。然而,罗小姐最近面临一个让她颇为纠结的问题:晨练前是否应该进食早餐?不吃东西,会感到饥饿难耐,还可能引发低血糖;而进食后进行剧烈运动,又担心患上阑尾炎,这真是一个让人左右为难的选择啊!
罗小姐上网进行了一番搜索,意外地发现,与她持有同样疑问的人竟然不在少数——仅在百度搜索平台,有关“晨练后是否应该进食早餐”的相关内容就高达397万条。
分析:
早餐一定要吃 何时吃有讲究
周杰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的负责人,指出,无论是否进行晨练,早餐的摄入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在于进食的时间选择。他进一步解释道,清晨空腹时,胆囊内胆汁因一夜约12小时的储存而充满,导致胆囊压力增大,同时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也相对较高。在正常享用早餐时,胆囊会收缩,这一过程促使胆固醇随胆汁一同排出体外。同时,食物的摄入会激发胆汁的分泌,这一作用使得胆囊内剩余的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有所下降,进而减少了结石形成的可能性。
不吃早餐会导致空腹时间延长,进而使胆囊持续保持充盈状态,这很容易引发慢性胆囊炎。同时,胆囊内胆汁的储存时间过长,使得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变得过高,最终导致胆固醇在胆囊内沉积,逐步形成结石。
一夜之间,人体会失去不少水分。睡眠期间,皮肤和呼吸道每小时大约会蒸发20至35克的水分,再加上尿液排泄,人体就会进入一种相对缺水的状态。若在清晨没有养成饮水的习惯,血液可能会变得较为浓稠,流动速度也会减慢,从而容易形成血栓。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血容量显著下降,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心肌梗塞。
为了维护身体健康,周杰提出,建议大家在醒来后立即饮用一大杯温水,因为此时肠道黏膜能够迅速吸收水分并融入血液循环,这样不仅能有效提升血容量,还能稀释血液,减少血液的粘稠度,进而推动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溢血、脑血栓等疾病的发生。
清晨饮水完毕,宜稍作休息再进行锻炼,这样做有利于促进消化系统代谢物的排出,加快体内有害物质的排泄,从而减轻老年人常遭遇的便秘困扰。
支招:
想减肥,运动完再吃早餐更减脂
众多朋友参与锻炼的主要目标在于减重。根据相关研究,清晨进行空腹锻炼相比早餐后锻炼,能够额外燃烧大约20%的脂肪。
周杰强调,经过一夜的消耗,人的肠胃已空腹达10至12小时之久,此时进行锻炼,体内脂肪更易转化为能量被消耗,血脂水平降幅也会更加显著。若以减肥为目的,早餐前进行晨练效果最佳。对于健康的一般人群来说,锻炼前只需补充水分即可,因为人体储存的能量足以支撑90分钟至两小时的锻炼时长。
周杰指出,对于年轻群体以及那些未曾患有低血糖症状的朋友们,他们可以在晨练之后适量享用早餐,这样做既可以减轻肠胃因进食而产生的压力,又能有效避免饭后立即运动可能引发的阑尾炎问题。
提醒:
糖尿病、低血糖,晨练前可适当进食
专家提醒,一旦在晨练过程中感到头昏、心跳加速、腿部无力、站立不牢等不适,务必立刻中止锻炼,并适时摄入一些能量补充。
老年人心脏有恙、糖尿病患者或是曾遭遇低血糖者,在晨练前宜适量补充能量,适量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诸如面包、牛奶、蜂蜜水、香蕉等。若缺乏能量支撑,晨练时切勿进行剧烈运动,且需控制运动量,以免能量过度消耗。
过量进食同样存在风险。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的消化系统逐渐减弱,肠胃蠕动能力下降,食物在肠胃中的消化过程因此减缓,滞留现象增多。此外,饭后立即运动还会增加胃部负担,加剧肠道蠕动,导致腹部不适,甚至可能引发胰腺炎或阑尾炎。因此,对于需要锻炼的人群,锻炼前适量进食即可,而运动后则可考虑适当加餐。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