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汽车技术展望:新能源、自动驾驶能否改变出行体验?
2024-10-04 00:02:51发布 浏览115次 信息编号:169700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每年年初,我们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充满期待。对于汽车消费者来说,哪些新技术可以应用在量产车型上,改变出行体验凯迪拉克核能汽车速度,可能是他们每年心愿单上的首选,比如新能源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也许2018年,这些技术实际上将在道路上飞驰的汽车上实现。
新能源的最终目标可能是燃料电池
在人类汽车动力之源的发展道路上,已经尝试过更清洁、更高效的能源。当你看到一辆电动汽车在街上行驶且不排放废气时,你可能不知道电动汽车是100多年前制造的。 1957年,福特推出了这样一款史无前例的核动力概念车。后来在21世纪初,凯迪拉克还开发了“钍”能源车型。钍元素可以用中子轰击得到铀235,相当于潜在的核能。
福特于1957年推出的核动力概念车。
进入21世纪,新能源的最终目标仍在不断争论。特斯拉以电动汽车打响了争夺新能源桂冠的第一枪。这是一个技术爆炸的时代。 100 年前,电动汽车停滞不前。如今,电动汽车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普及。尽管核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由于技术尚未达到标准,其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燃烧其他自然资源并储存能量的技术称为燃料电池。在燃料电池领域,氢能一直是近年来最热门的研发方向。
早在汽车刚发明的时代,瑞士人和法国人就先后发明了电解水分解氢气和氧气的动力系统。然而,这些仅保留在实验室车型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氢能源逐渐进入汽车制造商的视野。 20世纪80年代,氢能迎来技术爆发的第一阶段。在此期间,通用汽车和奔驰相继推出氢能源概念车。为什么我们如此强调氢能呢?因为它是一项可以预见的技术,比核能更安全,比仍然大量使用火力发电的电力技术更环保。近年来,从亚洲到欧美主要汽车工业国家都在全力开发这项技术。
丰田Mirai氢能源车型。
在氢能源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标志性时间点是2014年底。丰田发布了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意为“未来”)的量产版,并宣布将率先推出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意为“未来”)。在日本推出,让更多人知道了日本人在这方面的决心。最新的氢能源车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制造商的概念车目录中。例如,丰田最近推出了一款新的氢能源概念车FCV Plus。丰田想用这款车来改变大家对氢能源汽车的看法:它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
现代FE Fuel Cell氢能源概念车。
除了丰田之外,本田也是氢能源车型的量产商。本田氢能源车型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远超市面上常见的电动车型。而且氢气可以在3分钟内充满,这也是很多厂商看好氢能源汽车的原因。此外,雷克萨斯LF-FC氢能源概念车还带来了全新的技术升级。 2017年上海车展上,现代汽车FE Fuel Cell氢能源概念车在国内首次亮相,续航里程将达到800公里。
本田氢能源车型。
在欧洲,政府和汽车品牌也肩负着开发和普及新能源的使命。德国政府计划在2018年建设100座加氢站作为初步氢燃料补给网络,到2023年继续增建至400座加氢站。具体数量取决于当地未来氢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
奔驰在氢能源领域的成就可以通过概念车F015看到。这也代表了欧洲汽车制造商在氢能源方面的技术尝试。这款概念车配备了插电式氢动力燃料电池,搭配两台电动机,峰值马力输出为268马力。理论上0-100公里/小时加速只需6.7秒,续航里程可达1100公里。
奔驰F015氢能源概念车。
对于目前的奥迪来说,相比其插电式混合动力e-tron量产阵容,氢能源h-tron还处于概念车阶段。奥迪首款搭载氢氧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h-tron概念车,在座椅或后备箱下方隐藏了三个油箱,四分钟即可充满。这款概念车不仅仅是一款可以快速加满油、适合长途旅行的概念车。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加速到100公里只需7秒。
奥迪h-tron氢能源概念车。
从氢能源的历史到今天氢能源的最新车型,你可能会觉得这样清洁的汽车动力来源离我们是如此之近,不禁期待它尽快普及。不知道2018年我们还能看到多少氢能源汽车新面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电动汽车的第二个春天来了吗?
