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识丨庞璞:寒食·换火·复活节
2024-12-29 08:05:27发布 浏览17次 信息编号:189377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文史知识丨庞璞:寒食·换火·复活节
据说冬至后的第105天是寒食节。三天禁火,吃冷食,纪念在绵商山自焚的圣人介子推。
介子推,又名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人。晋太子重耳的谋士。他与重耳一起流亡国外十九年。重耳回国后,被封为文公,赏赐死者和有功的官员。介子推对于他的俸禄没有说什么,说晋文公的胜利是天功的结果,大臣们不要贪图天功,把它当作自己的力量。于是,他和母亲躲到了绵上(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的山里。
后来,据说文公派人到山里寻找子推,但子推却推不出来。搜寻者放火烧山,希望他能出来。火来了,子推抱树被烧死(见《庄子·强盗志》:“子推怒而去,抱树而烧死”)。为了纪念子推的英雄精神,人们有直到子推死后一个月不抽烟、不吃冷食的仪式。 《荆楚岁月记》说,寒食节期间,“三日禁火,煮糯米大麦粥,斗鸡,刻鸡子,斗鸡子,玩公鸡,荡秋千”。 ”。
在这些仪式中,禁火最为重要,而且十分严格。据南宋周密《归心杂学·下》《面商火禁》一文记载:
禁令在正常情况下为七天,在哀悼和混乱后为三天。据说,禁火不严,就会有风雹之变。村里的长辈在冬日到别人家做客时,会用鸡毛来掠夺炉灰。若鸡毛稍有烧焦、卷曲,则以香纸钱罚之。如果生病或年老不能吃冷食,就去接公庙祈求小火。如果吉祥的话,烧木炭就不会冒烟了。如果不吉利,就不敢用火而死,或者在阳光下暴食,或者把食器埋在羊、马粪窖里。中间。真是太严格了
此前,唐朝首都长安寒食节期间,也曾将鸡毛放入灰烬中进行检验(见元稹《连昌宫词》中的注释);隋代李崇嗣的《寒食诗》更云:“天尽灭,地尽隐”。 “烟”句,想像隋朝禁火也是严格的。
隋朝以前,寒食禁火的习俗恐怕只流行于山西晋国旧区。 《后汉书·周巨传》云:“太原某县,旧有推介子陀焚身之俗,有龙忌。其死之月,他说,天神不喜生火,所以百姓在隆冬时节,常常要吃整整一个月的冷食,不敢。据说,周矩就任太守后,“做了一封挂信放进去子推之庙”、“宣其愚人,使民食温食”。
应该看到,风俗习惯反映了人们的文化心态,也陶冶了人们的文化心态。作为中华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心态,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荣耀祖先,也就是继承和发扬祖先先贤的事迹。因此,我们应该谦卑地敬佩他们,并保持谨慎和庄严;而这恰恰是自我尊严的完成。
因此,周炬的吊唁信并不能帮助所有“公众困惑”的解决。曹魏时期,曹操无奈下达死令,曰:“北地寒地,老幼弱者,皆有难以忍受的危险。命令一到,无人敢杀。”犯者,罚父母半年,长官罚百一日,剥夺将领一月俸禄。 ”。这种“以政导之,刑统之法”并没有持续多久,也未能败俗。最终败于海关。后赵、北魏时期,曾有令并州、界山两城照旧恢复凉食。
后来隋朝统一天下,王绍竟然请“尚食内厨、东宫诸王厨”先禁火。他们得到了批准,出现了“整个天空被火焰熄灭”的场景。唐宋时期,清明节皇帝亲自赐火给百官,禁火吃寒食的习俗更是宫廷化。
细究寒食风盛衰的社会原因,我们大概可以看出,从东汉末年到南北朝,国家战乱不断,民不聊生。部队人数众多,因此很难允许因冷食导致的“老人死”现象存在。统一天下后,皇帝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安排英雄。介子推让禄的性格自然会被人们记住,并造就他的风范。因此,到了隋、唐、宋时期,寒食节从一个月缩短到三天,取得了巨大成功。
元人继承后,废除了火禁,但寒食之名仍存。祭祖坟、插柳枝、斗鸡、荡秋千等习俗都与清明仪式密不可分。
但追根溯源,禁火与介子推无关,介子推也不一定死于自焚。
子的烧死论始于庄子。 《左传》只说“晋侯求而不得”,《史记》只说“闻入绵商山”,却没有提及他的进一步行踪。 《庄子》第十九则寓言以事抒情,不宜为真实记载。但这则寓言充分表达了诚实谦虚的道德情操,符合中国人“人可以弘道”的人文精神。因此,屡获汉代人们的赞誉(东方朔的《七谏》、刘向的《说苑》等),并在民间特别是并州颇受推崇。
人们要想表达对介子推精神的纪念,就需要将这种情感付诸实践。正如古代用龙舟渡的习俗来纪念屈原的精神一样(见闻一多的《龙舟测试》和《端界的历史教育》),为了纪念子推的精神,用了与火有关的古代习俗;这个古老的习俗就是“禁火”。之所以要禁火,就是为了“改火”。
早在远古时期,在人们懂得利用太阳和月亮来指示季节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星火(心宿二)作为报时之星来安排生产和生活。我所说的火历时代的详细情况,请参阅我发表于《中国文化》1989年12月第1期的著作《火力构神》)。当时,天上的火和地上的火被想象有某种神秘的关系。每当仲春火势东渐,就被认为是新年的开始,并有一套隆重的祭祀仪式。
仪式之一就是把去年柴火留下的旧火全部扑灭,代之以钻出的新火,作为新的一年生产生活的起点;它的名字叫“变火”。 《周礼·司玄氏》云:“春中,以木垛修国火禁”。所谓“禁火”,就是指禁火。它督促大家扑灭所有旧火,以表达过去。年已毕,保证全民改用新火,使地火与天火一致,人事天象统一。
新火交替时,要准备足够的熟食。据后来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大寒前日食谓熟食”,或《荆楚岁食记》中称“作糯米薏米粥”。在烹制的菜肴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煮鸡。鸡不仅容易获得和保存,而且具有生命不息、反复开始的象征特征(鸡鸣是一天的开始)。因此,《荆楚年代记》中也提到“斗鸡、雕鸡(染雕)、斗鸡”。这些熟食在禁火后、改火前(初一、七、三日)凉吃,故称“寒食”。
火历被阴阳历取代后,禁火、禁寒食、改火等仪式逐渐失去了意义;但作为习俗,它们当然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时,人们又填补了与火有关的介子推的故事,赋予了古老的习俗以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的人文意义。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也是文化演变的典型例子。
有趣的是,西方基督教地区的复活节也安排在我们的寒食节(春分后满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前后。它的名字来源于词根“东”;节日里有彩蛋和篝火活动。篝火晚会前,应将所有灯光和火熄灭,然后钻木头生新火,点燃篝火。聚会结束后,各家各户拿起篝火引火,开始新的生活。详情请阅读弗雷泽的代表作《金枝》第62章。弗罗因德总结道:“农民举行复活节篝火的方式以及与复活节篝火相关的一些迷信清楚地表明了其非基督教性质。”
看来复活节也是火节;他们吃彩蛋,这也是寒性食物。原来,很多民族都有过年换火的习俗,而过年往往临近春耕,而春耕多是通过晨昏时观察东方天空的星星来确定的。基督徒选择这个古老的节日来纪念耶稣的复活,这也为古老的习俗增添了新的意义。虽然东西方文化不同,但寒食节和复活节的内容演变如此相似,也发人深省。
——本文发表于《文史知识》1991年第4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