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评论:警惕高价咨询志愿填报,莫被噱头蒙蔽

2025-07-26 01:00:42发布    浏览19次    信息编号:212634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三湘都市报评论:警惕高价咨询志愿填报,莫被噱头蒙蔽

高考结束之后,考生与家长们再次投入到志愿填报的繁忙之中。面对众多学校和专业的选择,许多考生和家长感到困惑,这也使得辅导填报志愿的市场逐渐兴旺起来。市场上涌现了各式各样的填报服务,如“利用大数据预测录取几率”、“提供专家一对一咨询服务”等,价格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众多机构商家宣称其大数据来源于教育部或考试院,然而这一说法遭到了相关部门的否认。某些高中教师及高校招生顾问被冠以“资深”、“顶尖”等头衔,他们的咨询服务费用动辄数千至上万元不等。(据《新京报》6月19日报道)

常言道,“考七分,报三分”,在迈向心仪大学的过程中,家长与考生的心情总是紧绷不已。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这一环节历来至关重要。面对如何填报一个较为理想的志愿,许多人心中并无把握。若能获得专业人士的辅导,无疑是最佳选择。正因看准了考生和家长这种心理需求,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了形形色色的“填报服务”。

这些填报指导机构以“大数据分析预测”、“专家一对一咨询”等名义,收取高额的咨询费用,看似提供指导,实则进行敛财,导致众多考生及其家长上当受骗。事实上,近些年媒体对此类现象已有报道,那些被大肆宣扬的所谓“内部资料”实际上只是从公开网站搜集的信息,所谓的“专家指导”也仅仅是资质不全的教育机构人员假冒的。

新浪高考志愿通的一名专家,据官网信息,在北京地区的咨询服务费用高达五万元,而在山东地区仅需九千八百元,两地价格相差悬殊;另一位所谓的“专家”,在这里拥有六年以上的指导经验,换个地方却摇身一变,成为八年经验的导师,名头频繁更换。此外,诸多原本可在网络免费获取的资料和信息,被某些指导机构重新包装,以“内部资料”之名高价出售,同时谎称这些资料均源自政府官方机构。此类现象至少揭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当前的志愿填报辅导领域,存在不少投机取巧之徒,他们利用考生和家长之间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将易得信息以高价转手,使咨询者陷入困境。

考生和家长在缺乏经验时,确实亟需有经验者给予建议。然而,现今的填报志愿流程是先知晓分数,再行选择,这大大降低了以往填报志愿时的风险,类似“赌博”的填报方式已变得不那么危险。因此,技巧在其中的重要性已不如以往那般突出。此外,相较于高昂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给孩子提供恰当的专业规划与建议显得尤为关键,不应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而应先明确个人兴趣所在,再作出选择。若仅凭市场上所谓的“大数据分析”来决定专业方向,实则与盲目跟风别无二致。

面对高昂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考生及家长应保持冷静思考,同时政府部门亦应整治那些明显违规的行为。这包括至少制定行业标准,对相关资质提出严格规定,并且设立公益性质的辅导机构,以防止乱象滋生。

同城奢侈品信息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