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法律服务产品手册之前,这件事得想明白|iCourt
2024-10-31 05:00:40发布 浏览7次 信息编号:176402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动手做法律服务产品手册之前,这件事得想明白|iCourt
产品手册的最终目标是促成交易。促成交易发生在多个环节,而且是一连串的动作:
可能是你在一对多的公开场合给客户讲课的时候,给客户看,让客户知道我们;
可能是你第一次去拜访客户企业或者客户第一次来律所咨询的时候,给客户看,让客户了解我们;
还有可能是你在和客户“斗智斗勇”报价之时,想获取客户的信任与认可,接受服务定价......
接下来,我们一起针对促成交易这个目标,做一个更加精准的使用场景定位。就像健身一样,不同的动作对应不同的身体部位,想瘦哪里,就针对哪个地方做训练。使用场景没有提前规划好,法律服务产品手册的制作就容易失焦。
场景一:一对多的前端引流
完成品牌第一次曝光,让客户从 0 到 1 知道你
先给大家放个视频,大家估计都看过:
回想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个广告,应该都会有不知所云但是又不明觉厉的感觉。直到最后出现了这个画面与声音:水中贵族,百岁山。
去超市了,你不一定会买它,可能还是会选择农夫山泉,但是,你一定会多看一眼,心想着:果然,高端大气,比一般的贵呀。即便你没有买这瓶水,但是百岁山在这个阶段的品牌曝光目标已经达成了,因为,消费者的脑海中被植入了这个挥之不去的认知:百岁山,高端大气上档次,比一般的水贵。有任何需要打上高端标记的活动或者场合,活动物料上,你可能都会第一时间想起要用百岁山。
在这个场景下,客户不知道我们,我们要做的产品手册,是【普法公益】类:让客户知道本地有这么一个靠谱专业的律师团队即可。
【普法公益】类产品手册,加上公益二字,是因为在一对多的引流环节,低频非刚需、客单价高的法律服务决定了我们没办法一步到位,直接完成销售进账这个动作。
法律服务市场拓展的链条比一般服务与产品的推广销售,都要长。
因而,我们需要将推销、商业的意味弱化,打软广而不是硬广,通过密集的干货内容,增强受众的获得感、收获感,来建立起品牌认知,有点类似大家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实务解读文章。
因为场景一是“一对多”,所以,我们可以再具体细分一下客户群体,到底做出来的产品手册是给谁看的呢?
一、泛泛客户
我们可以通过满足企业普适性的法律服务需求,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企业知道咱们。比如,应收账款、用人成本、疫情后的企业运营、《民法典》热点下的职场性骚扰等都是不怎么区分行业特性、企业规模,而企业又基本上都会遇到的问题。
你可能会问,现在大家都是走专业化了,我又不是万金油律师,为何要做这么多?
细想一下,企业相比个人而言,法律服务需求会变得更加频繁,也会产生更多的刚性需求。个人可能一辈子也就遇到个交通事故案件,但是企业,因为有上下游产业链的外部关系,内部人员的组织关系,产生的摩擦与合作对法律服务的需求,要远“刚”于个人(刚需的“刚”)。
即便咱们可能不做应收账款业务,但这是企业基本都会面临的,我们就可以先通过应收账款的普法内容接近他们,埋下合作的可能性,即便自己不做的,也可以推荐给其他同行做。待日后时机成熟,客户的需求与我们供给的服务匹配上,“亲自操刀”合作,也未尝不可。
二、精准客户
相比上面讲的针对泛泛客户的引流,如果咱们团队的目标客户画像已经足够清晰,也知道去哪里找到这些客户,那么针对精准客户的引流产品,一定要做。
之前的电视广告,你这个时段看这个广告,我也是这个时段看的同样的广告,不少营销广告费是浪费掉的。但现在,淘宝等各大电商根据我们的消费数据、抖音等视频网站根据我们的观看数据,做精准的推荐,GMV(成交总额)蹭蹭地往上飞。
虽不说我们律师行业能做到互联网企业那样用数据去标记客户画像,去定位客户,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通过精准的渠道合作、经年累月的行业客户维系经验,定位到我们的客户群体聚集地,“画出”他们相应的共性需求画像。
比如,物业管理领域里,咱们团队的主打产品,只服务街道乡镇这一方,或者物业公司这一方、或者业主委员会这一方,那么就可以做不同客户视角下的普法问答手册,如下:
更近一步,对不同类型的物业公司,我们聚焦的是住宅物业公司,而不是商业地产物业:
除了法律常识、答疑手册的命名与范式,我们还可以模仿游戏里经常用到的“攻略”,做这种攻略类手册:
场景二:一对一的中端谈案场景
给客户讲讲为啥他需要你,
你能给他做什么,加深了解
继续百岁山的例子。
假如我们作为百岁山的大客户销售人员,去阿玛尼的采购部门推广,告诉他们,一定要用百岁山作为店铺的统一用水,而不是现在用的 XX 水,因为百岁山的“调性”和阿玛尼很配,从用水细节上能更进一步给阿玛尼的目标客户群体,提升奢侈高端的感知。
如果没有前期的品牌认知铺垫,会比较难让客户有这种”调性“匹配的认同。但有了前期的笛卡尔和公主的广告带来的品牌铺垫,这事就好办了,说服的成本就低了。在拜访的环节就可以多聊聊,矿泉水的规格,大客户采购的流程等和产品本身相关的细节。
