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秦与荣威550 59 岁网约车司机李明德的穷忙生活:内卷与无奈
2024-10-31 07:02:57发布 浏览58次 信息编号:176426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对于59岁的网约车司机李明德来说,2024年四个多月的生活可以浓缩为两个字——穷和忙。
用年轻人的话说,这就是内卷化。
这是李明德去年在一家小餐馆里听到的一句话——后桌的几个年轻人在抱怨平台司机太多,赚不到钱,而且接的顾客大多是小单;其中一位表示,他在车上对立方海格进行了投诉,平台对他进行了降级,直接影响了订单的接受。
“太卷了。”几个年轻人提到了这个词。
李明德想上前说话。不过他们吃得很快,李明德还在喝骨头汤,所以他们就散了。
“内卷化”,这个陌生的词比亚迪秦与荣威550,在年近六十的李明德眼里,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他笑自己是个老家伙,和新一代的年轻人不一样。但事实上,他常年随身携带三部智能手机,两部用于接单,一部用于与家人和朋友沟通。因为他经营的是网约车服务,所以他和那些年轻人一样,必须成为互联网浪潮中的一员。 。
网约车司机开车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 傅一博
今年年初,李明德的收入下降了一半。原本售价300元一斤的龙井茶,被车厢里的实惠春茶取代。
不过,他的心态却非常稳定。我有车,没有租房压力,一年就可以退休,每月领取6000元左右的养老金。他表示,今年是最后冲刺。至于什么时候戒、是否戒,全看你自己了。经营网约车业务近10年,他已经尝到了好处,现在只要不赔钱就满足了。
目前还没有准确的数据显示,像李明德这样的50岁以上的老年网约车司机有多少。年轻司机有时会对他们产生敌意,认为“生意已经不好做了,他们是来抢生意的”。
但“老家伙”们思考,作为社会成员,他们仍然需要做什么——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
老头继续走
李明德是60后比亚迪秦与荣威550,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头发染成了黑色,胡须刮得干干净净,棕色毛衣内搭白衬衫,领口外露,深色直筒牛仔裤,脚踩一双美津浓运动鞋。
出生于苏州县城。 20世纪80年代,他高中毕业,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驾驶。一时间成为了家里的宠儿。在技校读了三年后,他先是在县里开公交车,后来又当了教练。他觉得太累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县里的一家外贸公司。没过几年,体制改革来了,李明德成为了一位私营老板的全职司机,奔波于全国各地。
世纪之交,李明德说,他看到了机会,和家人在上海借钱买了房子,并当了15年的出租车司机。
到了2015年,50岁的李明德感觉新的机遇又来了。当时,网约车企业打着“共享经济”的旗号进入国内市场。
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Uber和滴滴两大平台正忙着攻城略地,单价高企,对司机的补贴也高达数十至数百。那两年,上海高架桥上停满了比亚迪秦和荣威550。晚高峰时,秦连体尾灯照亮了高架桥。
红色尾灯照亮了李明德的致富梦想。
那年夏天,李明德参加了Uber司机培训。上海虹桥的一家五星级酒店,有免费的自助餐和周到的服务。从酒店巨大的落地窗往外看,李明德仿佛看到了未来:高薪、自由。
于是,他转而开起了网约车服务。
李明德是最早“吃螃蟹”的人之一。入行的前五年,靠补贴和跑车上的努力,他每个月净利润超过15000元,这让他感觉非常好。当时,在他常去的地方,同龄司机纷纷抱怨自己过去的工作,感叹自己“终于从办公室、保安亭的闲置工作中解放出来了”。
这段“最美好的时光”让他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2017年,他从老家搬进了上海中环的电梯楼。
然而,他已经跑不了了。首先是腰部。如果久坐,就会发生腰肌劳损。妻子给他定下规则,就像工作一样,总共跑步8小时,每3小时休息一次;他每周会安排一天休息;即使是节假日,他也只会跑1-2天。
三年来,李明德一直严格遵守这一纪律。
2020年,李明德做网约车司机的第五个年头,来自河南新乡的林春树被一份在广州开跑车的工作吸引。
当时,林春树在大学附近开的餐馆因城市改造而被拆除;儿子在东莞一家工厂打工,尚未结婚;他的父母年事已高,急需用钱。他自己也必须为退休存钱。
