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霸做了一款瑜伽APP,卖到全世界
2023-04-18 15:58:28发布 浏览232次 信息编号:31950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三学霸做了一款瑜伽APP,卖到全世界
作者丨赵晓晓
编辑丨贺一荣
图片来源丨受访者供图
李祖鹏是典型的理工科人物。 他学的是电脑,开发了一款工具app,却转型成了瑜伽产品,风靡欧美。 在健身APP海外公司中,还没有对手。
这是一个在线瑜伽教学平台。 李祖鹏将其命名为Daily Yoga,海外版为Daily Yoga。 他认为“日常”这个词更符合瑜伽的特点,而且简单易记。
它成立于2012年,今年刚好十周年。 他们是最早做在线瑜伽的,也是这个行业最早出海的。 用户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数已超过6000万。 据data.ai数据显示,今年1、4月,每日瑜伽进入中国非游戏厂商出海收入榜单前30,也是唯一上榜的健身产品。
成立至今,Daily Yoga只获得了三轮投资。 投资机构包括 Asia、 等,总金额仅约2亿美元。 “只有自己造血,才能走得稳。”李祖鹏说。 早在 2013 年,Daily Yoga 就实现了收支平衡。
“做一个跨界的人健身计划app,”李祖鹏对创业邦说,“瑜伽和互联网本来是没有关系的,但我们把两者联系在一起了。”
李祖鹏也想有所突破,打造更大的瑜伽综合服务平台。
工具基因转型瑜伽
Daily Yoga目前拥有200多人的团队,业务遍及全球,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它是由课程内容打开的市场。 一开始,课程都是自己开发,找一些海外老师或用户翻译成多种语言。 后来又签约了一些海外瑜伽学校的创始人或首席弟子,协助开发课程。
现在日常瑜伽课程包括基础瑜伽、减脂塑形、冥想、进阶进阶等,共5000多节课,还可以根据用户身高体重定制课程内容。
与线下瑜伽课程不同,日常瑜伽的线上模式完全不必受限于地点、时间和人群。 用户可以在app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地点和合适的时间和老师一起练习。 在线课程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难度根据课程内容不同而不同。 “这很符合欧美人的生活方式,”李祖鹏说。
Daily Yoga是李祖鹏的第二次创业。 他的第一次创业有些无心,但也有几分侥幸在里面。
图说:每日瑜伽创始人兼CEO李祖鹏
从大学到博士,李祖鹏主修的是计算机科学。 2005年博士毕业后赴北京中科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去做”。
有了一些零星经验的积累,再加上工具产品开发这个行业蓝海,李祖鹏觉得自己可以做点什么,于是决定创业。
2008年博士后毕业后,李祖鹏回到西安,第二年就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为安卓、苹果、黑莓手机开发工具产品。 他开发了30多个模型,其中有几个产品的用户数超过了1000万。
但他从来没有做过管理和运营,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压力很大,焦虑不安,经常失眠。 吃了很多舒缓情绪和抗疲劳的药,但都不管用。
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北京中科院的一位老师告诉他可以试试瑜伽。 这是李祖鹏第一次接触瑜伽和冥想。 修炼一段时间后,他感觉到了明显的效果。
这成为他转型的主要原因。 “瑜伽和冥想是如此神奇,应该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李祖鹏说。
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原因。 经过两年的工具产品开发,李祖鹏发现这类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 随着硬件端的成熟,工具类产品会逐渐走下坡路,最好的红利期已经过去。
做瑜伽最初只是一个想法。 李祖鹏和他的团队花了一年时间做瑜伽产品的研究。 2012年,瑜伽在北美和欧洲的渗透率已经很高,比普通健身运动高出3-5个百分点。 美国、台湾、香港的瑜伽使用者占当地总人口的10%。 它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
另一方面,在西方发达国家,在居家健身和健身房两大室内健身场景中,只有瑜伽在两个场景中均排名前五。 在李祖鹏看来,瑜伽未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中国市场也在不断壮大。
2012年,李祖鹏带着几名员工从之前的公司退出,创办了每日瑜伽。
一开始只有 9 个人。 除了公司的前员工,李祖鹏还有两位关键合伙人。 一个是他弟弟,留学美国,在北美做精算师。 李祖鹏当时问他,“你愿意为美国人工作,还是我们一起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 他的弟弟选择了后者,加入后主要负责市场营销、海外用户研究、市场运营等工作。
另一位合伙人是通过朋友认识的。 在此之前,他曾在富士康担任技术总监。 回到西安后,他在一家科技公司担任技术总监。 李祖鹏对他的印象是非常懂移动互联网,也看好瑜伽的市场前景,有共识。 加入Daily Yoga后,他还是技术总监,现在是Daily Yoga的COO。
走不同的路
第一批种子用户是苹果手机用户,主要来自美国。 海外上线首日健身计划app,每日瑜伽就开始商业化,引导用户付费订阅瑜伽课程。 2013年上半年实现盈亏平衡。 下载量也是惊人的。 “上线首日,下载量和注册用户数超过国内任何一家瑜伽馆一年。”
