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泡茶才好喝? 掌握这4个技巧,秒变泡茶高手!
2023-04-17 22:56:16发布 浏览247次 信息编号:29888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怎样泡茶才好喝? 掌握这4个技巧,秒变泡茶高手!
随着大家对健康的重视,喝茶也越来越流行。 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很多人追求更好的茶叶。 然而,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是“很好”的茶,但冲泡出来怎么会一样呢?
在这里,我们就深入谈谈“泡茶”。
01 泡茶的本质
在泡茶的过程中,有一个过程叫揉,就是用机械力作用在绿茶上,压揉,使茶叶中的风味物质——如带来苦味、涩味、鲜味的物质、甜味、香味——茶多酚、茶氨酸、咖啡碱、果胶和茶多糖,一部分被带到叶面,一部分留在叶内,因此泡茶时,茶叶表面的可溶性物质叶子先溶解在水中,然后叶子中的物质移动到叶子的表面,然后溶解到水中,形成浓稠的茶汤。 也就是说,泡茶实际上是一个溶解物质的过程。 水是溶剂,可溶性风味物质是溶质。 溶质的多少决定了茶汤的浓度; 溶解速度影响茶叶的抗泡性; 各种物质溶解是否协调,影响茶汤的适口性。
风味物质溶解在水中的数量、速度和平衡受多种因素影响。 如茶叶的年龄和嫩度,茶条是否完整或细碎,是否揉紧或松散,以及水提取物的总量。 当然,也会受到水温、放入茶叶的多少、浸泡时间,甚至茶器的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情况很复杂,很难一言以蔽之。
过去,老百姓喝的茶大多档次不高,原料比较成熟,甚至比较粗糙。 只有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才能冲出味道。 在那个物质还不是很丰富的年代,食物浓度高就是好!
如今,制茶技术不断提高,茶叶品种也越来越丰富。 人们的茶叶消费意识和消费水平得到提高,可以喝到各种档次的茶叶。 很多优质茶叶都不容易盲目多泡开水泡茶。 有利于风味的表达,茶汤浓郁但缺乏协调性。
想让每一种茶都好喝,就需要下一番功夫。 中国茶的品种很多,同一个品种可能有好几个等级。 需要反复的冲泡实践和比较,总结出一些有规律的方法。 所谓熟能生巧!
如果把泡茶比作交响乐团,那么泡茶的人就是指挥,好茶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泡茶的过程就是开车的过程。
02 如何泡出好茶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如何“冲泡”一杯茶。 口感好,这种茶的品质特征已经表现出来,而且能保持比较长的时间。 这些应该是“好酿造”的三个基本指标。
要想泡好茶,首先要了解泡茶的“三要素”——泡茶的量、水的温度和泡的时间。
初学泡茶的人,常常会为壶里放多少茶而苦恼。 茶叶放少了,茶汤会淡而无味,茶叶放多了,茶汤会发苦,影响口感。 茶艺师常用“茶水比”一词来形容茶叶的量,即茶叶与水的比例(实际上是指茶具的体积)。
在用专业的设备和方法泡茶时,通常的茶水比例在1:15到1:25之间,因茶叶的特性而有所不同。 对于一般的绿茶、黄茶、白茶、红茶和花茶,可以选择1:25的比例,即1克茶叶加25毫升水。 若茶壶或盖杯的容积为100毫升,放入4克茶叶,泡出的茶汤浓淡适中。 乌龙茶和红茶往往追求浓郁的口感,多采用1:15的茶水比例。
如果用日常包馅法泡茶,茶水的比例应在1:50-1:100之间,泡茶时,由于温度持续较高,茶叶要少放,以1:150-1:200的比例 茶水的比例是合适的。
以上数据虽然准确,但也有不便之处。 例如,有时我们无法知道茶壶的容量,只能通过简单的目测来确定放入多少茶叶。对于茶壶和茶杯来说,它们的体积和高度是成正比的。 以容量不超过400毫升的壶或杯为例。 形状紧实或近球形的茶叶,放茶量以盖住容器底部为宜,厚度以0.5厘米左右为宜; 对于较松散的茶,厚度在1-1.5厘米之间较为适中。
确定茶叶的多少,泡茶的水温也有讲究。 通常用于描述不同水温的术语有:
