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试驾:10万-13万空间轿车
2023-04-28 07:01:37发布 浏览238次 信息编号:49833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对比试驾:10万-13万空间轿车
10万-13万的价格应该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购车价格。 虽然近年来SUV越来越受欢迎,但轿车仍然是销量最高的车型。 不少以这个价位购买三厢车的用户,都把乘坐的舒适性,尤其是后排空间放在首位。 所以在这个对比中,有一款中级车,其他都是空间表现突出的紧凑型车。
比较模型
新奔腾B70 1.8自动豪华
售价11.98万(自主品牌车型)
新斯柯达明锐1.6自动翼捷
售价141,900(全球机型)
新朗逸1.6自动档
价格 121,900(中国专用型号)
新别克英朗1.5自动进取型
标价11.99万(国货专用)
1.5全自动时装模特
标价11.98万(国货专用)
本田凌派1.8自动豪华
标价13.48万(中国特供款)
本田凌派
6辆车中,凌派的底盘手感还是比较不错的。 悬架调得更硬,给人一种扎实、稳重的感觉,但同时也对震动进行了处理,让它变得更厚重。 过度的沟垄也有一定的韧性。 隔音效果也很好。 基本上日常行驶的胎噪、发动机噪音、风噪都很轻微。 甚至可以说是有些高级了。 虽然号称采用与飞度相同的底盘结构,但实际上,飞度的乘坐品质无法与凌派相提并论。
1.8的发动机是排量第二大的,但是主观感觉动力没有我之前开过的美标思域那么充沛,尤其是后劲感觉有点不足。 当然,日常动力还是够用的,还是比两个1.5的好,不过感觉和大众系的1.6差不多。 变速箱很平顺,升档间隙很小,日常驾驶几乎感觉不到换档。 即使超车时突然加速,也不能尝试任何挫折。
新奔腾B70
即便是静态体验,也能发现一汽的做工明显不行,内饰整体感觉很粗糙。 一旦上手,暴露出来的问题就会更加严重。 行驶过程中异响很多,整个方向盘嗡嗡作响,手发麻,前挡风玻璃和侧窗也震动。 发动机噪音和轮胎噪音未经修饰直接传入车内。 底盘似乎完全没有过滤细微振动的过滤器。 油门踏板明显太轻,没有脚感。 长距离控制油门会很累。
有一些亮点。 2.0的动力很不错,动力响应比1.8自然吸气和1.4T的对手好很多。 非常敏捷,完全感觉不到中级车的重量劣势。 5AT匹配没有问题。 升、降档的反应并不迟钝,只是降档时有轻微的顿挫感,好在并不迟钝。 底盘的运动性不错,极限很高,车身响应也没有因为车身长而变差。 但总的来说,B70的整体完善度太差了。 它号称与马自达6锐意同平台,但比锐意差很多。
外汇
同为福特车型,的风格定位与Focus截然不同。 底盘明明偏软舒适为主,但其实支撑力还不错,稳定性也相当不错。 虽然没有福克斯那么厚实,但细小的震动还是被很好的过滤了,即使是在颠簸的路面上,因为悬挂偏软,明显比福克斯舒服。 即便是通过减速带坐在后排的感觉,也没有后独立悬架的福克斯来得猛烈。
相对于它的价格,隔音效果还是不错的,在6款车里只比凌派差一点。 日常行驶中,胎噪、风噪、发动机噪音都控制的不错,但急加速时的高速噪音还是比较粗犷。 内饰做工在几家合资选手中稍逊一筹,但也完全说得过去。
1.5排量的发动机虽然排量不大,但不论是中低速还是高速超车,动力依然充足。 只是与排量更大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相比,在急加速时更容易翘起和翘高。 变速箱日常驾驶足够平顺,但油门加速时变速箱还是有明显的滞胀感,日常驾驶还算平顺。
全新别克英朗
新一代英朗的悬架调校软硬兼备,舒适性和稳定性的平衡比较好。 底盘虽然感觉上不比悦动更薄,但在烂路行驶时,坐在座椅上感受到的细小的零碎震动比悦动略多,减速带也说明底盘不够软. 因此,整体的舒适感并不比非独立后悬挂的翼爵好。 可能是后独立悬架的缘故,后排过沟和减速带的灵活性确实比护航稍微好一些,高速过弯时底盘的支撑也比护航好一些护送。 整体隔音不错,仔细听可能比Forex略差,但也算是这个级别的优秀玩家了。
1.5发动机配合6速变速箱的性能与翼驾基本持平。 日常的驱动力是足够的,但是在高速上加速也很容易,这时候噪音会明显变大。 大脚油门变速箱的降挡响应也不够快,拉力感似乎比翼驰稍微明显一些。 不过对于日常驾驶来说,这台变速箱其实已经足够平顺了,很多时候你不会感觉到变速箱有明显的换档。