看招聘海报,上面写着:“月入轻松过万,前200人半价买车。”他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年度合同,带着妻子来到了广州。
那一年,林春树47岁。为了赚钱,他和其他年轻司机一样,在路上度过了十几个小时。不同的是,林春树的车是用自己的积蓄买的,节省了不少费用。
网约车司机正在休息。来源:时代周报记者 付轶波
四年来,林春树虽然不断搬家,但收入却逐年下降。还有体重的增加,从原来的140公斤增加到了170多公斤——这是长时间坐着、忽视锻炼造成的。他的健康状况也比以前差了很多,腰肌劳损、高血压相继出现。
和他们一样,山东青岛的张青。他说自己不太适应退休生活。他的孩子们都在北京工作,一年里见面的次数并不多。他和他的妻子在屋里只是面面相觑。
开展在线叫车服务是个好主意。他说,这样不仅可以挽救自己的余热,还可以赚点钱。
2022年秋天,张青花费约20万购买了一辆大众汽车用于私人代步:当每位乘客走近汽车时,汽车侧面的门把手会自动弹出;我看到了两瓶全新的矿泉水。
他想要的是用更高的成本换取更高的客单价,而不是用时间换取营业额——每个月账户里还有养老金,休息四天,每天能净赚200多元。这就够了。
即便如此,张青的身体依然表现出了极强的惯性。
清明节早上五点左右,他的手机响了。这是从他家楼下到机场的特价优惠。他从床上跳起来,拿起车钥匙,跑离家30多公里。他能挣80多元。
订单减100元
八十元现在已经算是司机收入的分水岭了。
因为“量”,越来越多的司机加入。在李明德驾驶跑车的上海,超过80元的订单每周很少会超过两次。
网约车司机订单结算页面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 付一博
本来不是这样的。几年前,很多跑车司机每天都能接到100多元的订单。李明德记得,2021年价值100元的订单将开始消失。
2021年6月,滴滴停止新用户注册,并将其从应用商店下架。此后18个月,高德、美团相继入局,快速整合司机资源。此后,网约车单价不断降低——平台花钱补贴用户,争夺客户。相应地,平台给司机的佣金也悄然上涨。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游戏中来。在当前环境下,很多人将网约车视为一种兼职或工作的过渡。
也就是说,百元订单落在每个司机身上的有限机会正在逐渐减少。
林春树说,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只要熟悉路况,正确知道时间和地点,每两天就会接到价值100多元的订单。
到了2023年,他发现不仅百元订单减少了,收入也减少了。他以机场订单为例。 40公里行程的订单,以前11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现在只要80元。
他仔细研究了账单,发现平台的佣金比例也发生了变化,增加了3%-6%。算下来,这意味着每天要扣除一顿饭。
也正是今年,特价车、定价车进入市场,降低了司机的原有收入。从半小时车程的价格来看,特价或固定价格的车只需18-20元,而普通网约车的价格集中在25-32元。
林春树说,他不想跑特价,但有时他也没有选择。 “现在大单就是大事,只能薄利多销。”他无奈,只能和年轻司机一起投入漩涡。
平台的规则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例如,有的平台会要求司机从早上9点到中午12点连续跑30个订单,并且在线时间、乘客评分、订单完成率都在一定标准以上,才能维持水平。级别通常与订单调度相关。金额已绑定。
网约车平台之争的硝烟正在逐渐散去,司机随意补贴的好时机也在减少。有人选择努力工作,有人选择性价比。
李明德晚上开车的时间较多。他说,一大早叫出租车的人通常是去机场。运气好的话,每单能拿到六十、七十块钱。司机们每天都会在群里发布自己开车的收入。李明德说,自己经常处于底层——每天200-300元的纯收入就够日常开支了。
林春树越来越灰心,他发现自己的生活渐渐被这辆车绑住了。他仔细算了一笔:每天跑十几个小时,除去油费和损失,他只能拿到6000元左右。
源源不断的条目
然而,市场就这么大,分享蛋糕的人越来越多。
网约车监管信息交换系统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国已有网约车平台337家。两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有200人左右。
随着平台的增多,司机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格龙汇数据显示,2023年底网约车司机数量为633.4万人,而2020年仅为289.1万人。但网约车乘客数量并未增加,日均乘车人次-网约车出行次数从2020年底的23次锐减至不足10次。
