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个新闻相关术语解释

2023-04-18 17:00:27发布    浏览191次    信息编号:32613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55个新闻相关术语解释

1、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新闻采访报道需要核实、拓展、深化的信息,提醒记者新闻发生的地点和新闻采访的方向。

2、新闻与事实——新闻来源于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 先是事实,后是新闻,一个是来源,一个是流量,先是事实,后是新闻,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割裂,更不能颠倒。

3、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着重收集新闻事实的一种特殊调查研究活动。

4.第一手资料——记者直接从所要报道的事实中获得的资料,不经过任何中介环节,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资料。 第一手资料具有经验性、生动性、可读性等优点。

5、吃透两头——吃透“上”,是指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政策指示精神; 透彻了解“下层”,是指掌握富人的实际情况。 在面试实践中,既要对“上”“下”也有透彻了解。

6、“入心”与“入身”——即访谈不仅要深入身体,更要深入思想。 所谓“体入”,就是要到新闻现场,到群众中去; 所谓“入心”,就是深入事物,找出事物的内外联系,把握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

7.记者——统称记者,是指新闻媒体机构的专职采访、报道人员。 同事泛指记者,包括主编、编辑、记者、播音员、通讯员等。

8.职业记者——职业记者是专门报道某一行业或某一战线的记者。 职业记者最大的特点就是“专家”。 他们在分工方面有较多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9.特约记者——新闻单位为执行重要的特殊任务而派出的记者。 特约记者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往往高于普通记者。

10、特约记者——是新闻单位为了邀请其他单位的同志完成一项重要的写作任务而给予的称号。 特约记者收集和撰写的手稿通常更为重要和有特色。

11.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子”。 指记者对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进行敏锐辨别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它是一种职业敏感度,一种顿悟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体现。

12、新闻宣传价值——所谓宣传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所包含的对传播者有益的、能够反映传播者主观意图(思想、观点、主张)的品质。 这些因素包括一致性、典型性、针对性和及时性。

13、新闻选编——指记者根据新闻价值、自媒体定位或版面(时代)需要,对发现的新闻进行选编。 新闻选择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新闻价值标准,二是新闻政策标准。 只有新闻价值标准与新闻政策标准的和谐统一才是新闻的最佳选择。

14、“耳朵、耳朵、喉舌”——无产阶级舞台上的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党的使命,他们的职责就是做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报道事实。 “耳朵、眼睛和喉舌”主要是指记者的职责,即及时报道事实,通过采访第一时间报道近期发生的重要事实。 上报上报,充分发挥记者“耳目”作用。

15.新闻报道思想——指新闻机构在一定时期内组织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 它体现了新闻报道的方向和意图,指明了报道的目的、内容、范围、重点和要求,是记者进行采访的依据和出发点。

16.新闻背景(素材)——指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环境和主客观条件。 背景是一篇新闻的组成部分,是补充、对比或突出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素材。

17、采访——作为采访活动的一种方式,是指记者与被采访者谈话,了解事情的真相和来龙去脉,然后收集构成新闻的事实材料。 记者要学习,要善于采访,否则肯定当不了记者。

18. ——也称 ,是一种常见的集体访谈形式。 对于情况复杂、矛盾多的问题,座谈会后,各界人士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意见和看法,有利于把握全局,摸清真相。

19、“架桥的艺术”——架桥是一种采访艺术新闻文体的相关知识,也是斯诺前妻威尔斯口中的“斯诺法”。 其核心是找到被采访者感兴趣的相似点或相近点,让记者和被采访者从“生疏”到“熟悉”,在特定的环境中选择合适的话题,目的是营造热闹、热闹的气氛。

20. 开放式提问——指提出更笼统、更广泛、更大规模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没有严格限制,给对方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 这样的问题相对宽松,不引人注目,而且通常很体面。 特点:常在面试开始时使用,可以拉近双方的心理情感距离,但因其松散、自由,难以深入挖掘。

21、封闭式问题——指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问题,要求对方只在问题的具体内容范围内作答。 特点:封闭式提问容易突破,常用于深度提问或​​验证、验证、换题。 他们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语气。

22、提问——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以确认和了解被访者对某一事件的真实看法。 具有易于发散思想、能深谈心的特点。

23、面试的“心理控制”——面试过程是一个心理上相互影响的过程。 记者是相互影响的主导者,不仅要对被采访者的心理活动做出正确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心理反应,还要善于使对方的心理状态受到记者的影响和制约,这是记者对受访者的“心理控制”; 而所谓“心理控制”,并不是说记者可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而是对方应该保留不同意见,表示理解。 只有求同存异,才能达成共鸣。

