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3人,跑步猝死:遇到这6种情况,一定要停止跑步
2023-04-20 21:02:13发布 浏览141次 信息编号:36283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2天3人,跑步猝死:遇到这6种情况,一定要停止跑步
前段时间,连续看到三个坏消息:
5月4日,据帝都九霄消息:一名晨跑者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突然倒地。 尽管进行了心肺复苏和AED,但仍无法恢复。
5月4日同一天,在2021乌蒙山超级越野赛中,一名跑者体温过低出现幻觉。 经过组委会和蓝天救援队的紧急抢救,他还是在下午4点18分不幸离世。
此外,有跑者透露:5月5日,浦东张江集团旗下浦东软件园公司副总经理袁世奎在参加某挑战赛时发生意外(比赛中心脏骤停)。 他在当地一家医院接受治疗,但不治身亡。
2天内,3人死于跑步。 跑步似乎已经从一项健身运动变成了一项高风险项目。
国家体育总局“体质评估与运动功能监测”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文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总体来说,跑步是运动项目中猝死率最高的项目。”
跑步一直被认为是健康的象征。 然而,在这些悲剧中,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死者身体这么好(经常锻炼身体),却在壮年时猝然离世?
作为跑者,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配速、跑姿、跑量、成绩……这些硬指标,很少有人在出事前关注自己的身体,尤其是那些从跑步中获益最多、体型发生巨大变化的人变化 自信心高的人对自己充满信心,但他们往往面临最大的风险。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跑步的好处远远大于它的风险。 然而,运动和伤病就像双胞胎。 只要运动,就难免会经历一定程度的伤害,轻则拉伤扭伤,重则脱臼或骨折,甚至猝死等严重事故。
因此,在运动时,应根据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规划合适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 计划一个适合您的培训计划,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您的表现。
经常跑步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但跑步过多可能会导致更糟糕的事情,甚至猝死。 最好在开始新的锻炼计划之前咨询您的医生,尤其是当您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时。
跑步时,随时注意自己的状态。 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停止跑步。
1.胸痛
跑步期间的胸痛通常是异常的,在极端情况下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先兆。
如果感到胸部有压迫感或疼痛,尤其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急促或大量出汗时,请立即停止跑步。
2.头晕
如果跑步前没有摄入足够的热量,头晕可能是低血糖引起的跑步猝死的原因,可以通过喝含糖水、含糖饮料或吃一块糖果、饼干或面包来缓解。
这就涉及到一个空腹跑步的问题。 很多朋友会问老王,早上起床后或者下班后,饭前跑步可以吗?
我是这样操作的:如果距离不长,比如10公里以内,空腹跑问题不大。 如果超过10公里,一般我都会吃点东西,比如一根香蕉,一块面包之类的。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供参考。
如果跑前吃过东西,或者头晕后补充了能量,但还是没有缓解,甚至还伴有出汗、神志不清的情况,需要立即停止运动。
这些症状很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系统或血压问题的症状。 此外,心脏病也会引起头晕,例如心脏瓣膜出现问题。
3.突然气短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吸急促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在增加配速或跑步间隔时。 这个是正常的。 如果此时你还没有呼吸急促,说明当前的训练强度对你来说太轻松了。
这里的突然气短是指那些平时可以轻松做的运动跑步猝死的原因,突然间变得呼吸困难,这是一个问题。
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突然的呼吸急促是由心力衰竭、哮喘或潜在的心脏病引起的。 应立即停止运动并立即就医。
4.心跳异常
这通常是心律不齐的症状,会让人感到心脏跳动加快或砰砰直跳。 许多房颤患者在剧烈运动时都会有这种感觉。
如果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出现心跳异常,最好的选择是立即停止,并及时检查心脏病。 一般有心脏病的人比较适合舒缓的运动,比如散步、太极拳、广场舞等,如果是跑步,也要慢跑,循序渐进,控制运动频率。
5.腿抽筋
跑步时抽筋主要是由于肌肉过度使用、达到极限造成的,有时是因为跑得太快,有时是因为跑得太远,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尤其是在气温比较高的时候运动,身体会通过不断的出汗流失大量的钠离子,会更快的诱发疲劳性抽筋。
有时天气太冷。 在寒冷的天气里,如果运动准备不足,肌肉会一下子受到寒冷的刺激,也会引起抽筋。
如果跑步时出现抽筋,建议停止跑步或降低配速。 大多数抽筋经过短暂治疗即可恢复,但也有可能是腿部大动脉阻塞引起的抽筋,这需要医生分析原因并确定治疗方法。
因此,虽然抽筋很常见,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它。
6.无法从疲劳中恢复过来
一个人的状态是有周期的,再好的运动员也有状态低落的时期。 有时,当我们跑步时,我们会感到非常吃力。 跑完后,我们感到非常疲倦。 我们不仅身体状况不好,精神也很差,没有满足感。 跑完拉伸后或第二天,肌肉感觉不舒服或支撑不住。
第二天起床时,脚底或脚踝、膝盖等某个部位会感到紧绷、酸痛、肿胀,起床一会儿就缓解了; 或者刚开始跑的时候有些紧张、僵硬、酸痛,但是跑3公里左右就会缓解。
这些是身体疲劳的状态,也是受伤的前兆。 如果这时候还在强化,那就等着受伤吧。
因此,合理安排训练节奏,不要跑得太多或太快,一定要给身体恢复的时间。 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 心率、排汗量、疲劳和体热变化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跑步的时候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身体不舒服就停下来。 这是最安全的跑步方式。
对于跑者来说,当你穿上跑鞋开始跑步时,你比那些“沙发土豆”更接近健康。 但是,并不是说运动量越大、强度越大越好,反之亦然。
身体不是铁做的,需要时刻注意。 跑步是一辈子的事情。 现在慢跑,甚至跑步休息一下,都是为了以后跑得更好。 无视身体的警告,一味的增加量,等到真正的伤害袭来时,就来不及了。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