1.4T双离合车型价格不在范围内,所以我也测试了一下。 因为之前对福克斯的双离合变速箱印象不是很好,换挡顿挫感比较明显,低挡升档速度不快。 我也遇到过涡轮增压的选手低速动力差,中后段涡轮爆发力太突兀,所以对GM新推出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干式双离合的组合还是有些不满。 我倒是不怀疑,但是实际开起来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1.4T+双离合的行驶足够平顺,一点也不比1.5+6AT的组合差,但动力更强,噪音控制稍好。 只是在使用油门的时候,降档速度比大众的DSG略慢。 另外,由于干式双离合变速箱结构受限,在拥堵路段的体验可能不是很好,可靠性也值得商榷。 建议拥堵路段较多的消费者尽量避开。
大众新朗逸
乍一看感觉内饰因为镀铬装饰条的存在更加精致高端(虽然配置其实很低,没有设计感),做工确实不错,恍惚间似乎有一种高档车的错觉。 但是开朗逸的感觉并不是特别好,有点张扬的感觉。 它的整体悬架调校有点生硬,但还是挺稳的,高速行驶的信心比凌派和英朗略胜一筹。 底盘感觉不是很薄,但是韧性稍差,碰到烂路就显得有点傻。 另外,精细的震动过滤明显比其他几款合资选手差,甚至震动都会传到方向盘上,很不雅观。 好在与B70相比,方向盘的震动还是轻了很多,还是可以接受的。 整车对胎噪和风噪的隔绝程度和英朗差不多轿车玻璃升降没反应,比翼神稍差。
它也是大众汽车的廉价紧凑型家用车。 相比之前体验过的宝来,朗逸的底盘整体感觉差了很多。 只是过大沟的感觉会有点硬,隔音效果比灵派稍差。 但是朗逸搭载的新EA211 1.6自然吸气发动机,感觉比老款在宝来上要好很多。 各个速度段的动力响应都不错。 与凌派的1.8发动机相比,低速响应稍差,但后劲更大。 发动机的噪音也差不多,在后行程发力时噪音比后者小,但中低速巡航没有后者安静。 整体感觉和1.8的车型不相上下,感觉比1.5的两个对手略胜一筹。
变速箱的整体性能非常好。 平顺性、加速时的换挡间隙、急加速时的响应都接近灵派,明显优于两位美国选手。
斯柯达明锐
内饰做工没有朗逸那么精细,但当然也不差,和英朗、凌派差不多。 整体来说,无论是动力、滤震还是隔音,都更接近朗逸。 但有一点比朗逸好很多——对细小震动的过滤明显比后者好,不会很丢脸的传到方向盘上,也不会出现异响。 但是相比英朗,稳定性会稍微好一些,舒适性还是会稍微差一些,可能是悬架调校还是太硬了。
值得一提的是,明锐的低配配置并没有前排中央扶手。 虽然不是必需品,但作为一辆价值几十万的车,真的没有必要在这么几百块钱上节省成本。
再来说说乘坐空间。
6辆中,5辆为小型车,1辆为中型车(B70)。 不过体验下来,B70的后排是最拥挤的。 我身高1.86米。 驾驶座调到舒服后,我坐在后排会觉得有些局促。 我只能说我推不动腿了。 反倒是其他几款紧凑型车的前排在适当调整后,后排的活动空间还是很充裕的,尤其是凌派和新英朗的后排已经有了中型车的感觉。 其实是小了一点,但是因为前排座椅靠背中间凹进去了,腿部空间也足够了。
但即便空间差不多,凌派的舒适性表现在同级别车中还是比较突出的。 座椅的人体工学设计明显优于其他品牌,坐进去感觉非常舒服。
此外,明锐的两厢设计使其后备箱空间明显大于其他竞品,拉个电器不成问题,也能明显加分。
试驾成绩
结论和购买建议
推荐考虑:
护航:是一款各方面都够用,甚至还有令人惊喜的舒适性的实用型轿车。 体现了福特相当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 目前低配优惠后价格甚至不到10万,基本款也有。 高端的配置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齐全,才贵一万。 性价比真的很高。 事实上,任何考虑购买小型汽车的人都应该看看 。
凌派:不到13万元的价格,确实可以买到接近中级车的感觉。 其实一般家庭选择三厢车,凌派就够用了,多花点钱就能得到的后排的豪华或者运动性,买家未必能有。 次低配置推荐13.48万。
可以考虑一下:
全新英朗:其实现在1.5自动的价格也不算太贵,质量不错,性价比也不错。 只是因为有镖局的存在,才比英朗便宜了近两万,但我觉得不比英朗差。 看来秀夫也不是那么值得。 买。 虽然全系标配ESP,但遗憾的是即使是高配车型也没有配备侧气囊。 如果是下雪比较多的地方轿车玻璃升降没反应,或者跑很多高速容易遇到雨,那么ESP就比较有用。 大多数中国人在根本不需要 ESP 的道路条件下出行,即使他们在紧急情况下避免危险。 反而有很多马路杀手,在不观察身后车辆的情况下,随意变道、闯红灯、并入主干道,造成危险。 发生大侧面碰撞的概率更大,侧面安全气囊更重要。
明锐:硬底盘调教更适合经常跑高速的人,城市代步的舒适性稍差。 但是超大的后备箱是个亮点,有需要的可以考虑一下。
留言主题
100,000-130,000空间轿车
选中评论可在“车迷商城”获得50积分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