24、新闻采访观察——即记者现场“蒙眼”,又称目击采访。 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方式,是指记者由外向内观察和思考客观事实,以确认和收集新闻素材和线索。 目击新闻

25、目击新闻—— news,强调“目击”,视觉感强,即通过记者在现场的目击者及时报道新闻事件。

26、概览与推敲——所谓“概览”,即“鸟橄榄法”,就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粗略的、鸟瞰的全面观察,把握事物的全貌和轮廓,哪个更准确和完整; 所谓,即俗称的“审视法”,就是对某一事物的某一部分或细节进行集中、细致的观察。 在一次完整的现场观察中,要将概览和细察有机地结合起来。

27. 巡回采访——也叫旅行采访或旅行采访,是记者按照预定路线,沿途就与采访话题相关的话题进行采访。 它具有开阔记者视野、使报道风格生动活泼等优点,适合报道一些特殊的、重要的话题。

28、交叉采访——指因记者证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同时交叉采访两条或几条新闻。 这种采访可以充分利用交通、通讯、物资等有利条件,防止重要消息遗漏或延迟发布,节省重复查找的时间。

29、报道角度——新闻角度,又称报道角度。 挖掘和表达新闻是新闻工作者采写新闻的出发点或着眼点。

30、用事实说话——新闻工作者通过对新闻事实和材料的分析、选择、整理,通过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方式。 它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报道原则。 它以事实为依据,在事实报道中隐藏观点,让人在接受事实的同时接受记者的观点。 它符合人们主要从新闻中了解事实和新闻风格的基本特点新闻文体的相关知识,因此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更具解释性。

31、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事实的主要成分。 一般包括:when、where、what、why、ho​​w,简称“5W1H”。

32、新闻——只报道事情的概况,不讲详细过程和细节,用简短的语言迅速传播最新事实的新闻体裁。 它也是使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基本新闻文体。

33. ——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知识的比较详细、生动的报道。 不仅要交代事情的经过,还要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相关的环境氛围。

34.新闻特写——截取新闻事实的断面,即捕捉具有典型意义的一定时空,通过片段、场景、镜头对事件或人物、场景进行视觉报道具有现场感的生动新闻体裁。

35、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即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以及通过报道事实所表达的主观意图。 主题在新闻中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语言运用的基础。

36.新闻选材——新闻选材是指对准备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的选择,包括选材、范围和选材过程两部分。 新闻选材与新闻写作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选材的过程本质上是从新闻创作到报道新闻的过程,即从客观存在到社会传播的过程。

37、新闻结构——指新闻内容的组合和结构,即新闻作品的版面设计。 其组成部分包括:层次和段落、过渡和响应、开头和结尾等基本组成部分。

38、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最新信息所使用的语言,称为新闻语言。 具有客观、准确、简洁、通俗易懂的特点。

39、新闻基础(head)——又称新闻头,是指以客观事实为新闻传播的依据或契机,是事实成为新闻的基础。

40. 事件新闻——指以一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中心的新闻报道,其变化时态具有突然性或进行性。 事件新闻包括大量动态新闻、现场特写(新闻速写)等。根据具体情况,又可分为突发事件和可预见事件

41. Non-event news——指不同于事件新闻的新闻报道,即对一段时间或几个空间内发生的情况、经历或问题的一般性或阶段性反映,时态常为渐进性。 非事件新闻包括典型报道、深度报道、实证新闻、评论新闻等。

42、视觉新闻——即特写新闻,利用视觉技术来表达事物,获得视觉效果。 它的立足点一是具有新闻的特点,二是采用了特写镜头的表现手法。 最突出的特点是场景感强,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人,听到了声音,克服了枯燥和概念化。

43、一事一报——指一则新闻通常只报道一个有意义的新闻事件,或事物发展的某一方面。 主题集中鲜明,表达直接简单,多以直截了当的方式讲述故事,用事实说话,语言简洁明了,篇幅短小。

44、电头——指电报稿中对新闻单位、地点、时间的说明,有时也只有新闻单位和时间。 用电送外地的叫“电”,送稿子到地方的叫“埙”。

45. News Feed——也称为“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新闻类型。 它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近期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新闻体裁。

46. 倒金字塔结构——又称“倒三角”结构,是新闻写作中最常用的结构之一。 它把新闻中的事实内容按事实的重要性或受众关注的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像倒金字塔或倒三角形,故名。多用于事实性新闻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