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青少年中国姓氏起源知识竞赛”筹备会在厦门举行
2023-06-05 02:05:09发布 浏览313次 信息编号:63113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第十二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青少年中国姓氏起源知识竞赛”筹备会在厦门举行
第十二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青少年中国姓氏起源知识竞赛”筹备工作会议在厦门姓氏起源研究会七楼会议室召开。
会议由厦门市姓氏起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书法家许世杰主持。
首先介绍了与会的厦门姓氏起源研究会负责人。 接下来,每位参与者自我介绍。 随后,厦门姓氏起源研究会会长陈树娥就参加“海峡两岸青少年中国姓氏起源知识竞赛”进行了专题培训。
陈董事长就项目背景、活动意义、大赛内容、规则和要求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她说,此次活动得到国台办和各级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对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7年,竞赛活动被国台办列为海峡论坛重点内容。 陈主席语重心长地鼓励与会者参加这样的活动,这是人生中一件非常光荣的盛事。
本次比赛由厦门姓氏文化研究会、金门宗族研究会和台湾姓氏文化协会联合主办。 历届比赛均在海峡两岸的大学、中学和小学举行,比赛场地分别在台湾厦门或金门举行。
本届大赛的参赛选手选自海峡两岸的青年企业家和大学生,而厦门青年企业家则来自厦门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分会。 陈主席表示,本次比赛为大家进一步了解姓氏文化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也为弘扬各姓氏文化风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 希望大家要有信心,努力为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
原定于6月举行的比赛,受疫情影响延期至9月的一个周末。 比赛地点为厦门电视台。 届时,厦门卫视新闻等厦门媒体将进行现场直播。
本次比赛的主题是:两岸选手同台竞技,提升中华姓氏文化认同感,感受亲如手足的亲情,加深血脉和灵魂的精神纽带。
整个比赛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赛前环节,姓氏短篇小说的写作。 可以参考《两岸姓氏故事》等。 文章要求: 第一,姓氏故事字数不超过1500字。 第二,内容必须取材于与我家有关的人、有姓的人和事的姓氏故事。 第三,故事内容必须积极向上、健康向上、真实感人。 不要抄袭很久以前的故事,最好有时代感。 强调讲故事不是写历史。 第四,由于当前两岸关系和交往的特殊性,在两岸交往中要特别注意避免一些敏感的政治用语和禁忌语。 故事性强,注重体现情节中人物的个性,不虚构。 当然也可以用文字适当修饰和提升。 第五,语言要通俗、活泼、有趣。 六是巧妙运用故事,引入县威、堂名、祖宗、昭穆、迁徙、族谱等姓氏起源因素。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
第二部分:比赛现场
竞赛内容:(见提案)
竞赛流程:(见方案)
第一轮:闽台同根——有姓氏知识的人必答(见计划)
第二轮:万字千字——特殊姓氏的读音与听写(见计划)
第三轮:姓氏花絮-线索答题(见计划)(答完后必须答完) 第四轮:追根溯源-姓氏小故事演讲(见计划) 其他参照计划,有在答题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比如Speak clear and speak at speed that 。 尤其是演讲部分,要自然得体,抑扬顿挫,自然流露出人类对姓氏文化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给评委和听众带来震撼。 具体实践练习可参考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青少年中国姓氏起源知识竞赛”高校组视频。
培训会上,第十二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青少年中国姓氏起源知识竞赛”、“两岸姓氏的故事”、第十一期特刊回顾大纲海峡论坛“海峡两岸青少年中国姓氏起源知识竞赛”暨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青少年中国姓氏起源与发展知识竞赛”高校组视频及其他参考资料。
此外,陈董事长还对10月份以“祠堂楹联”为主题的闽台姓氏文化论坛活动进行了简要说明。 会上,她动员年轻人多参与,鼓励大家通过自己的经历,通过写文章来提升自己。
本次培训会,特邀90后厦门文史专家龚杰先生亲自为大家讲解姓氏文化知识。 龚杰老师说,姓氏文化的核心是“籍贯、县威、堂名、祠堂”四个方面。 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史料,阐述了博大精深的姓氏文化的精髓。 他举例说,到祠堂祭祖不是迷信活动,而是严肃的追根溯源方式,是连接世界各地华人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习主席曾在福建出席省级领导干部会议,在强调福建能为国家大局做点什么时提到:主要是闽台交流。
今天开展这项活动,是加强两岸交流的重要活动。 任重而道远,大家参与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 希望大家珍惜这次机会,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我们厦门姓氏起源研究会争光。
会议期间,厦门市姓氏起源研究会吴委员会名誉会长吴国荣就各姓如何开展姓氏文化工作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吴委的做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 吴会长表示,他亲自参加此次比赛,是宣传厦门姓氏起源研究会的最好体现。
本期总编辑:罗仁斌
编辑:罗桂平
图片编辑:罗兰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