2023年5月,海南三亚发布网约车市场饱和预警,暂停受理和发放网约车经营许可证、交通证。同年7月,上海市道路交通局也发布了类似公告,将暂停受理网约出租车运输许可相关服务。此后,多地网约车市场饱和预警向司机发出了接单越来越难的信号。
李明德的感受尤为明显:有时绕了一个小时,得到的只是不到5公里外的订单——不到20元。他说,在一个红灯路口,前后五六辆车都是网约车。
“内卷化”的现实就在我们眼前,而且仍有源源不断的人加入这个游戏。
来自贵州的徐嘉丽今年27岁,在广州赛车已有2年了。他高中毕业,不到20岁就进了一家工厂。他觉得开车比在工厂工作好。一些年轻司机也表示,看到“月薪过万元”的招聘信息后,他们就租车进入了这个行业。没想到,他不仅没有月薪一万多块钱,想要还车,押金也拿不回来,还得支付好几万的违约金。
东南大学交通法律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出席2023年中国在线出行产业峰会表示,在接受采访调查的司机中,35%是入行不足一年的新手司机。一年。 90%的司机平均每天在线时间超过12小时,63%的司机月平均营业额低于8000元。
为了维持生计,一些司机延长了工作时间,比如把家放在车里,不分昼夜。
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跑车的生存法则是:跑得越多,赚的就越少。用张青的话说,这就像用生命换金钱一样。
4月15日,网约车司机群体热议郑州三名司机猝死事件。张青没时间细看,只能匆匆向旁边的乘客表达自己的感受,转身重新融入车流。
进退不前
出行生意就像一面镜子,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更能看清背后的真相。
例如,过去网约车服务价格相对便宜,深受年轻白领用户的欢迎。李明德整天游走在南京路、人民广场、陆家嘴等写字楼聚集的地方。上车的乘客年轻、正派、充满活力。他们无话不谈,目的地通常是城市的各个角落。
现在,他发现用户的习惯发生了变化:打车前会比较价格,寻找最便宜的平台;如果距离较远,他们会寻找叫车服务。而且他经常去的CBD写字楼打车的人也少了,而咖啡馆、酒吧聚集的老城区则出现了更多的订单——那里的人们对价格不敏感,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当下。
林春树也会有类似的感受。
今年春节,他留在广州。本以为城里的农民工会像以前一样回到家乡,没想到还有很多人留下来。花卉市场周围的道路会变得拥堵,感觉就像是正常的工作日。仔细交谈后,一名乘客告诉他,回家一趟至少要一万多元。想了想,他决定就地过年。
这些变化李明德都看到了。他一生都在和汽车打交道。是汽车把他从一个县城的年轻人带到了上海,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不过,他本人表示,现在时代不同了。 “当时,一个月的租金收入可以在上海买一套一平方米的房子。”
但现在,“能吃饱、能花钱,我就满足了。”
林春树有些害怕。他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新规则,收入大幅下降,担心自己或他的车遭遇车祸而被淘汰。他只能安慰自己说,和那些刚入行的新人相比,自己还是赚了一些钱的。
去年年底,一个在家乡开工厂的朋友想带他回家帮忙开一辆小卡车,月薪不低于5000。他正在思考。
徐嘉丽还得短时间绑在车上。对他来说,跑车是他唯一的生计。他的负担不轻,还要付车租、房租、生活费。
李明德也犹豫着要不要离开。他早期的同事说服他加入一个单一的团伙,也被称为“黑车”。
网约车和路边停着的出租车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 付轶波
他的同事在2022年左右逐渐退出网约车,组建了10多人的车队,专门服务江浙沪。李明德与队长相识,两年后就买了一辆GL8商务车。他拒绝的理由听起来有点老套。至少网约车是一份比较“有保障”的工作。但当我在“黑车”里工作时,我总感觉自己像个无业游民。
青岛市发文 来源:青岛市交通发展中心
正当老司机们思考去留时,青岛市交通发展中心公布了2024年一季度网约车服务运营情况。显示,2024年1月至3月31日,共运营车辆16581辆。已退出青岛,占网约车总量近10%。
4月16日,济南暂停发放网约车运输凭证,成为2024年第一个为网约车按下“暂停键”的城市;同日,重庆市道路交通事务中心发布行业运营风险提示:中心城区网约出租车运力已远远超过实际需求,入行须谨慎。
李明德握着方向盘有些松了。
他觉得自己的思路已经很清晰了。他不乏选择——不到半年就可以拿到养老金,这比开车划算多了。当前时间被视为退休生活的过渡期。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明德、林春树、徐嘉丽、张青均为化名)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