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女老板反击,充电桩业务估值155亿
2024-06-17 06:01:16发布 浏览351次 信息编号:144715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常州女老板反击,充电桩业务估值155亿
记者 | 秦怡
编辑:姜玉银
新能源充电站涨价消息备受关注,龙头企业迅速做出反应。
“部分地区因为前期充电价格较低,所以上调了部分地区的电价,现在我们正在把电价调整回正常区间。”星星充电表示。
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由常州女老板邵丹薇掌舵,运营充电桩39万余个,大股东为江苏本土最大汽车经销商万邦金之星。
天眼查显示,星星充电两年前完成B轮融资,高瓴资本、IDG等明星资本参与,投后估值155亿元。
8月初,星星充电投资方向“21CBR”透露,公司正在推进IPO进程。
土地掠夺
充电桩行业从无到有,形成了包括资产型充电运营商、车企充电运营商、第三方充电服务商等几大核心参与者。
星星充电是资产型充电运营商的代表,主要业务模式为生产+运营一体化,相比其他中小运营商,已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
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联盟会员单位上报公共充电桩214.9万个。
其中,星星充电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39.16万个,仅次于泰来电的42.8万个,排名行业第二。
充电桩行业正在迎来更多有雄心的参与者。
仅今年上半年,我国就新注册充电桩相关企业5.8万家,2022年以来,国内充电桩相关领域披露的融资金额已超过12亿元。
从市场运营来看,各类参与者通过服务、价格等进行竞争,提高市场渗透率。
充电桩行业商业模式无外乎三种:充电桩+产品零售+服务消费模式、充电APP+云服务+远程智能管理模式、车辆厂商+设备厂商+运营商+用户模式。
星空充电将前两者融为一体。
该公司于2016年推出“私人充电桩共享”模式,支持私人充电桩与“星星充电”平台绑定,平台与个人共享交易利润。
据国际能源网统计,截至今年5月,全国共有共享私人充电桩77383个,其中星星充电共有74657个,占比96.5%。
业内人士向《21CBR》分析,目前市场竞争策略有三大方向:不断扩大充电桩覆盖范围,提供更便捷的充电服务;提高充电桩的充电速度和效率,吸引更多用户;推出会员制度、促销活动等措施。
在涨价消息发布之前,行业内盛行会员制,以及“1分钱充电”等各种促销活动,吸引用户。
“此次涨价释放出两个信号,一是市场需求增加,充电桩供给不足;二是充电桩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采取这一策略以增加利润。”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星光充电已冲出红海。
据透露,该公司已成为国内三大充电运营商之一,充电网络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和地区,APP注册用户超过1000万。
众筹建桩
而爆红的星星充电,最初就是通过“众筹建充电桩”的互联网思路打开市场的。
2014年,在董事长邵丹薇的带领下,公司在常州启动合伙人制商业计划,计划与酒店、景区、超市等场地提供商合作,部署自有充电桩。
邵丹薇带领团队负责充电桩的建设和运维,利润分成30%、70%,场地方得30%。
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短短三个月时间,星星充电建成充电桩超千个,随后加速突破1万个、5万个、10万个,“常州模式”在充电桩市场脱颖而出。
邵丹伟进一步开放特许经营,开展购买充电桩建站、合资改造、经销代理等业务,支持个人或公司新建充电站、接入星星充电、代理销售星星充电等。
“充电桩建设成本包括充电桩设备的购买、安装、维护以及相关的土地租赁、电源供应等费用。”一位行业分析师告诉21CBR,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充电桩的利润空间也在逐步扩大。
同行公司 是一个参考坐标。
该公司去年上半年净亏损1.1亿元,但下半年迅速恢复,全年仅亏损2600万元。公司解释,盈利能力改善的原因之一是充电桩利用率提高。
也就是说,充电桩行业已经经历了抢占市场份额的阶段,利润进一步与用户使用情况挂钩。
星星充电尚未上市,目前其盈利能力尚不明朗。
早在2020年,邵丹薇在接受采访时就透露“星星充电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持续盈利的充电公司”。
中投公司执行董事柴代轩认为,目前大部分充电桩运营商都处于微利或亏损阶段,现在是服务商竞价阶段,导致服务费先是下降,随后又小幅上涨。
这或许可以解释近期充电桩市场价格上涨的现象。
二次创业
星星充电是万邦内部孵化的创业项目。
对于万邦创始人丁锋来说,星星充电是他在新能源赛道的关键一招,他从一开始就一直躲在幕后,把这个工作交给自己最有权势的下属之一邵丹威。
这位80后女高管来自江苏常州,2004年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万邦汽车,29岁从销售顾问做起,做到总裁,带领团队斩获汽车经销行业多项大奖。
她本人认缴出资2000万元,持有星星充电母公司万邦数字能源1.36%的股份。
在公开场合,邵丹薇毫不避讳地提到自己推动星星充电上市的计划。
这一两年来,为了扩大朋友圈做了很多努力。
2022年,公司与行业伙伴、同行的接触颇多,官网显示,华为数字能源、华润、奇瑞、大众等数十家企业相继到访星星充电。
此外,邵丹薇还带领团队与开迈斯新能源、BSI北京、绿途新能源、哈尔滨交通集团等签订了合作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开迈斯是星星充电的控股公司,由星星充电与大众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江淮汽车于2019年共同成立,今年还获得大众中国8亿元人民币的额外投资。
在商业上,星星充电正尝试讲述一段新的故事。
此前,该公司已细化“云(平台)、管(充电站)、端(硬件设备)”业务链,并通过硬件+软件+服务,降低产业链上下游、跨行业的协调成本。
8月,星星充电签约成为深圳市虚拟电厂首批聚合商之一。
所谓“虚拟电厂”,就是把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储能放在一个聚合平台上进行绿色电力交易。
依托遍布全国数百个城市的充电桩网络,星星充电正在试点建设运营“虚拟电厂”,核心路径是通过充电网络连接电动汽车,研发“削峰平谷”、“光储结合”等解决方案,为虚拟电厂搭建载体。
据官网介绍,星星充电已形成完整的“虚拟电厂”发展路线,包括参与电网电力调节、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源荷网储”互动、代购售电等,已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14个省参与电网调节互动。
随着上下游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充电桩领军者”的路也越来越宽。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