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新能源汽车价格血战:电比油低,淘汰赛已开启

2024-09-15 23:04:35发布    浏览158次    信息编号:158992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2024年伊始,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已然打响。

2月19日,比亚迪宣布推出秦PLUS尊享版和驱逐舰05尊享版两款车型,两款车型起售价均降至7.98万元。哪吒汽车针对旗下全系产品推出最高2.2万元的购车优惠,A05市场指导价下调1.1万元,五菱星光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也下调6000元。

面对价格战,各大车企毫无犹豫、毫无等待,纷纷跟进。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淘汰赛已经开始。用最乐观的预期去迎接最严峻的挑战,已经成为每一个企业都要面对的现实。

跨越拐点,电比油便宜

面对价格战,比亚迪、长安奇元继“电油同价”后,不断提出“电比油便宜”的口号,电动汽车价格已低于同等性能的燃油车,中国新能源汽车正迎来跨越式产业拐点。2024年将是整个行业从“卓越培养模式”向“整合模式”转型的关键一年。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是一个技术和资本高度集中的行业,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本、韩国,真正有实力的汽车企业都屈指可数,然而中国目前却星光熠熠,仅整车制造企业数量就有近200家,其中包括数十家知名汽车品牌。

说实话,从市场格局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这场淘汰与洗牌早已是必然趋势比亚迪油电混合车价格,也是各大车企蓄谋已久的。

从技术和成本来看,随着锂电池技术和整车设计的逐渐成熟、产业链的逐步完善、以及智能驾驶的加入,新能源汽车已经度过了市场培育的脆弱期。

目前,四五百公里的续航里程已经让纯电动汽车接近实用水平,再加上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的支持,市场大门已经打开。

据乘联会预测,2023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将达到887万辆,同比增长38%,渗透率在2023年已经达到35%,年底单月突破40%,王传福主席甚至预计今年单月将突破50%。

同时,在电动汽车最核心的电池成本方面,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1月份,磷酸铁锂方形动力电芯平均价格已降至0.38元/Wh,三元方形动力电芯价格也降至0.475元/Wh,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下降了一半。锂电池价格处于历史低位也为车企提供了更多的盈利空间。

面对快速发展的市场、成熟的技术,“价格战”何时打响?

利润换市场份额的淘汰赛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度过青春期,走向成熟市场,但成年人之间的竞争永远是现实而残酷的战场。

俗话说,“伤敌八百,伤己八百”。

面对这场价格战,首当其冲受损的就是整车厂的利润。秦PLUS尊荣版售价已降至7.98万元,较上一代降幅近2万元。这意味着比亚迪正在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在扩大市场的同时,公司也要承担毛利进一步下滑的成本。

2月20日,一开盘,随着比亚迪降价消息发酵,股市下跌,截至午盘已跌2.96%,长安汽车连续两天下跌,累计跌幅逾4%。

其次,整个产业链也可能受到“价格战”的影响,一些头部整车企业或将凭借自身的整合能力和市场垄断地位,迫使整个产业链降价让步。

其中,作为新能源汽车主要成本的锂电池行业自然也未能幸免。而这场价格战在2023年就已经打响,无论是三元还是磷酸铁锂电池电芯,价格降幅都已接近50%。2018年,宁德时代、比亚迪再次发力降价,动力电池即将进入0.3元/Wh时代。

对此,真锂研究创始人莫柯认为,这已经接近锂电池价格的历史低点比亚迪油电混合车价格,接下来随着碳酸锂价格逐渐触底反弹,锂电池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

要么在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要么牺牲利润来换取市场份额的继续扩大。

据统计,宁德时代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达425亿元至4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31%至48.07%。

比亚迪披露2023年业绩: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0亿元至310亿元。

国轩高科2023年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亿元至11亿元,同比增长157%至253%。

对于 CATL、比亚迪、国轩高科等龙头企业来说,利润压缩空间尚存,但对于中小型锂电池厂商来说,这将是一场生死考验,2024 年的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将逐渐演变为产业链的大洗牌。

用最乐观的预期去应对最现实的挑战

这场价格战会带来怎样的效果?能否在2024年带来新能源汽车销量两位数的增长?目前,市场仍存在分歧。

最乐观的估计是,2024年,在低价促销和价格战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增加30%。

工信部预计,2024年国内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150万辆,同比增长20%左右,渗透率有望提升至近40%。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数据,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8.7万辆和72.9万辆,虽然环比有所下降,但同比增速分别高达85.3%和78.8%,为这场“价格战”提供了更多“弹药”。

但潜在风险仍需警惕。对此,真力研究创始人莫柯认为,目前靠“价格战”支撑销量增长的逻辑并不成立,理由并不充分,2022年市场快速增长得益于网约车的扩张,2023年则得益于降价预期带来的购买热情提前释放,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或将不容乐观。

如果降价不能带来预期的销量增长,汽车厂商必然会遭受更大的利润损失,加之目前欧美对中国技术产品出口的限制和打压愈发严厉,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难以继续保持57.9%的超高增速。今年1月,我国出口新能源汽车10.1万辆,同比增长21.7%。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销量将达到550万辆,增幅仅为12%。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是否会在这场“价格战”中陷入真正的“零和博弈”的“血战”,尚待观察。以最乐观的预期迎接最严峻的挑战,将是每个企业的责任。这是我们在2024年必须面对的现实。

特色内容推荐

结尾

*转载文章或加入读者群请扫描二维码添加“真里助手”。

真理研究提供以下行业报告订阅服务:

1.《锂电池信息动态与分析》行业研究月报

2.《汽车动力电池月度分析报告》

3.《新能源汽车月度分析报告》

4.《2024年正极材料行业年度分析报告》

5.《2024年负极材料行业年度分析报告》

6.《2024年电解质行业年度分析报告》

7.《2024年隔膜行业年度分析报告》

8.《2024年动力电池行业年度分析报告》

9. 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年度报告

10.《2017-2024年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数据》

11.《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支持数据库2016-2024》

12.《2018年至2024年四大锂电池材料产量数据库》

13.《2016-2025年全球主要电池企业产能规划数据库》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