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冠军孙英杰给跑者的11条忠告| 跑者必读
2023-04-18 16:11:16发布 浏览226次 信息编号:32365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长跑冠军孙英杰给跑者的11条忠告| 跑者必读
+关注以上【跑就是跑】一起跑!
这里的运动知识来自
专业通信专业书籍阅读
新人不要错过文末
人物介绍:
孙英杰,辽宁沉阳人,是中国女子中长跑项目的女主角之一。 2002年亚运会,他获得5000米和10000米两枚金牌,分别位列世界第二和第四。 2003年世锦赛,孙英杰和刘翔分别在女子10000米栏和男子110米栏项目中获得了中国代表团仅有的两枚奖牌。 孙英杰也多次在自己的马拉松主赛事中取得佳绩。 2004年获得世界半程马拉松冠军,北京马拉松三连冠,创造了女子马拉松历史上的第三个世界最好成绩。
来自辽宁沉阳的孙英杰
多次在马拉松比赛中取得佳绩
2004年获得世界半程马拉松冠军
北京马拉松三连冠
并创造了女子马拉松史上第三个世界最好成绩
个人最好成绩
5000米
14分40秒42(2002年10月12日,韩国釜山)
10000米
30分07秒20(2003年8月23日,法国巴黎)
马拉松
2小时19分39秒(2003年10月19日,中国北京)
半程马拉松
1 小时 8 分 40 秒(2004 年 10 月 3 日,印度新德里)
室内3000米
9分19秒28(2002年3月2日,中国天津)
孙英杰教练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一套马拉松跑的锻炼方法,特别适合亚洲人的体型。 既能帮助跑者提高成绩,又能最大程度保护关节免受伤害。 以下是孙英杰教练的11点忠告。
1.不用腿带动身体,用中轴带动身体
跑步不是用腿带动身体跑。 必须以身体的中轴为带动,然后脚才能动。
跑步时,重心不能放在单腿上,身体的重量要放在两腿之间。 因为在脚着地的瞬间锻炼长跑时肌肉,如果重心不对,跑得越快,膝盖承受的压力就越大,越容易受伤。
缩短步幅并保持重心稳定
保持小步幅。 因为步幅小,可以保证重心始终稍微靠前,否则重心靠后,不利于跑步。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锻炼心肺功能,促进皮下脂肪的燃烧。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保证腿部的肌肉线条。 大步走时,肌肉横向发展。
3、采用快步频率,进行变速训练
这种速度变化并不是指绝对的速度变化,而是步频的加快。
步幅越小,频率变快的空间就越大。
一开始可以快1分钟,慢1分钟,这样改变速度。 可能是刚开始坚持了2分钟跑者就很累了。
具体来说,什么样的频率快和慢? 孙英杰教练解释说,慢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慢。 比如配速可以保持在每分钟180步,快配可以达到每分钟200步以上。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逐渐锻炼心肺功能和腿部力量。
4. 脚着地有两种方式。 长跑时,脚底需要着地。
跑步者之间一直存在关于前脚、脚后跟或全脚着地的争论。
孙英杰教练说:
跑步中脚着地的方式有两种,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地、不同的比赛进行调整。
场地方面,一个是田径,一个是公路。 从距离上来说,一个是近距离,3000米以下,一个是长距离。
马拉松、公路跑、田径场上的长距离跑,必须用脚掌着地。
如果一开始找不到更好的感觉,可以稍微抬起脚尖。 短跑的发力点在前脚,步幅要大,后腿要高,以求短时间内的最快速度。
5. 记住,脚后跟着地是非常有害的
足跟撞击有很多危险。 因为脚后跟有很多血管和神经,如果脚后跟长时间着地,如果跑者有3年以上的跑步经验,会直接影响视力。
跑步过程中的恒定压力会影响视力。 重量越大,压力越大。
跑步时,脚不能从脚后跟过渡到地面,即前脚掌和全脚掌两种着地方式。
6.不要对膝关节施加压力,脚离地面越近越好
对于膝伤,教练表示:
很多人跑步的时候都是侧着跑,一只脚在左边,另一只脚在右边。 而且,后腿比膝盖还要高,一直到臀部。 这种跑法对双腿的膝关节造成很大的压力,很容易受伤。
与非洲球员对比:非洲人没有多少脂肪,而亚洲人的身体有很大一部分。 脚从空中落地,直接触地,用力很大。 这种压迫力,往往是膝盖难以承受的。
所以我们中国跑者在跑步的时候要注意,双脚离地越近越好,身体要挺直平衡。
7、踝关节要灵活,手臂不要摆动太多
大腿和髋关节需要整体前移,不是简单的发胯,不是臀部主动发力,而是身体中轴整体前移,靠惯性行走。
很多人认为跑步就是用臀部带动大腿,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
对于跑步时如何调整手臂和上肢,孙英杰表示,手臂摆动频率要快,不能大摆臂,要小摆臂,甚至不摆臂。 整个上半身非常放松和稳定。
坚持练习这个姿势,保持身体平衡,很快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8、跑步前的静态拉伸要从头到脚进行小范围的拉伸
孙英杰提醒跑者,跑前的静态拉伸不可忽视。
跑步前需要从头到脚进行小而精细的拉伸。
具体来说,也很有讲究:所有的动作都要以身体的中心为中心。 首先,头部不能转圈,可以前后左右伸展。 肩关节的转动,基础要做好,腰也是活动的中轴。
特别要注意的是膝关节,不是转大圈,而是半圈一拍,进行拉伸。
踝关节对于跑步来说非常重要。 很多跑者一开始的肌肉和韧带都没有弹性,转不了身。 这时候做来回拉伸比较好。
九、跑后动态拉伸,按摩也是必要的
跑步后,大家一定要做动态大范围的拉伸。 这时候身体是热的,拉伸一下效果会特别好。
跑完后做动态大范围的拉伸,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运动过程,保证运动到位,有助于更好地长时间跑步。
此外,孙英杰教练还提醒跑友们,按摩恢复对于运动员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跑者也要坚持,这样才能保证身体更快的恢复,提高成绩,避免运动损伤。
10.制定训练计划,注意休息和放松
跑步不仅仅是抬腿跑步,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比如今天跑,明天休息,后天做核心训练,这样才能保证成绩的稳定和提升.
