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动车市场竞争激烈,内地新能源品牌能否挑战特斯拉霸主地位?

2024-09-17 01:06:00发布    浏览184次    信息编号:160303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越来越多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涌入香港

新浪AI 09.16 17:22

名爵、小鹏、广汽Aion……越来越多的内地新能源品牌涌入香港。

一方面,车企看中香港电动汽车市场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也将香港作为进军国际市场的试验场。

但万事开头难,深耕十余年的特斯拉占据了电动车大部分市场份额。根据香港电动车数据库,2017年至2023年香港首次登记电动私家车数量为62458辆,特斯拉以33909辆位居第一,超越其他品牌,占比54.3%。

也就是说,香港每卖出两辆电动车,就有一辆是特斯拉,这一地位暂时难以被新品牌超越。

竞争激烈的另一个原因是香港市场不大,总人口刚过700万,过去5年每年新车销量仅在4万辆左右。

据统计,目前进入香港的电动车车型共有9个国内品牌31款,涵盖轿车、SUV、MPV等。

哪款车型最受香港消费者青睐?比亚迪无论累计销量还是月销量均以绝对优势领先其他品牌,其中海宝、ATTO3是最受欢迎的两款车型;上汽大通凭借在MPV类目的优异表现位居第二。

2021年至2023年,香港纯电动私家车总登记量将由私家车(新车)市场的24.2%上升至66%。电动车市场前期红利期已过,接下来是一场更艰难的博弈。

比亚迪、上汽大通分列第一、第二

据媒体8月17日报道,内地新能源汽车品牌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市场份额已由一年前的16%大幅提升至30%。

截至2024年7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运输署已批准9家中国内地汽车制造商的31款电动汽车车型在香港销售。

那么哪个内地品牌在香港卖得最好呢?我们根据香港电动车数据库的数据进行了统计(注:吉利持股50%的Smart也算内地品牌)。

2024年1至7月,比亚迪在香港电动私家车销量中位居内地品牌第一,累计销量达4200辆,是排名第二的上汽大通的3倍多。

比亚迪在香港运营两年多,是内地最早落地的车企之一。凭借极高的性价比和优越的售后服务,比亚迪2024年前七个月的销量(4200辆)挤下宝马(2788辆),成为香港电动车市场第二。

比亚迪的增长非常迅速,在2023年香港电动私家车总销量榜单中,比亚迪(3720辆)排名第三,落后于特斯拉(9639辆)和宝马(4981辆);不过,2024年前七个月,比亚迪的销量已经比宝马高出50%。

作为内地品牌榜单第二名,上汽大通被誉为“香港人最喜爱的MPV品牌”。

2024年,上汽大通截至7月的累计销量为1272辆,旗下车型MIFA9以697辆的成绩位列今年内地车型累计销量第四位。

MPV在香港尤为受欢迎,香港消费者较为务实,由于养车成本巨大,希望一车多用,可同时搭载夫妻、儿童、父母和菲佣的MPV成为当地热门选择。

过去香港MPV销量最好的是丰田、,以及本田、日产等日系品牌。上汽大通MPV系列入港后,凭借纯电动优势和强劲的产品力迅速占领市场榜首。去年MIFA9在港上市不到三个月,销量突破500台,打破日系MPV垄断,总销量位居香港MPV市场单一车型第一。

从以上累计榜单来看,前四名(比亚迪、上汽大通、smart、名爵)对排名靠后的品牌似乎有着碾压之势,尤其是比亚迪,销量远远落后于后面几个品牌,甚至是排名第五的沃尔沃的十几倍。

但存在一个问题,其中部分品牌2024年才入港,如广汽Aion的展厅1月底才正式开业,累计名单无法体现完整程度。

因此我们整理了7月份的销量榜2024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发现排名确实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7月份,比亚迪、上汽大通依旧保持冠亚军,但名爵超越smart成为第三名,广汽Aion由第8位跃升至第5位,哪吒汽车由第10位升至第7位。

2024年5月,MG在九龙湾开设香港第二家展厅,并宣布重点加强售后服务,包括扩建位于元朗锦田的MG品牌超级5S中心,在九龙开设第三家维修中心;

从轿车车型来看,比亚迪、上汽大通各有3款车型进入前十,名爵则有2款车型上榜。

最受香港消费者欢迎的内地新能源车型为比亚迪海宝、ATTO3,其次为上汽大通MIFA7,此外智能精灵1号、广汽Aion Y plus等也榜上有名。

内地汽车制造商纷纷进军香港

越来越多的内地新能源汽车企业进入香港。

就说2024年,1月份,Aion位于香港九龙湾的首家店正式开业,不到半年,Aion位于香港湾仔的品牌店也投入运营;3月份,哪吒汽车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约,成为政府重点企业合作伙伴,香港政府将为哪吒汽车提供2亿港元补贴,并协助进行2亿美元的基石轮投资;4月份,小鹏汽车宣布与森那美汽车集团合作,正式进军香港市场……

为了更清楚了解目前各车企在香港的布局,我们在 Maps上搜索了各品牌的展厅(展示及销售功能)数量,并做了不完全统计。

地图显示,内地新能源品牌在港展厅数量可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比亚迪,拥有7家展厅;第二级为上汽大通、名爵、Zeekr等;第三级为哪吒汽车、沃尔沃。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品牌都采用“展厅”形式售车,比如小鹏的销售店在地图上显示为“Xpeng”,的销售店名为“Space”。

据媒体报道,除了已经在香港设有销售网络和具体产品销售的车企外2024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理想汽车、五菱汽车等也透露了进军香港市场的意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傅冰峰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内地汽车品牌进入香港市场,并将其作为拓展全球市场的重要门户。

香港能为内地汽车制造商提供什么?

8月23日,比亚迪亚太区总经理刘学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香港是全球增长最快、最大、最好的电动汽车市场之一。

香港电动车的渗透率已非常高,根据香港运输署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香港私家车首次登记数量为26632辆,其中电动车为20052辆,占比约75.3%。

“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是香港的另一大优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国际化的经济特征,使香港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的试金石和中转站。

粤港澳大湾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进行“对接”,在充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共享方面持续发力。

例如2023年9月,深圳市发改委印发《深圳市促进消费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加快建设“超级充电城市”,为香港车牌、深港双车牌电动汽车在深圳提供充电、换电服务提供便利,推动香港居民消费集中区域充电设施安装充电转换器。

在面向全球方面,香港可以聚集全球人才。例如哪吒汽车在香港设立研发中心,将聚集全球顶尖研发人才,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全球市场的智能驾驶、全自然语言多语言语音交互等。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心,内地汽车厂商的涌入,会把“价格战”带到香港。

香港汽车协会行政总裁吴文强指出:“仅今年一年,就有六七个新的(内地)电动车品牌(加入),这样的增幅,消费者的选择就更多了。再加上政府‘一车多用’政策有所调整,市场也有些放缓,多重因素之下,供需平衡就会出现问题,这个问题就会影响到价格。”

(本文作者为《财经》特约撰稿人)

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