放到法律服务产品的推广上,就是咱们一对一的中端谈案场景,一般表现为我们去客户那里登门拜访,或者客户主动来我们律所谈案。
这个场景下,我们要做的产品手册,是【标准介绍】类:促成需求与供给的匹配,让客户深入了解我们。
与【普法公益】类产品手册相比,【标准介绍】类产品手册可以更加“硬广”,框架上的要素,有服务清单、服务流程、交付成果、代表性案例、律师团队介绍等。
场景三:一对一的后端报价场景
让客户信任你的专属专业,促成签单
还是继续举百岁山的例子。
阿玛尼的采购总监有点动心,也确实觉得百岁山的高端品牌塑造做的不错,但还是不稳心,毕竟集团统一采购百岁山,一年的支出就是要上千万,是大额买卖,有必要来百岁山企业实地考察下实力,谈谈价格优惠,然后拍板要不要整个公司层面采购百岁山的水。
放到法律服务的市场拓展场景,这就是一对一的后端报价场景,我们要做的产品手册,是【专属报价】类:完成需求与供给的个性化匹配,让客户签单。
相比前面一个场景,【专属报价】比【标准介绍】类的产品手册,多的就是专属感了。正如我们去做定制西服,比一般批量生产的西服,都要贵,一个道理,专属感能够增强客户对服务价值的认可,进而接受我们的报价。
基于我们去客户那里拜访所获得的客户一手信息,我们了解了对方关注的产品细节,知道对方的产品喜好,这里的清单有几项是客户不关心的,那里的服务流程是客户不喜欢的,这些,我们统统都要针对之前我们给客户做的【专属报价】类产品,进行个性化的专属改造。
一、增减服务清单
服务清单是法律服务产品化的最显性标志,通过把我们能够给做的事,用表格的方式加以列明,就如食品的营养成分表,餐馆的套餐菜单,一眼就让客户看明白我们到底提供什么。
比如,基于中期的拜访接洽,我们知道了客户对基本服务清单中的【诉前指导】不是很“感冒”,我们就删掉,但是对【法律培训】业务,又和我们聊了特别久,我们就增加。
此外,法律培训业务,我们可以单独附上《企业家法学院》产品,给客户一探究竟,增强对该项服务的“厚度”“实在”“值得”感知。
二、改造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按照时间线性逻辑给梳理出来,能够增强客户购买服务后可预期性。
比如,交流下来,我们发现客户特别注重案件材料的电子化立项归档,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第一个步骤前,增加:利用 Alpha 智能法律操作系统,给您建立专属项目;客户特别在乎案件进展的反馈,我们可以在中间多增加几个汇报工作进展的步骤。
诸如此类,改造服务流程体验,给客户“帝王般”的服务体验。
三、定制《诉讼策略方案》与《案例大数据报告》
无常法不稳,无诉讼不富。如果常法企业客户新发了大标的的诉讼服务需求,我们一定要做多做两个额外惊喜的【专属报价类】产品手册,《大数据报告》与《诉讼策略分析方案》。
一本分析几百份,乃至成千上万份裁判文书的《 XX 问题/ XX 法院案例大数据报告》一摆出来,厚厚的一沓,就足以给客户不明觉厉的很专业、有经验、值得委托的感知。
《诉讼策略方案》能够将看不见的冰山下的工作,律师经年累月的专业经验沉淀,反复推演的方案讨论过程给呈现出来,让客户货真价实地看到,我们不是单纯地动动笔杆子与嘴皮子,就能收到高额的律师费。
四、公示《报价产品手册》
报价,对律师可能是个玄学,对消费者,同样也是个玄学。我经常会遇到不少朋友问我,这个律师收费高吗?你觉得他有没有在漫天要价?律师一般怎么收费的?
这普遍都透露出对法律服务定价收费的浓浓不信任感。换位思考下,我们自己也经常怕被宰,买手机,最放心的是去苹果店买苹果手机,是因为统一标价,全国一个价,印在桌子上,放在网站上,所有人都知道。
你也会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产商,也都开始学苹果一样用统一公开透明的标价了,让消费者买的安心。放到法律服务的报价场景,我们可以做出《报价产品手册》,放到律所显眼的公示栏、办公室、会议室的书架上,和客户报价谈案的时候,触手可及,拿来即用。
比如,我们可以做律所的《标准报价产品手册》,让团队的报价有据可循:
针对专项业务,做《专项报价产品手册》:
结语
普法公益、标准介绍、专属报价,三种类别的产品手册,你想做的第一本,是哪一种呢?
如果你缺少客源流量,就优先做公益普法类,如果你缺少“谈案武器”,就优先做标准介绍类,如果你在报价上“屡屡不得志”,那就赶紧做起专属报价类的产品手册吧。
当然,精力允许,一定是“一条龙服务”,每种类型都要做。
看到这里,你有可能有这个疑问,为啥不在一本手册里,囊括三个场景都能用得到的内容呢?还专门搞出这么多门道与类型。
老生常谈了,法律服务的市场拓展,是一环扣一环的循序渐进过程,从前端引流、中端谈案到后端报价,从知道、了解到信任,我们要多点耐心。
低频非刚需,客单价又这么高,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刚见面聊上几句,就立马签约,几乎不可能。
专业认可与信任养成,需要我们对客户长时间的互动影响。我们对产品手册所能达到的功效,不要期待一本就打通关。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