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公布啦,你知道具体日期吗?
2025-07-23 12:02:31发布 浏览39次 信息编号:212573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2024年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公布啦,你知道具体日期吗?
2023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公布)
据悉,山东省2023年高考志愿的填报期限定于6月29日至7月31日。为协助考生进行志愿填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将提供一系列的指导服务。这包括发布招生政策及相关解读。考生及家长需密切关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2023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是什么时候
完成高考志愿填报,未来将充满光明与希望。赶快点击“免费评估你的大学录取机会”按钮吧!
6月29日,需进行普通类提前批次第一次志愿的填报,其中包含高水平运动员;同时,还需填报体育类提前批次第一次志愿;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次第一次志愿也需在此日完成填报;此外,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次(仅针对技能突出人才)的第一次志愿填报也需在这一天进行。
去年时长为4天的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及普通类常规批首次志愿填报,今年将缩短至3天。具体时间为7月5日至7日,届时将进行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志愿的填报;同时,普通类常规批、体育类常规批首次志愿(均为本科计划)的填报也将进行;此外,艺术类本科批首次志愿以及春季高考本科批首次志愿的填报也将同期进行。
前两个批次的志愿填报时间进行了调整,这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普通类提前批的第2次志愿填报时间也相应地提前了一天。具体来说,7月13日,考生们需要填报普通类提前批、艺术类本科提前批以及体育类提前批的第2次志愿;同时,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的第2次志愿(仅针对技能拔尖人才)也需要在这一天完成填报。
常规批次普通类及体育类志愿填报的第二轮,需在原定日期前两天进行。具体时间为7月24日至26日,届时将进行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二次志愿的填报,这包括第一次志愿中未完成的本科计划以及所有专科计划;同时,还将进行艺术类专科批第一次志愿以及春季高考专科批(包括技能拔尖人才)第一次志愿的填报。
2023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
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山东的考生应当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筛选手段来锁定心仪的院校,这样的筛选结果往往更为合理和科学。
在对比数据时,山东的考生们不应只关注个别年份的统计,而应广泛对比并深入分析过去三四年间的历史数据。
山东的考生在挑选与自身分数相契合的院校时,需预留一定的波动范围,这样有助于后续制定志愿的层次结构。
山东考生的分数分布每年都有所变化,同时,部分高校的招生批次也会有所调整,例如,某所高校在前一年可能属于二本招生,而到了后一年则可能升级为一本招生。鉴于此,上述方法所确定的目标院校只能作为参考依据,在最终确定志愿填报方案时,还需全面考虑其他多种因素。
高考志愿填报的方法
1、线差法
线差填报法涉及将考生的成绩线差与学校的录取线差进行对比,以决定志愿的填报。具体来说,考生的成绩线差是指其高考分数与省定控制线的差额,而学校的录取线差则是该校录取平均分与省控线之间的差距。当考生的成绩线差高于学校的录取线差平均值时,其被录取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2、位次法
位次法涉及依据考生的高考分数在各自科目类别中的排名情况,用以决定志愿院校的填报;只有当考生的排名与目标院校或专业过往年份录取的排名相匹配或更高时,该考生才有被录取的可能。在采用平行志愿的招生机制下,各高校的招生录取工作则是依据考生的排名顺序,从高到低依次进行的。
3、线差为主,位次为辅
线差法适用于不同水平的考生,无论是重点批次还是普通批次的学生。相比之下,排名法更适合成绩靠前的考生,而对所有层次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适用,尤其是在排名靠后的考生中,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会逐渐降低。因此,在筛选学校时,应以录取平均分线差均值作为主要依据,同时辅以位次法。
填报高考志愿有哪些步骤
首先,需依据排名来挑选学校;鉴于考生人数、考试难度及招生名额等每年都可能发生变动,导致各年度的录取分数线有所起伏,尽管如此,学校的排名相对保持稳定;鉴于此,考生在确定报考目标时,建议优先采用排名法进行自我定位。
在第二步中,考生需依据个人兴趣与能力来确立专业取向;在填报高考志愿前,他们需对自己在兴趣、能力以及性格方面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即便某个专业的就业率颇高,若考生对此缺乏兴趣,那么他们可能难以凭借理智与毅力去学好这门专业,甚至可能面临无法毕业的困境。鉴于此,考生务必挑选最符合自身需求的专业。
第三步,关键在于精挑细选目标志愿。所谓精挑细选,即在前两步筛选出可报考的院校与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搭配与筛选。在此阶段,需着重思考如何使自己的高考志愿更加稳固可靠,并对每个院校的每个专业都做到心中有数。
第四步,需依据往年的录取信息进行合理排序。在填报高考志愿的过程中,考生应将心仪且竞争激烈的院校置于志愿表首位,而对于录取概率较高的院校则安排在后面,以此作为保底选择。遵循“冲稳保”的策略,即适度尝试冲刺,但避免盲目冲动;稳健选择时,应着重考虑专业和满意的高校;确保保底院校的选择得当,以防出现高分却只能就读低档次学校的情况。
高考填报志愿有哪些常见的失误
高考志愿填报中常出现的错误类型包括:一是对院校录取分数线预测不准确或对自身成绩评估失误,从而未能被录取;二是志愿填报数量过少,导致最终未能被任何一所学校录取。志愿选择过少,若仅填报单一院校,一旦该院校未录取,便无法再参与其他院校的录取机会;部分考生虽然分数较高,却因只报考热门或热门紧俏专业且不接受专业调剂,导致虽然档案已送达学校,但学校因无法满足其专业志愿而将其退档;报考了因身体条件不适合而被高校拒绝录取的专业;相关科目成绩不尽如人意。高考分数触及了学校的录取门槛,却因某一科目分数偏低,亦或是报考专业相关科目成绩未达学校标准,导致学校未能录取。除此之外,还有因档案资料不完整、信息失实等因素被淘汰的情况。从某一层面来看,录取阶段出现的退档现象,高校将其视为退档的主要原因;而对于考生而言,这些情况几乎都源于志愿填报的失误。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