高温水是指90-100℃的水; 中温水是指90-80℃的水; 低温水是指80℃以下的水。 有常温水、冰水等。
一般规律是水温高时,茶香明显,茶汤味重,偏苦; 大多数绿茶原料比较嫩,咖啡因含量高,容易泡苦,所以最好用低温水冲泡。 红茶、白茶、花茶、黑茶用中温水冲泡味道鲜美,但乌龙茶、生普洱茶和一些老茶最好用高温水冲泡,以充分发挥其独特风味. 对苦味和咖啡因敏感的人可以尝试用温水甚至冰水泡茶,会损失一些香气,但茶汤几乎不苦。
总之泡茶的水温和煮茶的温度是一样的,可以根据茶的特性和我们想要的风味来调节。 冬天泡茶时,由于环境温度低,茶具散热快,泡茶的水温可比平时略高。 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茶水温度比较低,第一次冲泡的水温可以调高一个档次,第二次冲泡就会恢复正常。 如果茶叶比较碎,甚至大部分是粉末,泡茶的水温可以降低一级,以减少苦味。
茶泡得好不好,与每次冲泡的浸泡时间有很大关系。 在专业泡茶场景中,当茶量和水温都是定值的时候,泡茶时间就成了泡茶师傅争论的焦点,而单位精确到秒。
绿茶、乌龙茶、普洱生茶的风味很容易受浸泡时间的影响。 因此,在练习冲泡这些茶时,首先要学会默数秒数。 有时相差四五秒,就能让茶汤的味道产生天壤之别。 白茶、红茶、红茶对泡茶时间的耐受性都比较强,泡40秒还是60秒,差别不是很大。 总之,对于专业泡茶来说,泡茶的时间是以“秒”为单位计算的。
如果是日常的馅法,茶叶放的少,泡的时间自然要长一些,以分钟计。 如果用高温水冲泡,一般泡3-5分钟比较好。 如果是冷萃,浸泡时间以小时计算。 1小时到4小时之间,茶汤比较容易喝。
最后,茶叶是否耐冲泡,即一定量的茶叶能冲泡多少次,多少水或多少杯,其实和茶叶的品级有关,放茶量的多少,水的多少每次冲泡的温度和浸泡时间。 能够多次冲泡某种茶,而且茶汤依然和谐可口,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练习、不断比较、琢磨的境界。
03 泡茶用什么茶具最好
泡茶是一项技术活,最终目的是借助合适的器具和方法,使茶的味道好。 而喝茶,更是一件有生命力的事情。 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下,只要稍微调整一下方法论,其实也可以泡茶喝茶。
如果进行专业品茶,从色、香、形等各个方面欣赏茶之美,可以使用紫砂壶、瓷壶或瓷制泡茶盖碗来泡茶。 平衡和性格。 瓷盖碗对新手来说握持困难,容易烫伤,但浸泡时间容易控制,揭盖闻香更方便。 瓷壶介于两者之间。 虽然冲泡的表现力不如紫砂壶,但是一壶可以冲泡任何一种茶,而且保养也不需要像紫砂壶那样小心翼翼,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如果在办公室泡茶,可以用带滤芯的茶杯。 将茶叶放入过滤器中浸泡一两分钟,将过滤器和茶叶一起取出。 由于茶叶在水中浸泡时间长,浓度过高而没有味道,称为“茶水分离”。 办公室的忙碌无章可循。 有时泡好茶就去办公事。 一想到要喝茶,那杯茶已经是苦涩的了。 因此,在办公室泡茶时,宜选用既能将茶水分开又不会显得太高调的茶杯。
日常生活中,泡茶的人多时,可用三彩杯或大容量茶壶泡茶。 三彩杯是指用来直接喝茶的盖碗。 每个人拿着一个杯子。 根据个人喜好储存水和饮料。 但是,三彩杯不适合冲泡大叶或长叶的白茶或乌龙茶。 绿茶、红茶和红茶都还不错。 大容量的茶壶,无论是瓷壶、紫砂壶、玻璃壶、铁壶还是银壶,聚会时使用起来都比较方便。 只要计算好茶叶的用量和浸泡时间,一次就可以泡出很多美味的茶汤。 别紧张。
出门在外、旅途劳累时,喝茶是解乏、补充水分的好方法。 不过毕竟出门在外不方便携带易碎物品,而且热水未必随处可用。 便携式保温杯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只要是正规产品,用保温杯泡茶是安全的,但茶叶长时间浸泡在高温水中,容易苦涩、浓烈。 因此,在旅途中用保温杯泡茶时,可以进行三调。 一是少放茶叶,茶水比以1:250为宜。 二是将保温杯内的水温调到80℃以下。 ,三是可以选择原叶袋泡茶,或者将茶叶装入无纺布小袋泡茶,再放入保温杯中冲泡,方便饮用和清洗。 此外,保温杯还特别适合泡冷泡茶,尤其是在盛夏,喝一口清凉的冰茶,凉爽无比。
04 泡茶用什么水好?
