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刘强东乡土情结,就读懂京东扶贫之路
2025-08-04 21:01:47发布 浏览17次 信息编号:212870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读懂刘强东乡土情结,就读懂京东扶贫之路
贵州的壮丽景色深藏于连绵起伏的青山翠林之间,四季常云雾缭绕,梯田如级级阶梯般蜿蜒上升,环绕在云雾之间,传统的木楼建筑布局巧妙。但贵州人民对这片土地有一句流传千古的谚语:“天空难得连续三晴,地面难得三分平坦,百姓难得三两银子。”这句谚语揭示了贵州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交通不便,气候恶劣,贫困落后。
然而,在“脱贫攻坚”这面旗帜的引领下,种种变化正悄然上演。一道道山梁逐渐消失,一个个隧道相继贯通,贵州的高速交通建设使得偏远山区与外界世界的距离日益缩短,同时也为这里的落后面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黔东南州施秉县马溪乡的九龙村便是典型的例子之一。近些年,得益于中投和京东等企业的资助,以及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助力,该村通过发展“跑步鸡”产业成功脱贫,走上了富裕之路,生活变得相对宽裕,同时也为偏远贫困的山村带来了新的生活希望。
在“跑步鸡”养殖场内,树木茂密,枝叶遮天,一群群体态轻盈的鸡儿在树荫下嬉戏追逐。它们悠然享受着清新的空气,畅饮着山涧的泉水,觅食着野生的草料,捕食着害虫,成为基地里勤勉尽职的“小卫士”;它们每日坚持锻炼,奔跑百万步方才出栏,拥有强健的肌肉,堪称“运动员”;它们采取纯生态放养方式,生活得比笼养鸡更加快乐、健康。
“京东跑步鸡”项目缘起于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倡议。
2016年1月,刘强东便提出,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往往难以卖出理想的价格,而城市居民则难以购得绿色安全的食品。为此,京东以无息贷款的方式助力贫困地区发展跑地鸡养殖,通过扶持贫困地区产业进步和品牌建设,让城市居民能够品尝到既健康又美味的鸡肉,从而切实助力贫困地区实现脱贫目标。
自2016年起,京东在养殖技术、产品加工、品牌推广、物流配送以及技术追踪等多个环节深度参与,成功推出了跑步鸡、戏水鸭、翱翔鸽、游水鱼、奔跑猪等绿色农产品系列。通过构建规模化和标准化的京东自主扶贫品牌体系,并在更广泛的区域进行推广,不仅激发了众多贫困户的参与热情,还为消费者带来了安全健康的优质食品。此举不仅实现了贫困户、消费者以及项目实施企业之间的多赢局面,还助力更多贫困地区踏上了产业脱贫的康庄大道。
刘强东来自宿迁市来龙镇的光明村,他小时候家境贫寒,父母靠航海谋生。在宿迁,有一句俗语:“世上有三苦,分别是航海、打铁和磨豆腐”,道出了航海生活的辛劳。在刘强东年幼的时候,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成为村长,让村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品尝到猪肉。
刘强东的双亲长期从事航海工作,生活于海上。他及妹妹则被托付至外婆家中抚养,按现代说法,他们是典型的留守儿童。驱使刘强东投身创业的动机之一,便是希望提升家庭的经济状况,让外婆和母亲能够安心消费,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刘强东的外婆前往上海探亲,归途中携带了些水果回到宿迁,并为孙辈们每人留了一份。恰巧刘强东当时正在宿迁城里的高中就读,未能与家人团聚。因此,外婆决定亲自将最大的一个梨送至刘强东手中,她先步行走上五六里路来到龙镇,接着乘坐车辆行驶近30公里的路程抵达宿迁,最后再步行三公里抵达宿迁中学,将梨亲手交给刘强东。刘强东在求学期间,一边勤工俭学,一边节省开支。他将除自身生活费用外的所有收入,悉数寄回老家,用以资助外婆的治疗费用。
刘强东通过这些经历,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农民所承受的难以言表的艰辛与泪水,他对穷人的情感深厚且真挚。正因如此,他多年来始终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扶贫事业,并为农村出身的快递员们争取到了最优越的福利待遇。
他的乡土情怀,源于早年生活在乡村的种种经历,同时,也承袭了农村世代相传的纯朴价值观念。底层生活的磨砺,使他懂得了感恩,铭记自己的根源。
京东的飞翔鸽项目在河北阜平县成功实施。刘强东深入农村,与当地农民亲切交流,问候他们,与他们闲聊。这是因为农村对他而言,是一个极为熟悉的地方。2017年11月,刘强东被聘为阜平县平石头村的“名誉村主任”。谈及担任村主任的初衷,刘强东坦言:“我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农村走到城市,深刻体会到农民生活的艰辛,以及农村发展的困难。”我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坚信凭借我和所有村民的共同努力,在三年之内,能够助力平石头村的贫困家庭实现脱贫目标;五年之内,我们村全体村民的平均年收入有望增长十倍,确保每户人家都能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从而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自2016年伊始至2020年9月30日,京东助力全国各地贫困区域成功上架商品种类超过三百万种,推动扶贫销售总额突破千亿大关,有效促进了超过一百万户贫困家庭的收入增长。
自2015年起,京东正式实施农村电商发展战略。在这五年的发展历程中,京东平台成功促成农产品交易额突破5000亿元,已然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途径。展望未来三年,京东将推出“奔富助长计划”,旨在推动农村地区产值达到万亿规模。
扶贫工作着眼于长远发展,长远发展聚焦于产业建设,产业建设关注的是发展模式。在回顾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应重视通过推动产业发展来达成精准脱贫的目标,同时,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并推广可复制的成功模式,这对于一个“超大规模国家”来说是必须遵循的路径。在这条征途上,京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持续进行创新,它不仅曾直接向贫困人群提供金钱、财物和物资的捐赠,还通过“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助力产业贫困地区的振兴,经过两代扶贫模式的演变,京东现已迈入以打造扶贫品牌为核心的3.0时代。
回顾2003年,那时的京东尚且是一家规模极小的微型企业,员工总数仅有38人,正为维持生计而努力拼搏之际,便慷慨资助了山西省静乐县的38名孤儿。
京东前往山西静乐县资助贫困学生
刘强东心中明白,贫困家庭往往更难以承受挫折,一场疾病或是生意亏损都可能使家庭陷入困境,甚至一蹶不振。因此,京东为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提供了许多贴心的福利措施。
在与京东快递员共进餐时,刘强东常常询问他们的薪资状况、购房情况,以及子女的教育问题。童年留下的印记,让他对贫困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与理解,同时也明白这些同样出身农村的年轻人心中所想,以及他们的渴望。
刘强东对一线员工的关照早已不是什么新举措,他在招聘员工时,总是优先考虑那些来自农村的人才。在京东,设有“爱心基金”与“救助基金”等福利项目,其中3000万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援助那些遭遇重大灾难或疾病困扰的员工家庭。
京东一线员工的薪酬与福利待遇在业内享有盛誉:宿迁地区的员工们可以入住设施齐全的豪华公寓,这里能容纳1300余位京东员工。公司80%的配送人员拥有大专或高中及以上学历,其中超过一半出身农村,他们外出谋生主要是为了在城里购置房产,过上稳定的生活。这位朴实的农村青年,在京东辛勤工作三五年后,攒够了钱在城里购置了房产,将家人接至身边,这或许就是他们眼中最大的喜悦,因此,他对员工生活的尊严格外重视。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