训练和跑步之后,休息和放松也很重要。 比如比赛前一周,可以今天跑明天休息,跑完后天休息。 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你必须在这之前休息一下。 只有好好休息,才能在比赛中有好的爆发。
此外,对于一些过分强调打破个人最好成绩的跑者,孙英杰教练说:
马拉松在各地的兴起绝对是一件好事。 这种现象本身就很好,传达了全民健身的价值。 通过跑步,让更多人真正明白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更多的人会根据城市和远近,选择在周边比赛。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了解跑步是为了什么? “
我个人的看法是,跑步最重要的是考验自己,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依靠意志力来体现自己的持续性。
如果只是为了参加比赛而为某项比赛过度训练,恐怕会受伤。 我们要把运动变成一种习惯,习惯就是健康。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跑步爱好者立志冲击个人最好成绩(PB),将其作为每一次突破的节点。 对于这种心态和标准,她认为,如果过分强调,未必合理。
过分强调成绩的心态或多或少是不健康的。 我总是呼吁,你跑什么? 是为了PB吗? 为了成绩? 或者为了自己的身体。
即使你取得了(某种结果)锻炼长跑时肌肉,你真正想要的是在职业比赛中登上领奖台吗? 或者超越谁? 身体的健康不是最重要的吗?
如果能坚持,结果能说明什么?
过度运动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 一旦超过身体的极限,就是不健康的。
总结-【太阳的运行法】
跑步应由身体重心带动。
身体(不是上半身!)微微前倾,双肩放松,身体重心在肚脐下两寸。
不要大步潇洒,不要酷帅弹力十足,你要的是稳定、速度、安全、耐用!
身体重心越低,上下摆动越小,越省力。
步幅小,步频高,自然重心就低。
着陆时间很短。
脚的内侧应该在一条线上,而不是两条!
避免大步向前、高抬腿、向后拉腿、八字脚和耸肩。
跑步有益健康
跑步是全面开发和锻炼人体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它被誉为有氧代谢之王。 主要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 减少体内脂肪,降低肥胖风险; 增强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吸收; 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和消除脂肪肝。 它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强度和密度,预防骨关节炎。 跑步有很多好处。 研究表明,跑步可以降低30%的死亡风险。
跑步可以刺激内啡肽的分泌,增加内啡肽的分泌。 在内啡肽的刺激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 内啡肽因此也被称为“快乐荷尔蒙”或“青春荷尔蒙”,它能使人感到快乐和满足,甚至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和不快。 越来越多的白领喜欢跑步,因为跑步可以有效缓解工作压力、紧张和焦虑。
心率反映运动强度,有计算公式
心率是反映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 很多人在跑步的时候都会出现气短,有的甚至气喘吁吁,这对身体不好。 你的速度很高,但是你的心率可以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你跑得越多,你就越健康,这意味着你的心肺强壮。 但是如果你的速度很高,你的心率也很高,如果你继续跑,你的心脏可能会超负荷。 出了点问题。
慢跑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方式。 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以中等强度跑步,即最大心率的70-85%。 如果年龄较大或体质较差,建议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5%。
最大心率的计算公式为:最大心率=220-年龄。 例:某跑步者30岁,其最大心率为220-30=190(次/分钟),运动强度为190×(70-85%)=133-162(次/分钟)。
人们在跑步时监测心率不是很方便。 我们可以用RPE表(主观感觉疲劳表),从6到20分为15个等级,我们控制在13-15,也就是运动强度适中。 还有一个比较方便的方法,就是我们跑步的时候感觉呼吸有点困难,还能说话,但是不能唱歌,基本运动强度适中。
保持适度的运动强度,还要保证跑步时间和步频
每次有氧运动最好保证30分钟以上,因为我们刚开始跑步时,身体首先消耗体内的碳水化合物,30分钟后开始燃烧脂肪。 另外,运动只能在30分钟后刺激我们。 分泌内啡肽,带来愉悦和放松的感觉。
我们慢跑的时候,应该在30分钟到50分钟之间。 配速必须超过7分钟。 一公里应该是7分钟。 不要每公里跑 6 或 5 分钟。 配速必须是每分钟180、190甚至200步,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对身体消耗或者新陈代谢都会有很好的效果,因为什么,快的频率是很累的,慢跑快的频率可以减少皮下脂肪。
过度跑步会伤害身体。 多项运动调整
跑步也要控制。 过度的跑步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一般我们建议一周锻炼3到5次,因为锻炼一两次效果不是很好。
我们很高兴很多跑友认同“跑步就是跑步”的理念,将跑步融入生活,让跑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的跑者来说,跑步是一种促进身心健康的方式。 不要本末倒置。 所有的训练计划都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安全第一,不忘初心。
如果你读到这里,你一定是一个真正的跑步者,我喜欢你!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