泡茶用水首先要符合食品安全中饮用水的要求,清洁卫生,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由此看来,未经室外自然环境净化和考验的山泉、湖泊、溪流之水,泡茶时应多煮一会,随取随烧。 请勿存放,以免滋生微生物。
泡茶用水对茶叶风味的影响主要有两个:硬度和酸碱度(PH值)。
水的硬度主要是指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包括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
碳酸盐硬度:主要是钙和镁的碳酸氢盐[Ca(HCO3)2、Mg(HCO3)2]形成的硬度。 这些硬度在加热后能分解成沉淀物并从水中除去,所以称为暂时硬度。 非碳酸盐硬度主要由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等盐类形成。 这类硬度不能通过热分解去除,故称为永久性硬度,如CaSO4、MgSO4、CaCl2、MgCl2、Ca(NO3)2、Mg(NO3)2等。
我们暂且按照碳酸钙浓度所表示的硬度来大致对水进行分类:
· 0~75mg/L 极软水
· 75~150mg/L软水
· 150~300mg/L中硬水
· 300~450mg/L硬水
· 450~700mg/L高硬水
· 700~/L超硬水
· >/L 超硬水
泡茶用极软水、软水和硬度较低的中硬水都是不错的选择。 后者水质太硬,即水中钙、镁离子含量太高,会影响茶香的释放和风味物质的溶出。 ,使茶汤或淡或苦。 比如自来水的硬度一般介于硬水和高硬水之间,冲泡出来的茶的香气和口感至少会降低两三个档次。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山泉水和矿泉水也很硬。 都是好喝的水,有的价格不菲,但不适合泡茶。
如何知道水的硬度? 可以购买水硬度计。 一般来说,硬度计上的数值小于200的水,就可以放心地用来泡茶了。
可以将硬水煮沸去除部分硬度,也可以用活性炭吸附。 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用纯净水等软水泡茶,这样更能真实地体现茶的色香味。
酸度描述水溶液的酸度或碱度,以 pH 值表示。 在热力学标准条件下,pH=7的水溶液呈中性,pH7的水溶液呈碱性。 水中含有一些离子,所以有的水呈弱酸性,有的水呈弱碱性。
泡茶水的PH值对茶汤色泽的影响不大,主要是通过调节茶多酚的变色。 同一种茶,同时用弱酸性水和弱碱性水冲泡。 前者的汤色清淡明亮,后者的汤色略深,但味道上的区别不是特别明显。 因此,如果冲泡汤色较淡的茶,如绿茶、黄茶、微发酵乌龙茶等,可以选择弱酸性水,而冲泡红茶、老茶等则可以选择弱碱性水。其他汤色较深的茶。 ,使汤更红、浓、亮。
水中铁离子的含量也会影响茶汤的色泽和口感。 铁离子含量过高时,茶汤会变得暗淡不平衡,冷却后表面会形成褐色的薄膜状沉淀物,非常难看。 如水管生锈、开水器涂层破损生锈等情况,水中铁离子极有可能超标。 因此,再次证实了“铁锅可以补铁”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作者|于家平
回顾|云无心博士普渡大学食品工程博士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