从一开始,每日瑜伽就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线上和海外。
图说:日常瑜伽海外用户
2012年,天天瑜伽成立之时,中国线下瑜伽的发展已经是一片红海。 据李祖鹏和他的团队研究,当时中国已经有3万名瑜伽老师和20万个瑜伽场地,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我们起步较晚,国内线下瑜伽已经发展了八年,国外的时间更长,有20到30年的历史。”李祖鹏说。 ” 要做颠覆性的创新。
李祖鹏和他的团队开辟了一条没有太多竞争对手的新赛道。 在线也是他们擅长的。 “高维低维都能破局。”
海外也是如此。 市场空间足够大,也足够成熟。 北美用户早在1990年就开始接触瑜伽,也有为在线内容付费的习惯,可以直接商业化。 “想要长期深耕一款产品,必须自己造血。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海外移动端的商业变现市场更加成熟。”李祖鹏说。
最重要的是,李祖鹏是第一次在海外市场创业。 “有基础、有经验、有市场,水到渠成。”
周凡是每日瑜伽员工,2016年加入,主要负责海外业务。 在她的印象中,日常瑜伽用户增长最快的是2014-2016年。 “用户都是靠口耳相传积累起来的,2018年之前我们并没有做太多的推广。”周凡说。 “新增用户还在增长,2020年3-6月还会有一个小高峰。”
根据data.ai今年发布的“1月中国非游戏厂商及App出海收入30强榜单”,每日瑜伽首次入榜,是唯一一家上榜的中国健身厂商。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0万用户距离日常瑜伽的天花板还很远,”周凡说。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在周凡看来,除了早早进入市场,最重要的是做好本土化工作,对海外用户足够了解,对海外产品的特点和运营逻辑了解透彻. 其次,如果不赚快钱,健身APP在国外也不是一个接近赚钱的产品。 像工具和游戏产品这样赚钱并不容易。 它需要长期的投资和耐心。 最后,服务细致,注重用户体验和反馈。
现在每日瑜伽的用户群体非常稳定。 用户第一年龄段为20-35岁,第二年龄段为35-45岁,第三步为45-60岁,60岁以上的人群仍有一部分。 用户。 也有华人用户,有移民澳洲的朋友反映,daily yoga在当地华人圈也很流行。
这些忠实用户的订阅费成为每日瑜伽的主要收入来源。 还有广告合作等业务的收入。 Daily Yoga在海外一直是盈利的,但李祖鹏并未透露具体的盈利数额。
图说:每日瑜伽西安总部
金钱与梦想
创业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当时,李祖鹏和他的团队在国内外率先将瑜伽课搬到网上,挑战和困难都很大。 李祖鹏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让投资者相信这个产品和市场机会。
“投资人问的第一个问题是瑜伽市场太小,为什么要在这个市场创业?” 李祖鹏说,“当时大部分投资人对此并不了解,一开始很难拿到投资。”
只能在北上广深跑来跑去,见了20、30个投资人,参加了各种路演。 最终,我拿到了 的天使轮。 从见面到决定投资,只聊了一个小时。
“打动他们的不是产品,当时产品还处于起步阶段,投资人本身也没有练瑜伽,”李祖鹏说。 “这是我们对这件事的热情和信心,以及我们研究的一些数据。很明显,投资者认为这是值得的赌注。”
接下来的两轮融资就简单多了,有产品、有用户、有营收、有利润。 还有硅谷的投资人告诉李祖鹏,他们的一些朋友也在做日常瑜伽。 2018年的A轮,蓝心亚洲拿了6000万元。
之后,即使有投资人主动找,Daily Yoga也没有再融资。 “现金流很好,可以造血。”李祖鹏说。 “中国有很多瑜伽公司,每日瑜伽是整个健身赛道唯一盈利的公司。” 李祖鹏觉得自己还能努力。
也有来自市场的挑战。 Daily Yoga最早起步于海外市场,2013年开始在国内推广,但国内瑜伽的成长过程非常漫长。 2016年左右才有市场氛围,知识付费才刚刚起步。 在那之前,Daily Yoga 一直是免费的。 “团队压力很大,没有收入,只能靠海外收入支撑国内产品,”周凡说。
由于国内和海外同时运营,课程开发中会遇到很多问题。 比如已经开发了国内国外通用版的课程,但是海外课程的完成率很低。 我也遇到了用户无法增长的瓶颈期。 “只能一一解决,这是每一个创业者都无法逃避的。”李祖鹏说。
图说:李祖鹏在内部十周年大会上讲话
日常瑜伽也在破圈。 除了线上,还打通了线下模式,在北京设立了教练培训基地,主要开展瑜伽教练培训课程。 在中国,还引入了电子商务模块来销售一些瑜伽服装和设备。
今年是每日瑜伽十周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李会长一向方向感好,心态平和,很少见他着急。”周凡说。 她对李祖鹏的评价是坚强、有韧性、够细心、够耐心,在生活中还是一个很自律的人。
这十年,李祖鹏觉得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坚持做好产品。 经历了这几年的磨练和成长,直到今天,他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 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使命和价值,对自己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最大的收获就是团队更有韧性和实力,凝聚力更好。 有很多老员工一起下来,这是对李祖鹏最大的支持。 周凡的小海外团队也扩大到30多人,都是90后。 他们善于交际,有想法,有活力,也很努力。
周凡的期望是让全世界更多的人知道每日瑜珈这个品牌。
它必须继续裂变。 未来3-5年,李祖鹏的计划是拓展一些新的业务,比如尝试做一些体感设备和计算机视觉。 短期目标是实现线上线下更加完美的融合。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