不得不说,无论汽车界的前辈们如何“挥霍生命和热血”,最终真正在全球掀起电动汽车实用化浪潮的还是艾伦·马斯克。这源于10年前美国政府决定将新能源研发重点从燃料电池技术转向电动技术。特斯拉引领了21世纪初电动汽车的发展。随着电动汽车遭遇储能和充电速度瓶颈,我们不禁要问:通过技术升级,电动汽车能否在2018年迎来第二春?
给出这个答案的人就是特斯拉。 2017年底,特斯拉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电动卡车Semi。按照计划,新车将于2019年量产,目前已通过超过100万英里的道路测试。 Tesla Semi 的最大载重能力为 80,000 磅(约 36.29 吨),满载时 0-96 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为 20 秒,满载时最高时速约 105 公里/小时,最大续航里程约805公里。性能账本数据非常漂亮,充电数据同样精彩。在特斯拉的专用充电站,Semi充电30分钟后可实现约645公里的续航里程。也就是说,Semi可以在驾驶员短暂休息时完成充电,无需等待太多时间。
特斯拉半电动卡车。
电动卡车的出现,标志着电动汽车正式进入汽车行业的各个领域。它不再是人们短途出行的“权宜之计”。在这方面,特斯拉只是暂时的领先者,其背后还有很多追赶者,其中就包括洛杉矶初创公司Thor。该公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其新型电动原型卡车Thor ET-One,试图在2019年特斯拉电动卡车推出之前将这款重型电动汽车推向市场。该车配备了动力总成系统功率为300至700马力,续航里程约482公里,最大承载重量为40吨。
托尔的电动原型卡车托尔 ET-One。
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目前电动汽车的产值、销量、保有量、出口量、普及率均位居全球第一,电动汽车的“必须”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中国的自主品牌也正在追赶甚至超越世界上所有的强者。比如不久前推出的蔚来ES8电动SUV。这款7座电动SUV配备空气动力悬架、博世电动制动器和铝合金车身。其最大输出功率480千瓦(650马力),最大扭矩840牛·米,百公里加速4.4秒,进入4秒SUV俱乐部。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之战或将成为2018年乃至整个21世纪汽车领域的一场战争。但这也可能为消费者带来双赢的局面。这不是谁淘汰谁的结果,而是通过竞争实现技术进步的结果。
蔚来ES8电动SUV。
中国自动驾驶的未来
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一样,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个技术术语,但给人的印象却是“雷声大雨点小”。部分车型路试和实际行驶发生事故后,要求法规和技术升级的呼声越来越大,这也让消费者采取了谨慎观望的态度。然而,这种现象可能会在2018年扭转。
奥迪A8车型的自动驾驶技术。
自动驾驶已成为全球热门技术领域。美国加州是第一个放开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政策的城市。目前,已有45家公司在加州申请了道路测试牌照。此外,德国、日本等国家也出台了鼓励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政策。就在2017年最后一个月凯迪拉克核能汽车速度,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正式发布了自动驾驶实际道路测试指导文件。新规一经公布,整个汽车行业都沸腾了。根据规定,在中国注册的独立法人实体可以申请自动驾驶车辆临时上路。当然,申请者的资质和条件也比较严格,但北京法规的出台,让适合中国路况和法律法规的自动驾驶技术出现了曙光。
蔚来ES8采用的NIO Pilot自动驾驶技术,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概念。
除了政府的支持外,汽车制造商也在给予消费者持续的信心。信心来自于最近自动驾驶领域的一些产品推出计划,这是从技术到商品的转变。有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奥迪全新A8车型首发,配备L3级自动驾驶功能。另一位是来自美国的凯迪拉克——2017年秋季在北美推出的年度改款CT6车型,已正式搭载超级巡航系统,可以让驾驶者在高速公路上摆脱双手。沃尔沃新款XC60所搭载的技术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获准上路。
凯迪拉克在北美推出的CT6车型配备了超级巡航系统。
2017年底正式推出的宝马i8车型配备了驾驶辅助系统,通过城市预碰撞系统、行人预警、前后跟车距离预警等系统实现半自动驾驶功能。与德国人的谨慎和谨慎相比,中国自主品牌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更加“激进”。例如,蔚来的NIO Pilot自动驾驶技术拥有多达23个感知硬件,包括3个前视摄像头、4个环视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1个车内驾驶状态检测摄像头; ES8也是全球首款搭载EyeQ4自动驾驶芯片的量产车型,算力较上一代提升8分。次。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自动驾驶技术的概念已经过时,智能汽车才是未来。
宝马i8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茶后生活网上看到的!